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王立国;方青;刘建平;王凤华

关键词:膀胱癌, 膀胱灌注, 术后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 89 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 HCPT(10 mg/20 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经平均随访 27.9 个月,89 例患者中复发 19 例(21.3 %),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 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NPPB 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 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对人肝癌 HHCC 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 NPPB 作用于 HHCC 细胞,应用细胞计数法及 MTT 比色分析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结果 NPPB 使 HHCC 细胞数及 MTT 光吸收值(OD)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去除 NPPB 后,OD 值便可逐渐恢复;经 100 μmol/L 的 NPPB 处理 48 h 时,HHCC 细胞 G1 期细胞比例比对照组明显增高,S 期及 G2 期细胞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NPPB 能可逆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NPPB 使细胞增殖停滞在 G1 期.

    作者:田晶;周士胜;陶凌;胡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近 20 年历史,该方法国外开展的较多,国内则多以椎间盘抽吸术或盘内注射为主.由于飞行员工作的特殊性而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多,但用胶原酶溶解术进行治疗的报道不多.我院自 1998 年 8 月~2001 年 10 月,采用腰椎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顺吉;刘维民;范力军;张德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牙外伤全脱位即刻再植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因外伤而致全脱位前牙行即刻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8 例患者因外伤后致 25 颗前牙全脱位即刻再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再植术后经观察临床效果优者 15 颗(60.0 %),良者 7 颗(28.0 %),差者 3 颗(12.0 %).结论对于全脱位前牙的牙周膜妥善保护和处理是即刻再植术成功的关键;术后预防感染,及时进行根管治疗,可提高再植牙的远期成功率.

    作者:胡江;郭兮惠;王竟博;李剑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剂量息隐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效果观察

    息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抗早孕是生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由于效果可靠,得到广大要求终止早孕者的认可.但在用药剂量上有所不同,笔者应用小剂量息隐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抗早孕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萍;淡莉;吴卓;杨小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麻患者气管内插管的护理配合

    气管内插管具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无效腔和便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利于麻醉期间呼吸管理,并不受患者体位或手术操作影响的特点,临床上在全麻患者中广泛应用[1].为了提高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笔者就 200 例患者全麻下实施气管内插管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谢淑丽;牛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物配合暗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功能性肠道疾病[1~3].其治疗方法可分为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及行为疗法等,笔者对 60 例 IBS 患者应用药物和药物配合暗示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霞;李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视神经脊髓炎护理1例

    急性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脱健鞘疾病,以视神经和脊髓联合病变为特征的一种亚急性病变.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某些特殊病毒感染、药物毒性有关[1].其起病隐袭,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属少见疾病.我院于 2002 年 10 月收治急性视神经脊髓炎患者 1 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病情缓解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玲;贺红;任小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胃福胶囊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胃福胶囊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方法应用小鼠和大鼠灌胃给药法进行胃福胶囊的急、慢性毒性实验,观察其一般情况、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大鼠 WBC 及有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小鼠未见急性毒性表现;在大鼠慢性毒性实验中,WBC 及生化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结论胃福胶囊未见明显的急、慢性毒性作用.

    作者:吴晓东;都培双;顾饶胜;王艳春;沈楠;吴晓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萝卜籽发芽后不同时间内维生素 C 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红萝卜籽发芽后不同时间内维生素 C 的含量变化.方法将红萝卜籽洗净、浸泡后置 18~20℃条件下,使其自然发芽,然后分别在发芽后 3、5、7 d 时测定芽的维生素 C 含量.结果 3 d 时维生素 C 含量为 95 mg/100 g,5 d 时含量为 75 mg/100 g,7 d 时含量为 62 mg/100 g.结论红萝卜籽发芽后 3 d 维生素 C 含量高.

    作者:王咏梅;贾镭;宋春梅;马洪波;王长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甘油溶液中盐酸丁卡因含量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甘油溶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甘油溶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并与永停滴定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波长 310 nm 处有大吸收,回归方程为 A=0.07510C+0.0036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81 %,平均标示含量为 98.46 %,RSD=1.15 %.结论该法操作较永停法简便,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高红旺;张秀荣;朱军;许英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地尔硫(艹卓)-乙基化β-环糊精包合物的释放度测定

    目的探讨地尔硫(艹卓)-乙基化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地尔硫(艹卓)-乙基化β-环糊精包合物,以紫外法测定其含量;释放度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版二部释放度测定法中的第 3 法.结果地尔硫(艹卓)(DIL)在包合物中的含量为 (24.0±0.9)%;包合物溶解度为 12.72 mg/ml;原药 2 min 时释放 90 % 以上,而包合物在 15 min 时释放才达到 90 %.结论以乙基化β-环糊精为载体制成的 DIL 包合物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冯波;高红旺;许英爱;李砥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卫勤保障的影响与要求

    高技术局部战争给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医学基础研究、野战内外科、伤员夜间救治、饮水卫生、环境医学、战争应激等方面.探索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规律,重点研究高新武器致伤的防护与救治问题,是适应未来战争卫勤保障工作的需要.

    作者:张国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骨组织脱钙后除酸方法的改进

    骨、牙齿及其他钙化的组织,在制作切片前必须先经有机酸(蚁酸、醋酸、甲酸)及无机酸(硝酸、盐酸、硫酸)稀溶液浸渍脱钙后,还需经 24 h 流水冲洗除酸后才能常规脱水、浸蜡、切片、HE 染色[1].此种方法除酸时间较长,而且染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经过大量的反复实践,探索出一种有效、方便、易掌握的快速除酸方法,染色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爽;曾汉英;杨淑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疣状胃炎患者血清和胃液中锌铜铁含量及意义

    疣状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在胃窦部.人们对其病因和机理及治疗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2].为探讨有关微量元素与疣状胃炎关系,笔者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疣状胃炎患者血清和胃液中锌(Zn)、铜(Cu)、铁(Fe)等 3 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镇勋;邬淑杭;赵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鼠用于尿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超龄超重大鼠代替家兔进行尿生成影响因素实验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应用家兔进行尿生成的实验方法,观察超龄超重大鼠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尿量的变化.结果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速尿后尿量明显增加,输入去甲肾上腺素和刺激迷走神经时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结论各项因素对超龄超重大鼠尿量变化影响显著,超龄超重大鼠可以代替家兔进行尿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

    作者:姚萍;李云义;刘焕珠;佟文革;姜丽萍;刘志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RP)治疗老年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 例高危重度 BPH 患者,先经个体化围手术期准备后,再行 TUVRP 手术,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42 例患者均能安全耐受手术,术后前列腺症状积分(IPSS)平均降低 23 分,残余尿量<50ml.结论 TUVRP 是治疗老年高危重度 BPH 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宏;刘建平;崔晓会;王凤华;唐化勇;唐锐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脾破裂

    外伤性脾破裂常规行脾切除,但术后常引起凶险的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的并发症,故目前应用非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 1990 年 3 月~2001 年 9 月,非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脾破裂 20 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东;张少华;李柏文;严智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多媒体教学在心肺脑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心肺脑复苏操作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大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员牢固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作者:高士奇;贺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建立快速血透通路及输血补液、肿瘤患者的治疗、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留取静脉血标本等治疗检查工作.由于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导管的选择、置管的长度及方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封管的方法和封管液的选择等都发生不断的改进.在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控制局部感染与导管的护理,同时对防止血栓形成和导管性败血症的发生也不能忽视.

    作者:董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鼠淋巴器官中肥大细胞不同染色方法的比较

    肥大细胞是机体组织器官中一种重要的细胞成分,含有丰富的酶系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肥大细胞作用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与过敏反应、肿瘤发生等亦有密切关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研究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常规 HE 染色不能辨别肥大细胞,需用特殊染色方法显示.笔者同时应用 3 种特殊染色方法对大鼠胸腺、脾和淋巴结内的肥大细胞染色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朱辛为;鲁质博;李质馨;王晓玉;郭素红;侯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