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果研究

张万卿

关键词:地塞米松, 甲巯咪唑,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摘要:目的:研究用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河北省蠡县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单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联用地塞米松与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甲状腺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FT3、FT4、TSH、TPOAb及TGAb的水平均较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用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对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疗效,改善其甲状腺的功能.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沛县中医院接诊的小儿急性喉炎患儿中选取6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较好,能够较快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甄文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卫生院收治的8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罗文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炎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2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其股四头肌的肌力及患肢膝关节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其股四头肌的肌力均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其患肢膝关节VAS的评分相比,P>0.05.结论:与进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相比,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提高其股四头肌的肌力.

    作者:史玮青;郭飞;赵小燕;王晓红;王海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个体化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治护工作的满意率、SAS及SDS的评分.结果: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个体化组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SAS及SDS的评分均较低,其对治护工作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从而可提高其对治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接受VSD治疗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20例患者,B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VSD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护效果及其接受治护后足部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较高,其接受治护后足部创面愈合的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接受VSD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创面愈合的时间.

    作者:高莉;宛小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奉节县华西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儿平均分为reference组和observation组.为两组患儿均采用西医疗法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observation组患儿加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observation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reference组患儿(P<0.05).结论: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心肺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SBP(收缩压)的水平、DBP(舒张压)的水平、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PWT(左心室后壁厚度)、EF(心脏射血分数)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SBP的水平、DBP的水平、LVMI、LVPWT均更低,其EF、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结论: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田茂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放化疗.在此期间,用阿片类镇痛药对其进行镇痛治疗,然后观察其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种类、接受镇痛治疗的时间、治疗后癌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癌痛症状的评分及其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这120例患者中,使用氢吗啡酮、芬太尼、可待因、美沙酮及他阿片类镇痛药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分别有34例、25例、20例、18例与23例.这120例患者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进行镇痛治疗后,有112例患者的癌痛症状得到缓解.其接受镇痛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2.63±7.17)d,其接受镇痛治疗后癌痛症状的评分低于接受镇痛治疗前,P<0.05.这120例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结论: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癌痛的症状,但易导致其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作者:赵文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期间普宁市大坪镇卫生院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阑尾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失血量、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失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缩短该病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失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启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用环丙沙星与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耐药性伤寒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联用环丙沙星与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耐药性伤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耐药性伤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耐药性伤寒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甲组患者加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退热的时间.结果:经过治疗,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用药后的退热时间更短,P<0.05.结论:联用环丙沙星与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耐药性伤寒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退热的时间.

    作者:艾敏;拔爱梅;王锦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1例腹膜后脓肿患者进行诊治的报告

    腹膜后脓肿是指发生在人体腹膜后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诱发该病的原因有很多,患者病情进展的速度较快.因此,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脓肿患者的诊治情况,以明确腹膜后脓肿的临床特征.

    作者:束一鸣;霍中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微创手术的痔疮患者进行层链式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对接受微创手术的痔疮患者进行层链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层链式护理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手术.同时,对普通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层链式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层链式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接受治护后,层链式护理组患者排尿困难及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普通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微创手术的痔疮患者进行层链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及排便困难的情况,且可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姚燕;刘青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将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统计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结果: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有57例.对这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被确诊为冠心病,其中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有53例.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为92.98%(53/57).结论: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并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陶士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44例H型高血压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39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B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43例受检者设为参照组.对三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检测,然后比较其检测的结果.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的水平均低于B组患者和参照组受检者(P<0.05),其血清Hcy的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和参照组受检者(P<0.05).结论:与正常人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的水平均较低.临床上在对疑似H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应对其进行血清维生素B12、叶酸的检测,待其病情确诊后,及时为其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作者:税国顺;雷登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博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樟柳碱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至水肿被吸收的时间、治疗开始至出血被吸收的时间、治疗开始至渗出物被吸收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开始至水肿被吸收的时间、治疗开始至出血被吸收的时间及治疗开始至渗出物被吸收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复方樟柳碱治疗DR的效果显著,可快速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建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简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为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开放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对治疗满意程度的评分.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其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其对治疗满意程度的评分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宇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态磁共振检查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检查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7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这些患者清醒、睡眠状态下对其进行动态磁共振检查,观察其软腭的形态、长度、厚度及其硬腭与软腭的夹角.结果:1)在清醒状态下,本组患者软腭的形态呈正常形、镰刀形、鱼钩形或倒S形.在睡眠状态下,本组患者软腭的形态呈正常形、鱼钩形、倒S形、镰刀形、竖条形或感叹号形.2)与清醒状态下相比,本组患者睡眠状态下软腭的长度更长,其硬腭与软腭的夹角更大,P<0.05.本组患者清醒状态下与睡眠状态下软腭的厚度相比,P>0.05.结论:对OSAHS患者进行动态磁共振检查可反映其软腭形态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其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建军;刘亚运;梁斌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毒症患者出现微炎症状态对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出现微炎症状态对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核工业416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5例尿毒症伴微炎症状态患者与45例单纯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尿毒症伴微炎症状态患者设为观察组,将45例单纯尿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单个核白细胞中AngⅡ和TNF-α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比较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单个核白细胞中AngⅡ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得知,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出现微炎症状态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增高.

    作者:曾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外周关节肿胀数、扩胸距离(进行扩胸试验所得)、枕臂距离(进行枕臂试验所得)和BASDAI评分(强脊炎活动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红细胞沉降率、BAS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外周关节肿胀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扩胸距离大于对照组患者,其枕臂距离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冉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与6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这9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60例肺部恶性肿瘤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重建和处理,然后比较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两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及其肿瘤的大径、肿瘤的CT增强幅值、BF值、BV值及PS值.结果: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两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相比,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重建和处理可知,观察组患者肿瘤的大径大于对照组患者,其肿瘤的CT增强幅值、BV值、BF值及PS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孙家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