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骨屑、骨修复材料结合 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金刚;李业海;徐俊杰;唐浩然;刘和风;梁俊升

关键词:骨屑, 骨修复材料, MIPPO技术, 胫骨远端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植入骨屑、骨修复材料(骨优导)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75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38例采用植入骨屑、骨优导结合MIPPO技术治疗( A组),37例采用MIPPO技术治疗( 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7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15个月。手术时间:A组(103.3±16.7)min,B组(99.5±16.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17.61±2.25)周,B组(20.03±3.39)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A组(87.79±3.64)分,B组(85.35±4.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发生。结论采用MIPPO技术将骨屑、骨优导植入骨折处,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骨折愈合率等特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

    目的:评价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42例行瘤段切除、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其中37例行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3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行加长柄双动性股骨头置换。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96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6个月MSTS评分为16~28(24.0±2.34)分,肢体功能优31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92.8%。结论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是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能减少局部复发,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陈飚;王全;赵春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5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2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10个月。无感染、螺钉松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疗效按Mazuretal评定方法评价:优35例,良21例,可1例。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切口小,愈合良好,术后恢复快,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腰椎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总结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分布特点,探讨Modic改变的发生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方法对腰腿痛就诊的348例患者根据Modic分级标准对患者腰椎矢状位 MRI资料进行评估,记录有无Modic改变、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椎间盘退变,并通过X线测定椎间隙高度。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探讨Modic改变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腰椎节段、间盘膨出、间盘突出、间盘脱出、椎间隙改变、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结果348例共1740个腰椎椎间盘中,89例(25.6%,包括手术患者7例)139个椎间盘(7.9%)邻近终板发生Modic改变,以Ⅱ型为多。按性别统计: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不同年龄组统计:50~59岁组多,为34.31%;Modic改变在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者、椎间隙高度降低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腰椎Ⅰ度滑脱者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腰椎终板存在Modic改变,常见的类型为Ⅱ型,Ⅰ型次之,Ⅲ型为少见,其多发生于L5~S1节段,其次为L4~5。腰椎Modic的发生与年龄、腰椎节段、间盘膨出、间盘突出、间盘脱出、椎间隙改变、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存在相关性。 Modic改变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严重的表现。

    作者:唐少龙;叶招明;黄庆华;吴罗根;曹华敏;陈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肥胖对于踝关节骨折手术近期结果的影响

    作者:胡孔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oller钉技术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2008年6月~2011年3月,我科应用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11例股骨干粉碎骨折患者,应用 Poller 钉技术使骨折达到良好复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梁卫东;李立东;李军;王爱军;苏立新;李力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距骨开放骨折脱位

    2010年6月~2013年10月,我科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10例距骨开放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佳平;康两期;周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取经椎板间、关节突切除途径髓核摘除、单侧钉棒系统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1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崔丙军;崔文峰;龚维成;王传功;郝成俊;龙行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兔脂肪干细胞直接修复陈旧性全层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探讨兔脂肪干细胞在体直接修复陈旧性全层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新西兰大白兔的脂肪干细胞,测定该细胞生长曲线,评价其增殖能力。每只实验兔双膝各做一个缺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缺损区填充脂肪干细胞-纤维蛋白混合物,对照组仅填充纤维蛋白。于术后第6周和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评价。结果冻存前后脂肪干细胞均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对于陈旧性关节软骨损伤,不同时间点的试验组治疗效果均好于对照组。结论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在体内能直接修复陈旧性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张勇;陈晓菊;王燕杰;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钛缆系统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2012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采用钛缆系统固定治疗28例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宋国浩;曾忠友;吴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预防术后失血的效果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预防术后失血的效果。方法将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试验组缝皮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 g溶于1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引流量、输血率、输血量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少(P<0.01),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输血率均降低(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但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涛;刘世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先天性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缺如1例

    患者,女,65岁,因“双膝关节疼痛5年”于2013年11月入院。病史:患者1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运动时加重,未予重视及诊治,后自愈。5年前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以右膝关节为重,给予止痛治疗效果不佳,且疼痛症状逐渐加重,活动时明显,休息时缓解。现步行约200 m 即因疼痛而无法行走。专科检查:双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正常,皮色正常,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后抽屉试验阴性,内外侧副韧带应力试验阴性。左膝关节屈伸范围20°~60°,右膝关节屈伸范围0°~90°。双膝关节内翻畸形改变(见图1)。院外MRI 检查示(患者仅行右膝关节MRI 检查):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缺如(见图2A),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外侧半月板前角Ⅲ度损伤(见图2B)。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拟行“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术中发现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缺如,故手术方案改为“双膝关节全膝置换术”。术中见双膝关节面软骨退变严重;前交叉韧带在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及胫骨髁间嵴附丽处骨面光滑,无交叉韧带组织残留痕迹;左膝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右膝半月板退变严重。见图3。

    作者:陈斌;徐永清;丁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Hoffa骨折

    目的:探讨Hoffa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8例Hoffa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18±4.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3.6~4.8(3.9±0.3)个月。按照Letenneur et a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有利于恢复股骨髁的完整性,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练,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唐虎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上下尺桡关节脱位1例

    患者,男,46岁,1个月前行走时不慎摔伤后左手腕撑地,当即左前臂疼痛、活动障碍,未予特殊处理。现前臂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入院查体:左前臂于伸直时肘前方可见隆起,上下尺桡关节处可触及弹性固定,屈曲时可复位,压痛,前臂旋转及腕关节桡偏障碍,手指活动正常。 X线片示:左上下尺桡关节脱位(见图1)。遂在臂丛麻醉下行左上下尺桡韧带重建术。左肘部外侧长约10 cm 皮肤切口,远端尺侧长约3 cm皮肤切口,术中见:左上尺桡关节脱位,桡骨小头向前脱位,关节囊破裂。复位桡骨小头予锚钉固定重建上尺桡韧带后再紧密缝合关节囊,被动进行关节旋转活动未见脱位,于尺骨远端尺侧作长约3 cm皮肤切口,充分显露下尺桡关节后清除局部瘢痕组织后予缝合下尺桡韧带。复位固定后关节稳定,脱位已复位(见图2)。术后行屈曲90°及腕关节旋后位石膏外固定术。

    作者:郭志民;丘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棘突间植入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2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患者术前均接受腰椎MRI和CT扫描,证实相应节段因各个原因继发腰椎管狭窄。在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间隙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及椎间活动范围,采用VAS评分及JOA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4个月。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均明显缓解,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末次随访较术后3、12个月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4.65±3.80)分改善至术后3个月的(25.12±1.96)分(P<0.05)。椎间隙后缘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增加(P<0.05),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仍保持一定活动度,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Coflex系统松动、断裂、脱出及相应棘突的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较好地维持相应节段的稳定性、手术节段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及活动度,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黄益奖;彭茂秀;何少奇;戴鸣海;汤呈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计算机导航能否改善全膝置换术的功能恢复和假体生存率?

    作者:胡孔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第二足趾携带跨足背足底内侧皮瓣再造拇指及皮肤缺损修复

    目的:探讨利用第二足趾携带跨足背足底内侧皮瓣一期再造拇指及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足背皮瓣和足底内侧2个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并设计以足背血管为蒂的携带跨足背与足底内侧2个皮瓣供区的跨供区皮瓣及第二足趾移植术式。一期完成6例严重拇指缺失伴大面积皮肤缺损(8 cm ×10 cm~13 cm ×17 cm)的再造及修复。结果6例重建拇指全部存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拇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按手指功能损害程度的综合评定,全部的手功能由平均25%上升到术后的平均70%,功能平均增加45%。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优3例,良2例,差1例。结论足背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存在丰富的交通供血区,以足背血管为蒂携带第二足趾及跨供血区皮瓣血供丰富,利用第二足趾携带跨足背足底内侧皮瓣一期再造拇指伴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刘勇;张成进;付兴茂;王剑利;王成琪;隋志强;张雪涛;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口服抗凝药物致脊柱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治疗

    200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治疗8例因口服抗凝药物引起脊柱术后硬脊膜外血肿形成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占引;王恒俊;刘洪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27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林全艺;丁振贝;杨维章;陈加强;陈定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动角度测量仪用于测量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前倾角的效果

    目的:设计一种自动角度测量仪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中前倾角的测量,并对其效果作出评价。方法选取60例行THA患者,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分别通过CT及自动角度测量仪测定外展角和前倾角,根据Harris评分等指标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中测定实验组前倾角14.57°~16.39°(15.23°±2.13°),对照组前倾角13.68°~17.16°(16.37°±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倾角更接近于理想值15°。对照组Harris评分术前为51~65(58±8.94)分,术后第4周为63~81(74±7.95)分,第12周为67~85(78±6.84)分;实验组Harris评分术前为49~68(60±8.73)分,术后第4周为69~85(82±7.76)分,第12周为74~90(84±6.58)分;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和术后第12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动角度测量仪因其准确简便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沈永辉;周健;章小君;李秋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治疗成人C型肱骨远端骨折

    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不同术式治疗49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沈彦;王朝阳;吴兴旺;彭林;程李锋;包爱敏;林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