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午流注反克开穴法浅析

陈军;李静

关键词:子午流注, 纳甲法, 针灸, 取穴, 反克开穴法
摘要:子午流注开穴方法虽多,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分歧,其中尤以24个闭时无穴可开为棘手.子午流注反克开穴法即142530开穴法,可以代替其他的子午流注法,且推算过程较为简单,不但填补了24个闭穴,而且开穴过程简洁,易于临床运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复位微创穿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多发骨折,早期处理不当可导致肘关节僵直,造成终生残废,骨折愈合后可发生肘内翻畸形,影响外观.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入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0例,功能恢复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栾晓梅;刘仍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肾衰Ⅰ号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

    目的 观察自拟肾衰I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用依那普利,包醛氧淀粉,利尿剂及大黄合剂灌肠,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肾衰Ⅰ号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优于对照组的65.5%,两组比较(P<0.05).结论 肾衰Ⅰ号对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作者:敬满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优势[1-2].

    作者:冯晶;闫桂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五针的临床运用

    鼻五针由迎香(双)、上迎香(双)、素髎5个穴位组成,五穴配合使用,具有宣肺、行气、通利的功效.临床综合四诊,审因论治,以鼻五针为主穴,配合辨证选穴,治疗寻常痤疮、过敏性鼻炎、感冒后慢性咳嗽、酒糟鼻、黄褐斑等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茅贝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管助孕汤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85例

    目的 观察自拟通管助孕汤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通管助孕汤内服加药渣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 结果 治疗85例,妊娠66例,无效19例,临床总有效率达77.6%.结论 采用通管助孕汤内服加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于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剂的临床应用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做为中药现代化剂型改革的成果,从研发生产到投入临床使用,已有十余年历程.我院从2004年1月引进深圳三九集团免煎颗粒剂,并应用于临床.4年来,笔者通过对临床应用及患者反馈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安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 从疾病的归属、受侵组织、临床表现、病因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对中医痛风与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从中西医痛风疾病的归属、受侵袭组织的相关性、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病因的相关性4个方面比较,二者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中医所言的痛风与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是相关性疾病,但并非完全等同.

    作者:李彤;赵亮;张智伟;黄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维模拟教学法在中医课程整合中的作用

    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教学环境下,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媒体、设备、场地,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实现教学合理整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三维模拟教学法在中医课程整合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苏鑫;赵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侧重于系统水平,其研究体现为对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一直到生物体的各局部信息的整合及模拟,强调相互作用所涌现出的动力学及属性,专注于系统的突现性规律、突现性行为和新的功能.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促使我们与化学信息学、药学等研究结合,从整体上、系统上和信息水平上阐明中医理论,在信息水平上建立中药和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和药效评估评价平台,实现数据基础之上的中医药现代化.

    作者:刘浩;屈凌波;相秉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各种观察研究越来越多,相继开发了大量有效方药,许多经方、验方在治疗CRF中的作用也被逐步挖掘,普遍认为具有广阔前景.在用药方法上,除传统的内服外,采用灌肠、外敷、外洗、泡足、离子导入等多种途径,克服了CRF虚实夹杂,攻则恐伤正,补则恐助其邪之弊.

    作者:马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归龙筋骨宁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归龙筋骨宁片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抗炎作用采用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法,镇痛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 归龙筋骨宁片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和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时间,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论 归龙筋骨宁片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李联运;李伟;陈颖丽;杨铭;王清;付萍;张殿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培训为主,抓好初级阶段的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是用于网络教学的课程[1],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校都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网络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以培训为主,并从宣传和咨询二个方面抓好这一阶段的工作.

    作者:刘京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96%,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在改善心悸、胸闷、乏力、纳呆、形寒肢冷等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早搏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永泽;冯俊俐;刘小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酗酒伤害的救治及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均采用积极救治及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兴奋期18例,共济失调期25例,昏睡期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纠正其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防止酗酒伤害持续发生.

    作者:路江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英语课程建设中合作式教学的应用

    现阶段,专业英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分析国内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医学英语课程建设中采用医学教师与英语教师合作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医学教师及英语教师获益,也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医学英语教师.

    作者:陈媛;吴长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0例

    目的 观察射干麻黄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患者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4月为1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在30例中,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目标管理在中医院校七年制学生管理体系中的研究

    目标管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已存在目标管理的雏形.针对中医学七年制专业的特殊性,结合目标管理的一般原理,探索构建适合中医学七年制学生特点和管理进程需要的综合管理模式.

    作者:方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 研究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采用对正常及股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造成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插管,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 各给药组对在体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lved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DDAS对正常大鼠lvedp有显著作用(P<0.05),对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趋势一致,且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较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显著.

    作者:张志仁;张大方;李丽静;王奕琛;闫岩;付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孔树脂技术分离纯化皂苷及多糖类成分的研究

    皂苷和多糖是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比较广泛的化合物,近年来各种提取分离技术的显著提高,各种分析手段的创新,大大加快了皂苷和多糖提纯研究的速度,尤其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作为一种分离手段,在中药皂苷和多糖的提取、分离、富集上得到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宝磊;李超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肛管直肠环离断术治疗高位肛瘘39例临床总结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环离断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6个月以上的长期高位肛瘘患者,对主管道采用一次性切断肛管直肠环的方法,沿管腔逐渐前进探寻内口,侧支管道采用或对口引流或切开.结果 治愈率100%,随访1年无1例复发及肛门失禁.结论 肛管直肠离断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肯定.

    作者:陈瑞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