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佘世锋
目的:探讨白毛藤中多糖成分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作用SKOV3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3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白毛藤多糖明显抑制SKOV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bcl-2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结论:白毛藤多糖能通过激活caspase-3、抑制bcl-2表达从而抑制SKOV3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达到抗癌的目的.
作者:杨旭东;张杰;吴英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范畴.《黄帝内经》[1]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的早认识.本证其本在肝肾阴虚,其标在“痰浊”“瘀血”.瘀阻脉络,临床多表现头晕目眩、口干、腰膝酸软、胸闷、胸痛、耳鸣耳聋等症状.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灼津而生痰;“肾为胃之关”,肾阴不足,关门不利,传导失常,致使大便不通,瘀而化热,煎灼津液而生痰浊.
作者:尚鹏;邬左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早期清创,中西医结合(足量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没药、五倍子等坐浴)等综合治疗.结果:5例住院时间短15 d,长35 d,平均21 d,均治愈出院.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早期反复多次的彻底清创是治疗的关键,合理、足量使用抗生素,同时结合中医中药的运用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毛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眩晕[1]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西医疾病,梅尼埃氏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疗效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中药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理,改善临床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2],兹举验案,以资佐证.
作者:李晓佳;王瑜;王小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流派,其崇阴思想、清净养神思想、顺时养生思想和节欲养生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均有体现,对中医学养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成志;李雪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直肠粪嵌塞诊治分析,重视对该病的诊断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直肠粪嵌塞患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误诊思路、诊治经过进行分析.采用抠出嵌塞的粪块,解除直肠扩张状态等及时疗法.结果:经治疗,21例患者均进食好转,大便正常,随诊1~26个月未复发.结论: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应该对本病要加强认识,重视肛门指诊,以减少误诊,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旗;翟敏;张永安;周峰;孙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笔者于2010年6月-2010年9月,应用无锡市中医院自制癣净灵液浸泡治疗角化型手足癣7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12~ 75岁,平均(35±4.2)岁;病程1 ~ 30年,平均(8.5±1.5)年.对照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0~70岁,平均(30.0±2.0)岁;病程1~25年,平均(6±1.5)年.均经真菌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
作者:吴一斌;王力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结果:葛根注射液能减少血栓的湿重及干重,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并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葛根注射液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减少血栓形成及保护脑缺血的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作者:孙云飞;施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83.3%,2组比较(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龙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波热疗联合中药微调三号方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在接受微波热疗的同时口服中药微调三号方汤剂,评定治疗后胸腹腔积液量、KPS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胸腹腔积液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83.33%,且治疗后KPS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热疗联合中药微调三号方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可以有效减少胸腹腔积液量,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龚时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历代医家认为,角膜炎常见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倦内伤;脏腑涉及肝、肺、心、肾、胆五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调主要涉及血瘀、痰火2个方面.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 PPH)是治疗痔病新的手术方法,具有不破坏肛垫,不损伤肛周皮肤,术后肛门疼痛轻,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术中吻合口出血,术后继发血栓形成伴有剧烈疼痛.通过对113例PPH手术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预防.
作者:支晨阳;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缪希雍,明末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和《神农本草经疏》为其代表作.缪氏无论在用药上、还是在辨证论治上都有其独到见解;同时,临证特别注重诊法的应用: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屏弃偏见,注重问诊;精通脉理,善于观察;切磋心得,协力诊治.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四诊,综合分析,善于变通.
作者: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针灸疗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银屑病的机理,即刺激体表腧穴及经络,调节脏腑、经络及内外上下表里的平衡,激发运行气血的功能,使病变的皮肤恢复正常;放血疗法即针刺方法的一种,从血辨证是治疗银屑病常用的辨证方法,选取特定部位针刺放血,能清泄血热,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力军;王子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生黄芪、白芷、贝母、防风、赤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足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的愈合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19%(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荣春;邓新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配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对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毒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百合固金汤配合NP方案治疗,对照组则单用NP方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少而轻.结论:百合固金汤配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毒副反应的作用明显,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积极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洪成;陈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方法较多,如针灸、推拿、药物、针刀、物理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民族医药疗法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点,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临床采取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能互补不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颐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对代脉的2种体象特征及相应的主病进行归纳,从总体脉率、间歇的节律性、间歇时间的长短3个方面分析不同医家对代脉歇止特征的认识,认为现代临床和教学中所应用的代脉,即体象特征为“有规律歇止,且歇止时间较长”的代脉,所主病证为脏器衰微,而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妇女胎孕三月等情况见到代脉的几率较低.
作者:宋月晗;李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失血性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病,中医根据临床病症特点将失血性月经病分别诊为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疾病.临床治疗皆需止血调经[ 1-2].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紊乱,月经来去不定,多少不定.其特点是经行无常,多见于青春期及绝经前期,严重者可致贫血[3-4].月经先期是月经频发,月经周期短缩,少于21 d.月经过多是月经期失血量增多,每次经行常达数百毫升,多有贫血的征象.
作者:陈立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止咳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咳嗽(风寒束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止咳胶囊(药由制麻黄、苦杏仁、葶苈子、莱菔子等组成),2粒/=次,2次/d;对照组38例予止咳丸口服,1丸/次,2次/d,2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6%.结论:止咳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证属风寒束肺型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刘春霞;王东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