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红;张研
本文首先对移动健康研究、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绩效考核研究进行了概述,在结合移动健康服务产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健康绩效考核基本业务模型。在移动健康服务机构绩效考核过程中,上级卫生管理部门、直属行政管理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移动健康服务机构是主要的四大参与者。同时,移动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平台、移动健康绩效考核系统、考核方案知识库也是绩效考核业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作者:韩晓丹;金新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上海市是医改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提出了“2020年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确立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作为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的主要领导,单位的性质和定位已经决定了其肩负的责任和压力。谢桦主任清楚地知道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的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上海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通过培训、测评、试点、推广的方式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谢桦主任同时更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所以在任职期间,坚持学习也是他的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方面学习,同时也努力提高卫生专业和管理的素养,基本完成了由一个技术干部向复合型干部的转变,使得他能够从管理、业务、技术的多重角度和更高的高度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作者:谢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通过概述我国分级诊疗政策以及分析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鄞州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并阐述了设计理念。研发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重整医疗资源,破解了分级诊疗数据共享难题,实现有序分流按需就医,重构了以基层医生为主导的全新诊疗体系。本研究深入剖析了鄞州区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特点,并评价了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分级诊疗信息服务平台是分级诊疗模式落地的重要支撑,分级诊疗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是分级诊疗模式落地的保障。
作者:朱叶锋;陆国咪;朱宇;林梦霞;黄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年会的发展变化特点概述以及美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对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
作者:贺蕾;徐玲;胡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数字化医院建设在提升医院诊疗和管理水平、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方便群众就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千差万别,如何有效引导医院进行数字化医院规范建设,以便于实现区域间的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一直是摆在卫生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河南省数字化医院建设实际,提出并实现了一套数字化医院规范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朱国重;陈益洲;侯豪;谢磊;范军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的重点工作,现已在全国推开。2015年全国共有4个试点省、100个城市以及全国所有的县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各地改革进度、内容、完成情况不尽相同。如何客观、高效的评价各地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套适应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发展的效果评价系统。
作者:唐成海;杨佐森;薛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下,以CA认证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重要且必须。然而,如何创新CA认证的技术体系和服务内容,才能满足在新形势移动互联网对可靠的用户身份鉴别、授权访问控制、电子签名等安全功能要求。本文利用家庭医生移动互联网应用案例,重点介绍了在家庭医生业务应用中,如何基于创新的云服务CA认证技术,实现家庭医生访问应用平台的可信身份注册,以及在会诊转诊、预约挂号、处方开具等业务中进行可靠的电子签名应用。
作者:金兴;唐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医院护理信息平台,面向患者、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服务,重点构建护患高效沟通模式,从而改善护患沟通效果、提高护理工作的透明度,终有效提升护理服务和管理效能。
作者:邵阿末;华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面对当前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要基于连续性服务供给的县域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信息系统是促进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协同以及诊疗信息连续的重要手段,从当前信息系统与农村卫生服务系统的关系来看,需要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增加基于个人信息处理以及各机构节点间的信息互动,从而为服务连续性提供信息连续的基础。结合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提出县域信息系统建设中不但要重视各个要素的投入,同时应考虑不同要素间的衔接建设,统一不同机构间信息传递的标准,促进机构间的信息交换,并注重信息系统外部环境的改善。
作者:蒋春红;张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及人员信息的数据采集与数字化管理。方法通过筛选、清洗、计算、下发样本数据,分散采集、集中联网上报调查数据,数据实时分析,过程高度监控,质量严格把关的实施方法,终圆满完成了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的任务。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离线数据上报系统、数据拆分子系统、数据接收子系统、数据审核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和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通过接口,与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库实现精准对接;通过数据拆分和离线软件数据分发,实现疾病调查信息表的精准下发;通过离线软件中对调查表逻辑判断,实现调查信息的规范化处理;通过数据联网数据上报,实现集中高效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在线审核,控制数据摸底质量;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健康扶贫摸底数据统计信息。结果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成功完成了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户、逐人、逐病数据采集任务,此系统在2016年全国健康扶贫调查摸底中得到了验证。
作者:罗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16年10月12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大会发布了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再次蝉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大会主办方向《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颁发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统计工作为医院考核、规划和发展提供数字支持和科学依据,越来越成为当今医院管理发展的重要部分,统计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和医院信息化条件下医院统计工作变化的特点,剖析了医院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医院统计工作新模式。
作者:张帆;李浪;廖宁;刘清;满丽芳;林桂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但其管理形势一直不容乐观。随着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糖尿病备受其关注,糖尿病管理模式有望改变。但目前国内市场中糖尿病APP还存在功能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监管及临床证据支持不足等。本文力图通过介绍国外在糖尿病相关医疗APP的功能结构、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支持。
作者:张艺潇;董烨华;冯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已初步达到国家目标要求,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总结各地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现况,提示电子健康档案已在少部分社区慢病管理中发挥作用,但在经济欠发达等其他地区应用作用还未发挥,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分析应用很少。总的来看,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发挥还存在困难,笔者总结影响电子健康档案作用发挥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作者:兰蓝;周光华;范志伟;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16年10月20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发[2016]32号)。《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和应用管理,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都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人人享有高效便捷的健康信息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医疗卫生领域,相关指标数量众多、标准不一,难以规范管理。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在对指标名称进行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含义清晰、口径明确、结构灵活的医疗卫生指标编码体系,并给出具体的编码方案。该编码方案既可以实现指标在框架中的快速定位,又可以实现指标间的对比分析,使医疗卫生指标的组织更具条理性。实践验证,该编码方案作为医疗卫生指标梳理的结构性框架,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晔;朱丹丹;钟臻;何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逐渐兴起。通过阐述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探讨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模式及功能,后从平台、医生、患者和资源方面对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作者:常朝娣;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构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业务的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应用体系”。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防护、应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作者:孟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在上海市搭建“健康信息网”平台,汇集形成公立医疗机构诊疗信息的大数据中心的背景下,结合上海市大数据分析实践,总结分析医疗大数据与传统卫生统计数据之间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发现两类数据的收集目标、方法、管控体系均存在本质差异,这必然导致所收集的数据汇总量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正视差异,并且在了解两类数据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将两类数据有机融合、互补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决策支撑。
作者:崔欣;曹剑峰;陈雯;谢桦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