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镰仓时期的日本医学

杨晶鑫

关键词:医学交流, 日本, 镰仓时期, 医书
摘要:镰仓时代,中国南宋版医书大规模传入日本,原有的唐医书和新渡来的宋版医书共存,导致日本镰仓时代唐代医学和宋元医学并行,成为当时日本医学的特点.此外,日本医家在吸收、学习中医学理论与医疗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努力结合日本实际,总结和发展富有日本特点的医疗经验,因此,镰仓时期开始医学日本化趋势日益明显,日本医家个人的著作逐渐增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概况

    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染蛊惑疫病等.多数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迁延日久难愈,而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瘀热痰湿蒙闭心窍而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经验方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作者:涂燕云;张金良;耿高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调理预防痛风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逐渐成为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孙小钧;王春凤;马羚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加味龙胆泻肝汤,除降压药外,停用其他药物,1剂/d,分早中晚3次温服.对照组用罂粟碱60 mg加5%葡萄糖250 mL,ATP40 mg,COA 100 u加入5% GS 250 mL,静脉滴注,1次/d;阿昔洛韦200 mg口服,4 h 1次;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500 μg,肌内注射,1次/d,病程在3 d以内者,加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1次/d,每隔3 d将地塞米松减量5mg.7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较满意.

    作者:周杰;罗仁瀚;黄云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厌食贴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目的 制备厌食贴膏并拟定其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水煮、常压蒸馏法等制备厌食贴膏,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白术、丁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白术、丁香斑点清晰,可作为鉴别依据.结论 制备工艺先进方便,科学合理,鉴别方法可靠,可以用于厌食贴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标实是指外邪、痰饮、瘀血,见急性加重期,三者是主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本虚是指肺、脾、肾三脏亏虚,见缓解期,三脏功能虚弱是主要病机变化.治疗应谨守病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而且要衷中参西.

    作者:李宗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内科鼓胀篇教学方法研究

    鼓胀是肝胆系统常见的,亦是目前中西医治疗棘手的一个病证,如何讲好鼓胀篇,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教学中,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熊文生;唐锡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拟退热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60例

    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门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大多出现体温升高(38℃以上),西医常用抗感染、抗病毒、解热、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笔者自2000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自拟退热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运用初探

    中医学界的研究者正在快速积累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对获得有价值的新发现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这些数据的规模、噪声和高维性,传统的方法常常不适合分析这些数据集.数据挖掘技术为探查和分析中医高维的数据类型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机会.

    作者:李垠含;石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32例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高压氧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愈显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对神经性耳鸣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马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顾仁樾教授从痰论治冠心病心得

    顾仁樾教授提出,从痰论治冠心病可从气滞痰阻、气虚痰阻、痰瘀闭阻、寒凝痰阻、阴虚痰阻、阳虚痰阻、痰热闭阻等方面辨证,在治疗上采用行气化痰、益气化痰、活血化痰、化痰祛寒、化痰养阴、温阳化痰、清热化痰等多法结合,辨证论治.

    作者:陆庆;章怡;顾仁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疗效,既有通便之功,亦可调整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又无泻药导致电解质紊乱之虞,且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临床常用的汤药、耳针、推拿以及穴位敷贴等方法均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鲍家伟;胡长庚;于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神经细胞,随着中药提纯技术的不断改进,祖国医学在以中药制剂为诱导剂来治疗疾病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基质干细胞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于燕磊;刘黎青;马尚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33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西药配合十枣汤治疗.结果 33例均先经2H3R3E3Z3/4H3R3方案强化治疗2个月,胸水吸收不明显,在继续西药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十枣汤,1个月后胸水明显吸收,停用十枣汤,继续化疗,3个月后痊愈.结论 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在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时,加服十枣汤,可以促进胸水吸收,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玉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李显筑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李显筑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久病入络.其早期与中期正虚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为主;邪实以痰浊瘀血阻滞肾络为主.并依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规律自创肾白宁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作者:刘春倩;孟爱霞;黄吉峰;李显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

    采用文秋芳的语言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测量量表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习动机、观念和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探讨其原因以及在英语教学上的启示.

    作者:曾海苹;郑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神经衰弱56例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味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门诊患者以逍遥散加味为主方辨证施治,4周为1疗程.结果 临床治愈33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逍遥散加味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章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脾温肾镇静安神法治疗老年慢性腹泻30例

    目的 总结健脾温肾镇静安神法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患者均采用中药辨证施治,每日1剂,分2次服用.15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 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 健脾温肾镇静安神法治疗老年慢性腹泻,可提高机体抵抗力,疗效肯定.

    作者:杨振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长期的患病和治疗对透析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综合评价透析治疗的可靠指标.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首先了解个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和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伟;张凡珍;马骏;张法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胃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SGC-7901胃腺癌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川芎嗪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在无因子培养基和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的HUVEC中,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川芎嗪浓度为25~625 μg/mL时,对SGC-7901胃腺癌细胞和无因子基培养的HUVEC增殖均无影响(P>0.05);川芎嗪浓度为125 μg/mL作用48、72 h、浓度为625 μg/mL作用24、48、72 h对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增殖有明显影响(P<0.05),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川芎嗪对胃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但对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黄正华;邹移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68例

    目的 观察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方法辨证施治.结果 治愈3例,好转6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 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活血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同时节制饮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适当锻炼身体对疾病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