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梅;史晓红;朱晓临
目的:了解部队1999年入伍新兵TT病毒(TTV)感染情况,为部队做好TTV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驻闽南某部251名1999年入伍新兵血清进行TTV-DNA检测,同时做抗HAV-lgM、HBV-M、HCV-RNA、抗HEV-IgG和肝功能检查.对TTV感染者和肝功能异常者进行重点体检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251名被检的新兵中,发现TTV感染者19例(7.5%),其中福建、江西、江苏、山东和河南籍新兵分别为4例(8.00%)、2例(5.13%)、6例(8.82%)、6例(7.89%)和1例(5.56%);来自农村10例新兵阳性感染率为5.29%(10/189)、城市为14.5%(9/62,P<0.05).TTV感染者均无乏力、纳差、肝脾肿大等肝炎的症状体征.结论:某部1999年入伍新兵中存在TTV感染,均为健康携带者;TTV感染率五省籍新兵无显著差异(P>0.05),来自城市新兵显著高于农村新兵(P<0.05).
作者:庄立琳;黄其炯;饶日春;倪冬青;杨铮;胡桂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一般规律,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依据国家对放射卫生工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总结防护管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结果: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做好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体会是:(1)明确工作职能,建立任务结构;(2)突出法规管理,坚持制度防护;(3)量化防护指标,完善监测档案.结论:通过实践总结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经验,对搞好医院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新建;周红;张晓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保证参加模拟演习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杜绝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疾病的发生,减少非战斗减员,保证演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方法:演习前对演习现场进行卫生学侦察,提出卫生监督保障预案,并于演习现场实施综合性卫生监督保障.结果:参演部队官兵无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发生,有效地保证了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和演练任务的顺利完成.结论:本次演习实施中的卫生保障措施和经验可供借鉴,通过实践总结分析提出的几点思考值得引起注意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林;林雨峰;唐振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驻京部队住院肺结核病人的变化特点,为军队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2-1997年驻京部队住院肺结核病人进行抽样调查.每5年抽查1年,共抽查6年.结果:调查军队驻院肺结核病人1 224例,男性病人占87.8%-91.0%,干部占30.2%-39.4%,战士占51.6%-59.2%,职工占4.2%-13.3%.发病年龄小16岁,大88岁,平均发病年龄27.0-30.9岁,≥60岁组1997年比1972年增加680.0%,年均递增7.9%.住院肺结核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由1972年196.8 d下降为1997年64.9 d.肺结核分型,原发型肺结核下降79.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无明显变化,浸润型肺结核增加5.0%,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下降75.0%结核性胸膜炎上升39.3%.病灶范围在5/6、6/6的分别下降71.8%、50.0%.空洞发生率下降55.3%,痰茵阳性率下降52.9%.实施短程化疗比标准化疗疗程缩短2/3,治愈率由85%提高到98%,远期复发率由7.5%下降至1.5%.结论:调查证明了驻京部队制定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与措施成效显著.
作者:张翠英;朱琳;李伟霞;薛建利;项阳;周晓青;张敬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重度冻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免疫功能的变化与伤后的发展、转归、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白兔为重度冻伤模型,测定兔足重度冻伤1-4周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活性、T和B淋巴细胞转化及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结果:重度冻伤后,其免疫功能低下,第1周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第2周降至低水平;3-4周较第2周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冻伤对NK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影响,但NK细胞、T淋巴细胞功能受抑程度较B淋巴细胞受抑程度更严重.
作者:尹旭辉;杨晓临;杨成君;姜静;王丹;周正任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探讨尿酸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取发病1周后的脑梗塞患者48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另选一组同年龄段的健康人6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28例.均在清晨安静状态下采血测定sUA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组的suA含量为416.95±89.32,对照组为294..57±70.68,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男性患者组SUA含量为428.31±96.52 mmol·L-1,女性患者组为398.36±80.64 mmol·L-1;对照组男性sUA为331.5±78.72 mmol·L-1,对照组女性SUA为240.5±59.88 mmol·L-1.男性和女性脑梗塞患者suA水平均分别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组的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的suA水平增高;其原因可能与肾血流量减少有关.SU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的关系,值得临床和科研人员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胡亚梅;史晓红;朱晓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解新兵基础训练损伤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于2000年1月,对某部新兵基础训练的初、中、后三个阶段发生的损伤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满;邓淑凤;彭绍周;白和平;薛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利用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工程抗原P39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菜姆病特异性抗体IgG.方法:基因工程抗原P39的包被浓度和酶二抗所用浓度及血清稀释倍数,均由棋盘试验确定,并进行了精密度,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免疫复合物溶解试验,干扰试验.结果:基因工程抗原P39佳浓度为200ng·m1-1,用ELISA法鉴定,P39蛋白与两株P39单克隆抗体均发生特异性反应.测定90例血清,其中50例阳性,40例阴性,与进口试剂盒比较,两方法符合率93.3%,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实验结果可靠,是检测莱姆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贾月萍;佟玉品;曾丽苹;李红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应急作战部队官兵的肌肉暴发力情况,为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驻西北某应急作战部队602名新、老战士100 m跑、原地投弹和立定跳远进行测试和比较的同时,并与全军和全区非应急作战部队以往研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应急作战部队老兵100 m跑(14.10±0.80s)、原地投弹(38.99±5.80 m)和立定跳远(2.29±0.16 m)成绩不但明显高于非应急作战部队,而且明显高于应急作战部队新兵(P<0.01);应急作战部队新兵除立定跳远(2.17±0.16 m)外,100 m跑(15.03±0.97 s)和原地投弹(34.47±5.03 m)成绩明显比以往非应急作战部队差(P<0.01).结论:经一定时间的系统训练,应急作战部队士兵的肌肉暴发力明显优于非应急作战部队.
作者:宋雯;王喜洲;李强;高虹;宫占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们对某部干部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并通过测定接种者血清中抗-HBS水平检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作巨;王振友;冯丽;巩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高防Ⅰ号的临床效果和对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高原现场大人群对照研究.对象来自平原籍的健康男性6 650人,其中服用高防Ⅰ号的实验组3 304人;不干预的对照组3 346人.实验纽进入高海拔地区(4 800-5 370 m)前1天或当天至进驻后7-10 d,每日口服高防Ⅰ号1-2粒.急性高原病(AHAD)诊断与分型按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标准判定.结果:自身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者为:高防Ⅰ号组AHAD轻型和重型患病率各由34.79%和2.87%降为8.87%和0.45%;心搏出量(S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右肺区域性血流量(RSV)、血清含铜锌离子超氧化物岐化酶(hsOD-1)及血浆皮质醇(C)增加;而脉率(P)、动脉压(MAP)、总外周阻力(TPR)、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谷丙转氨酶(GPT)及磷酸肌酸激酶(CPK)下降,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TM)缩短.结论:高防工号预防AHAD作用肯定,效果显著;对AHAD发病机理中的血液动力学、内分泌激素、自由基及酶代谢等多个环节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继78天的大规模空袭,给南联盟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后又一场大量使用高技术兵器、以空袭和反空袭为主要作战形式的局部战争.本文在论述了这场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军事医学的影响之后,着重谈了对未来军事医学研究如下几点启示:(1)要重视对贫铀弹的危害与医学防护;(2)加强军事应激的研究,增强官兵战时的精神、心理适应能力;(3)建立反空袭作战的综合卫生保障体系;(4)重视电磁脉冲等新的致伤因素的生物效应研究;(5)加强战时睡眠和战斗疲劳研究.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部队卫生保障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史套兴;蒋铭敏;黄留玉;王德文;樊飞跃;李君文;杨国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探讨现代条件下部队行军途中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病种,我们于1997年,利用某部队外出训练长途行军的机会,对该部队长途摩托化行军途中腹泻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红;翟建国;周国风;张猛豹;孟生泉;韩坤生;王凤琴;张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掌握军校学员这一特定人群的吸烟状况,制订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控烟和戒烟措施,我们于1998年9月,对某军校学员进行了吸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支国舟;柴克生;甘宇;王乐媛;付雪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探讨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有益影响,我们对长期坚持运动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了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高脂血症、肥胖等疾病的调查,并测定了血脂、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
作者:雷宇春;白耀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索高原特殊条件下部队适应性训练卫勤保障卫生防病的规律和经验,全面提高卫生防病能力.方法:采取随部队同行,边保障、边探索的方法,总结高原训练卫生防病工作的体会.结果:针对高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总结出高原地区训练卫生防病工作的几点体会:(1)制订预案,严密组织,科学部署;(2)宣传教育,提高认识,重点培训;(3)精心筛选,强化训练,提高素质;(4)阶梯适应,劳逸结合,科学施训;(5)整洁营地,调剂饮食,把好饮食卫生关;(6)狠抓回营检疫,预防疾病传播.由于措施得力,圆满完成了高原地区适应性训练任务,创同期训练部队发病率低,危重病少的记录.结论:卫生防疫是部队高原训练卫勤保障的重点.总结出的部队高原卫生防病工作做法是科学的,为高原部队执行卫生防病任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杜焱;张孟豹;马建军;王毓彬;李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降低体系部队官兵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普查与因症就诊相结合,调查和筛选性PPD试验、x线、痰集菌检查,发现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患者.结果:防治6年后发病率由105/10万降至42.2/10万,发现病例中因症就诊占55.8%,体检占44.2%,发病的常见类型为结节性红斑、多关节炎、白塞氏征.结论:结核免疫反应性疾病影响部队官兵身心健康,造成非战斗减员,做好部队结核病防治同时应加强该病防治这一薄弱环节.
作者:李志钢;王景明;彭东长;翟树悦;王红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解健康携带HBV者的有关病毒免疫指标及HBV DNA的检出率,我们对来院进行健康查体的1 069名体检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对HBsAg阳性者进行了乙肝五项(HBVM)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HBV DNA,并就结果进行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贺岩松;杨晓平;姜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前,各医院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往往忽视对听诊器进行清洁消毒,对由带菌听诊器引起的发生在患者和医护人员身上的医院内感染缺乏充分重视.为了了解听诊器的实际污染情况,我们对某医院部分听诊器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并探讨了有效的消毒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敏;马文琳;赵香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血站于1998年10月-2000年5月,对驻闽南部分军队人员及地方部分机关人员无偿献血晕针反应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蔡志平;林巧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