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伟;宋海鹏;罗美庄;吴红玲;赵蓉
华蟾素是自中华大蟾蜍提取出的,它具有低毒高效的特性,由于它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作用,因此,它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本文就华蟾素对肝癌的作用机制进行一一综述。
作者:王宁宁;姚海燕;杨阳;张玉影;雒静静(综述);齐玲(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PAD)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具有血管病变发病早、病变易弥散、发展快等特点[1]。 PAD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缩小,甚至闭塞,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早期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2]。通过对5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少圭;白晓光;曹文洪;季立标;姚鸿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自伦琴( Wilhelm Conrad Rontgen)1895年11月8日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并逐渐形成了医学影像学这门崭新的学科,其广义包括普通放射诊断( diagnostic radiology)、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 USG )、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或CT)、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以及影像核医学成像技术等。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进行影像检查的患者日益增多,本文就日常医学影像增强检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原则做简单介绍。
作者:杨娜;刘国浩;李春旭;刘莹;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皮肤,偶见于黏膜。临床以圆顶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为特征,丘疹中心常有脐凹。近几年发病率明显上升。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8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涛;白春燕;李莉;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但常常不引起人们重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中不知自己已患高血压,未经治疗,因此未得到满意的控制。我们于2013年1-12月对所辖社区3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秀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关节内骨折是指关节囊内部的骨折,常累及跟距关节面,临床中跟骨的关节内骨折较常见。由于跟骨是足部大的跗骨,承担人体重量的承重职责,所以跟骨骨折治疗非常重要。一旦治疗不当,很可能导致患侧肢体运动障碍。本研究选取骨外科就诊的5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64足,对其进行外侧切开,内置钢板复位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锐雄;黄玉良;王晓峰;张志文;邬哲慧;刘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腹部外伤的发病率在平时占各种损伤的0.4%~0.8%,属于比较常见的损伤[1]。造成腹部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锐器刺伤、坠落、挤压、碰撞、冲击等。腹部损伤的严重程度受暴力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解剖特点、内脏原有病理情况、内脏功能状况的影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单纯依靠体格检查很难确诊[2]。 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被许多临床医生应用于对腹部创伤患者的辅助检查中,以协助明确诊断,指导治疗[3]。我院急诊科通过比较98名腹部外伤患者的腹部CT检查结果和实际检查结果,探讨腹部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骆梦佳;钱少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高校实验室开放是指高校实验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面向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或教师开放,有条件的高校实验室也可按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开放,以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大限度发挥高校实验室的综合效益。随着我国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不断开展,高校实验室开放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趋势[1]。
作者:王胜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患有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外周血中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含量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4年确诊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106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无心律失常的老年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使用免疫定量分析仪进行外周血NT-proBNP检测。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心律失常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与非心律失常患者的差异。结果房性心律失常组老年患者、交界性心律失常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老年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含量之间相比无显著的差异。结论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有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诊断。
作者:浦波;陈颖;刘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稳定的心脏干细胞提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心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机械法剪碎组织,利用胶原酶Ⅱ消化后过细胞筛,再经流式细胞术根据细胞表面标志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鉴定,无菌分选得到细胞,体外培养。结果通过酶消化过筛法获得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标志鉴定出Lin-CD45-Sca-1+细胞,无菌分选获得高纯度细胞可进行体外培养。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小鼠成体心脏干细胞提取方法,可获得足够量的Lin-CD45-Sca-1+细胞用于实验研究,为心脏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徐路;詹金熹;李云;王晓侠;吴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行之有效的社区护理手段及其效果。方法200名社区就医的老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考察。结果通过采用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措施,使得实验组老人在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上都得到明显提升,评分上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老人(P<0.05)。结论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能较好的满足老年人在各个层次上的需求。
作者:何丽梅;叶静;徐彩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吉林医药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不断加强,人类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传染性疾病占死亡率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死亡构成比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与营养和膳食结构往往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营养学正日渐受到重视。为此各高校护理专业均开设了营养学课程,营养与营养相关性疾病也纳入了护理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查范畴。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营养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笔者就近年来从事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治伟;宋海鹏;罗美庄;吴红玲;赵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肝硬化病人发展到失代偿期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腹水、腹部隆起与腹胀等症状,由于病人严重营养不良,可造成极度衰弱[1]。该类病人经长期反复的静脉穿刺,加上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可使血管发生硬化,甚至闭塞等种种原因给静脉输液带来极大困难[2]。随机选择200例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浅静脉留置针在该类病人中不同留置时间的效果。
作者:钟富珍;麻少卿;黄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长春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对照组给予丹参,14 d为一疗程,疗效评价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著有效31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著有效1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春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冠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药承载着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学理论,中药采集、辨认,中药炮制、配伍等等。传统中药教学主要是理论的讲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通过抽象的记忆去理解中药,不利于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如今实验教学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实验教学在中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中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王飞;辛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肌电图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除在神经内科范围以外,也涉及到神经外科、骨科、皮肤科、免疫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复科、泌尿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疾病的检查。但临床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较多,但完善其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很重要,建议将临床肌电图检查学引入医学综合院校临床医疗专业教学的理论教程中,从基础做起。
作者:张卫红;张晶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工业事业的高速发展,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导致的踝关节骨折发生率也逐年递增,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内固定和解剖复位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是治疗踝关节骨折、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56例因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踝关节骨折应用固定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张洪涛;梅继文;朱鹤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终表现在学生行为上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积极期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会把教师积极的期望看成是社会对他们的肯定,并由此获得心理满足,产生自我价值感,激发出积极上进的力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正确运用“期望效应”理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金雪莲;赵行宇;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畸形性骨炎( osteitis deformans )又称变形性骨炎、“Paget病”,英国医师Paget于1876年首次报告,是一种由于骨质异常增生和骨质吸收改造之间的障碍所引起的少见疾病。本病常多骨受累,以股骨、胫骨、骨盆、腰椎、颅骨多见,颌骨发生症状者罕见。畸形性骨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是仅次于骨质疏松的第二大骨性疾病,但在我国发病率低,临床及影像医生不熟悉,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现报告下颌骨颏部畸形性骨炎1例。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吴巍;姚欣欣;杨宁江;甄昌浩;刘境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