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有关因素对武警战士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李浴峰;陈峰;王心;雷志勇;胡役兰;李萌博;丁凡

关键词:武警战士, 健康教育, 卫生知识, 健康行为
摘要:目的:分析武警部队健康教育有关因素对战士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今后有关部门决策并促进基层部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的武警战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武警战士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得分(总均分分别为49.62±11.43、45.65±19.34)和正确回答率主要受基础教育时间、施教人员和有无专门教材的影响;基础教育时间达到18h的得分(分别为53.37、50.21)优于〈18h的(48.83、44.68,P<0.01);卫生员施教相同于或优于军医(P>0.05,P<0.01),但优于连队干部(P<0.05,P<0.01);有专门教材的教育效果也优于无教材的(P<0.01).结论:要保证部队健康教育的时间,提高施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健康教育的条件建设,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蒙高原实验性爆炸伤某些病理生化改变与防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内蒙高原条件下实验性声波冲击波伤复合火药中毒对动物组织形态学及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爆竹爆炸致伤30只兔,用手榴弹炸伤鱼23尾,伤后作病理学检查,测定凝血酶元时间以及SOD、MDA.另10只兔在采用自制防护装具和口服战伤1号条件下进行陆地爆炸时防护效果观察.结果:陆地和水下爆炸实验动物死亡率分别为43%和65%.解剖发现动物脑、脊髓呈血瘀症改变以及胃出血,胸腔积血,肺破裂出血,胆囊、脾破裂出血.光学显微镜检查脑、脊髓细胞肿胀,血管内壁细胞肿胀,血流阻塞;凝血酶元时间延长;SOD降低,MDA升高.采用防护措施后,10只兔死亡1只,解剖3只发现脑轻度肿胀充血,肺挫伤,胆囊、胃、脾肿胀充血无破裂,其余6只兔经急救处理后成活.结论:实验性声波冲击波伤复合火药中毒可致组织形态严重损伤和某些生化改变,采用防护措施可预防爆炸时组织损伤,减少死亡率.

    作者:狄凤桐;狄宁;王正国;杨志焕;张永靖;白小清;何福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军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半个世纪来,我军通过广泛持久地开展恙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预防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主要有:(1)疫区分布:首先证实福建、浙江、云南、西藏、江苏、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北等省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2)宿主动物:在国内首次证实黄毛鼠、社鼠、大麝鼩、大林姬鼠、大仓鼠和兔为恙虫病的宿主动物.(3)媒介恙螨:以完整证据证明地里纤恙螨为我国南方、小盾纤恙螨为我国北方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发现并证实高湖纤恙螨、海岛纤恙螨为恙虫病的新媒介.(4)季节分布与东方体分型:证明我国恙虫病南方地区属夏季型,首先报告北方地区属秋冬型、东方体属Kawasaki型.(5)疫源地类型:证明我国存在着多型恙虫病疫源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沿海岛屿型(主要分布于福建)、内陆山林型(主要分布于浙江)和内陆平原丘陵型(主要分布于江苏).这3型疫源地的景观、植被、宿主、媒介、季节分布与东方体型别均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预防措施亦应有所区别.(6)预防:研究出许多灭鼠、灭螨和个体防护方法,通过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发病和疫源地.

    作者:陶开华;吴光华;郭恒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部队卫生防疫资源配置现况与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部队卫生防疫资源现况,为确定其配置方法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基层部队的卫生防疫机构、人力、经费和装备资源配置的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基层部队卫生防疫人员年人均下部队开展工作时间为36 d,低于总后勤部《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中不少于120 d的标准;防疫人员年龄、学历结构基本符合三级卫生防疫机构建设标准要求;装备质量为一级的占19%,二级占50%,三级占23%,四级占8%;卫生防疫所年度经费指标远远低于中央军委办公厅《“九五”期间全军除害灭病规划》中关于用于部队卫生防疫的经费应占卫生事业费15%~20%的要求.结论:基层部队卫生防疫资源的配置尚不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应研究和指导部队卫生防疫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作者:赵静;张鹭鹭;李鲁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海军某部2002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

    我们对海军某部队2002年疫情报告进行了分析,并与2001年度报告进行了对比.1 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2002年度及2001年度海军某部队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2)方法:按《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防治条例》将传染病进行分类、整理,依据病例发病时间对材料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郝晓艳;周国胜;姚彩霞;陈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武警某军校学员和战士膳食营养调查

    目的:为了解武警军校学员和战士的膳食营养状况,提出膳食营养建议,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方法:采用3d膳食称量法进行膳食调查,按标准方法进行体格检查,对其中79名学员和95名战士进行血红蛋白、血钙、血铁和尿液维生素C测定.结果:学员和战士的膳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蛋白质摄入量仅达军标的75.3%和72.8%;油脂摄入量分别为军标的200.0%和202.0%;多种维生素及元素钙摄入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结论:两单位膳食能量供应基本达标,但膳食结构欠合理,食物品种单一.应调整膳食结构,提高动物类食品和大豆及其制品的供应,并增加食物品种,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需求.

    作者:章保新;卢亚南;刘小利;张宏田;肖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部冬季空运进藏新兵卫生防疫保障做法与体会

    目的:做好冬季空运进藏新兵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确保新兵身体健康.方法:采用回顾性调研,总结多年来卫生防疫保障的做法.结果:总结出4点做法:(1)抓健康教育,上好新兵进藏第1课;(2)抓卫生管理,把住“病从口入关”;(3)抓伤病防治,加大技术指导力度;(4)抓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质量.由于组织有力,措施得当,有效地降低了新兵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无烈性传染病和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维护了新兵身体健康.取得4点体会:(1)加强组织领导,打牢保障基础;(2)加强部门协同,形成保障合力;(3)强化行政管理,提高保障效果;(4)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保障重点.结论:通过实践总结的做法和体会,对做好部队空运急进高原卫生防疫保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迁;杨川莉;李江;蒲永高;余永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武警部队官兵在洪灾救援中伤病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武警部队官兵在灾害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伤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武警官兵在1990~2000年洪灾救援中总发病例数为46 405人,其中居前5位的为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37.36%,呼吸系统疾病占28.24%,消化系统疾病占13.45%,损伤和中毒占8.47%;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6%;南北地区官兵疾病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洪灾救援第1、2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达高峰,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逐渐上升,第3、4周达高峰阶段,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也逐步上升,显示了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抗洪救灾前线官兵的伤病呈现多元性与集中的特点,应根据不同伤病发病规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

    作者:胡役兰;郑际峰;王俊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缺氧对人造血干细胞影响的观察

    为进一步探讨缺氧对造血组织的损害情况,我们设置缺氧环境,观察了缺氧对正常造血干细胞的直接损伤及缺氧环境下人造血干细胞生成情况.1 材料与方法 (1)标本取自本院骨髓检查正常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45岁,随机分……

    作者:邹春华;贾树雅;王进;方洵;李凌;黄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基层部队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目的:指导部队做好心理疏导和咨询工作,保证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方法:从加强机构建设入手,重点培养心理疏导和咨询的技术人员,同时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将心理疏导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结果:官兵心理干预率达90%,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心理素质明显增强.结论: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并且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是做好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作者:李进军;王超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部一起水源污染情况的调查

    2002年3月上旬,我们接到报告,某部近期细菌性痢疾、肠炎和皮肤病等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生活饮用水出现混浊臭味.为此,我们对该部的饮用水水源、水井周围环境、输水管道、官兵与饮水相关的发病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春海;王现锋;赵明;贾伟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起桐籽中毒的救治与分析

    2001年8月29日,某部特种兵大队在野外生存训练中,有12例战士误食桐籽而中毒.报告如下.1 中毒情况 该队本次跨省区野外生存训练,为期5d.训练间隙,有2名战士摘食了桐籽,由于数分钟后无不适,其他战士随食之.累计中毒12人,罹……

    作者:冯继贞;胡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武警某部营区环境治理和卫生设施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目的:为落实《“十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提高营区环境治理和卫生设施建设水平,达到文明卫生军营标准.方法:深入部队现场,对部分武警单位营区环境治理和卫生设施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思考.结果:通过分析思考,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3点措施:(1)加强法制管理,依法进行卫生营院建设;(2)争取领导支持,从根本上寻找营院整治的出路;(3)加强相互协调,统一营院建设标准.结论:营区环境治理和卫生设施建设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所提出的几点措施,可供相关单位参考.

    作者:葛兵;马玉玓;胡佩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部120名官兵评残情况调查

    目的:摸清某全训部队官兵因病、因伤致残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卫生工作统计表、评残存档资料与医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部5个全训单位官兵因病、因伤评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20名评残官兵中伤残占76.7%,明显高于病残(23.3%);士兵致残率(76.7%)明显高于士官(16.7%)和军官(6.6%);新兵的病残和伤残的致残率低,分别占评残人数的7.2%和13.0%,2年军龄以上兵的病残和第1年兵的伤残多,分别占评残人数的39.3%和30.4%.结论:要针对伤残和病残发生特点,采取对策,控制发病率和训练伤发生率,从而降低致残率.

    作者:李进;周传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部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为了解部队医疗单位消毒状况,我们于2002年9月,对某部驻杭部分机关门诊部、卫生所等11个医疗单位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 (1)内容:对11个医疗单位的门诊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等场所以及医务人员手进……

    作者:周正明;金保中;吴景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成人免疫后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探讨适合于我国成人的合适免疫剂量提供依据.方法:200名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共4个剂量组,均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3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4组剂量分别为每次5μg、10μg、15μg和20μg.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时,4个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5.00%、91.84%、95.65%、97.87%,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是197.4 mIU·mL(-1)、315.6mIU·mL(-1)、403.6mIU·mL(-1)和477.8mIU·mL(-1),组间差别亦有显著性(P<0.01).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率随之增加,20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7.59%,5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2.03%,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国健康成人按0、1、6个月方案接种3次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表明,每次接种20μg的免疫效果好,但不良反应率也高.故推荐,在健康成人以10μg而35岁以上乙肝高危人群以20μg的免疫剂量较为适宜.

    作者:袁跃彬;王仲倩;马西平;张根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军队医用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为适应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继续加强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的力度,确保广大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努力提高放射防护环境的质量水平.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和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结果:通过总结认为军队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放射防护中心从现场监督监测到证件管理都做了大量工作,使之进入了正常运转,但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放射防护监督的力度还不够,根据对军队放射防护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5点对策:(1)加大放射防护法规宣贯力度,全面提高防护意识;(2)加强放射防护监测中心的建设,增加防护中心的自身造血功能;(3)加大防护监督的力度,落实“四个管理”;(4)实行三级管理体制,落实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的责任制;(5)开展放射防护的预防性审查、质量保证和控制制度.结论:所提出这些对策为加强和完善今后的医用放射防护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保昌;邓槐春;曾婷;路松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驻亚热带农村某部防治恙虫病的基本经验

    目的:对驻亚热带农村某部恙虫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恙虫病防治的可行性经验,达到控制及消除恙虫病对官兵的危害.方法:结合恙虫病防治的实际情况,进行边实践、边分析、边总结.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5点基本经验:(1)开展有针对性的恙虫病防治教育,提高官兵防病常识是基础;(2)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活动和营区综合治理是条件;(3)开展“灭鼠杀虫”活动是关键;(4)搞好个人防护是保证;(5)做好对患者的治疗是防止疾病扩大的措施.结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对做好驻亚热带农村部队恙虫病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何顺佳;吕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广州军区注重改善基层官兵看病用药条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广州部队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做法和经验

    目的:针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总结控制疫情传入部队的做法,为指导处理重大疫情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总结预防“非典”的经验.结果:总结出预防“非典”的具体做法是: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召开各种紧急扑疫会议、反复现场检查督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及时进行有效消毒、密切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等一系列管控措施,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争取了卫生防病工作的主动权.经过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经过广州地方与部队全体卫生工作者的日夜奋战和辛勤劳动,有效控制了疫情,保护了军民的健康.结论:只要引起重视、沉着应战、上下结合、军民联防、措施到位,就能有效阻止疫情蔓延.总结的做法对其他部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傅建国;李健;向前勇;余永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贫铀武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介绍了贫铀的化学特性、衰变规律和迁移方式.依据国内外有关贫铀的实验数据、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毒理学试验和人体临床观察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了贫铀武器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结合当前研究中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今后进行有关研究的建议.

    作者:丁志斌;罗凌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