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高明;薛贵君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熏蒸, 针灸
摘要: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俗称膝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病变,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久病入骨,或寒湿之气侵袭,筋脉闭阻不通,或受力不均致骨骼受损所致.随着对病因病机及病理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亦不断出现,因而如何根据具体病例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我科自2005年运用中药熏蒸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7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Hypersil C18 5μm(4.60×250 mm)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速为1.0 m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6.36~14.84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宏峰;解生旭;韩冬;司云珊;徐雅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50例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5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罗春;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安颗粒有效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脑得安颗粒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脑得安颗粒中葛根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葛根素在0.081~0.41 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22%(n=5).结论:该方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脑得安颗粒中葛根的含量测定.

    作者:成光宇;胡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主血脉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可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大量循证医学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可以应用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

    作者:张溪媛;张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位宁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位宁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定性检测各组子宫内膜异位大鼠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EGFR的阳性表达率偏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异位宁高剂量组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偏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异位宁可以抑制异位内膜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增生,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开拓了新途径.

    作者:王艳萍;马宝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车前子人工掺伪品的鉴别

    车前子系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之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被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1].车前子伪品较多,见诸报道的有葶苈子、荆芥子、党参子、青葙子、茺蔚子、小车前[2].近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了一种人工制造的掺伪品,系细小沙石经染色后掺于车前子中鱼目混珠.鉴别如下:

    作者:倪福禄;赵艳;霍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约85%以上[1]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经积极治疗与康复护理,大部分生活都能自理.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是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在脑血管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均能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娟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3个阶段.现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袁丽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检测病人随机分为脑中风病组58例、高血压病组72例、冠心病组62例、健康对照组102例,用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汁酸(TB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结果:脑中风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组的血清总胆汁酸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血清总胆汁酸为高.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可使胆汁酸水平发生变化,胆汁酸可能参与血压的调控,并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晓鸥;丛占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阿霉素人血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目的:应用新型工艺制备阿霉素人血白蛋白微球(ADR-HAS-MS),并优化其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阿霉素(ADR)、人血白蛋白(HAS)为材料,采用超声雾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ADR-HAS-MS;并应用正交设计法确定其制备工艺.结果:所得微球光学显微镜观测呈球型,圆整,粒径分布范围为2~5 μm,平均粒径为2.165 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3.174±0.137),(75.11±3.127).结论:本法工艺可实现连续地、批量化生产,既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又可保证产品批量间的稳定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张艳秋;徐多多;潘志;高阳;高其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外敷法治疗胃脘痛42例临床观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法治疗胃脘痛,临床取材方便、简便易行,通过对42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磊;贾秋颖;李燚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以20 mL舒血宁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88%,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王桂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D肝病治疗仪整合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62例

    笔者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HD肝病治疗仪结合整合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62例,疗程3个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与非COPD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治疗方法与转归.结果:COPD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并发呼吸衰竭,胸腔闭式引流排气率高,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时间、平均肺复张时间较非COPD组长.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易误诊,应尽早X线检查,及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治疗.

    作者:陈济明;李志莹;刘红光;宋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复杂性疾病,各种疾病一旦发展到慢性肾衰阶段,就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进展,原始病因已经不起主要作用.慢性肾衰的发生、进展机理复杂,对机体影响较重.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和移植医学的迅速发展,给肾衰患者带来一线生机,但由于受高昂的诊疗费用及肾源等多因素的限制难以推广.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取得了可喜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陈贺军;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研究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荷脑为对照,对3批桑菊感冒合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3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薄荷脑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鉴别.

    作者:杨惠莲;冉海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茧症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

    患者男,2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0 h入院,该病人10 h前出现上腹部疼痛,6 h后渐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结核病史,查:体温39℃,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肌鞘紧张,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肠鸣音正常,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血常规:WBC 15.4×109/L.腹部X线、腹彩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刘健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宁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38例

    目的:观察胃宁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18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38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胃宁散,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25%.结论:胃宁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鹿应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对构建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从创业人才的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其教育的有效性,构建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孙兴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朱永厚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朱永厚教授对于小儿厌食证、小儿哮喘、小儿热证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有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治疗小儿厌食证经验更为丰富,他提出的治疗三法:即消食法、健脾法、滋阴法以及研制的麝珠牛黄丸、羚贝止咳糖浆等疗效显著,并认为精于辨证施治,灵活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作者:王权;朱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