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王艳梅

关键词: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 心肌梗死, 心绞痛
摘要:目的: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三台县中医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接诊的7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病情的不同将其分为心绞痛组(4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34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三组人员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的水平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人员的MPV、PLT、PCT、PDW相比,P>0.05.与健康组体检者相比,心绞痛组患者的RDW、血清CK-MB、cTnI、cTnT、hs-cTnT的水平均更高,P<0.05.与心绞痛组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RDW、血清CK-MB、cTnI、cTnT、hs-cTnT的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不同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法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TRFI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法与ELIS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法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门诊诊治的189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对试验组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对照组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对两组受检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进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用各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指标(包括HBeAg、HBsAg、HBsAb、HBeAb和HBcAb)对两组受检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进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TRFI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法与ELIS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法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施淑琴;费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轻中度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清Mb、CK、IL-8及PCT水平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对轻中度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白介素-8(IL-8)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轻中度多发伤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6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97例轻中度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轻度组(n=51)和中度组(n=46),将这56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这些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血清Mb、CK、IL-8及PCT水平的检测.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中度组患者和轻度组患者血清Mb、CK、IL-8及PCT的水平均较高(P<0.05).与轻度组患者相比,中度组患者血清Mb、CK、IL-8及PCT的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对轻中度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清Mb、CK、IL-8及PCT水平检测,可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周延;黄小明;马进;冯秋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在儿科陪护病房住院的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情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分析

    目的:研究在儿科陪护病房住院的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情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科陪护病房住院的257例患儿及这些患儿的家长(共514名)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5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这些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这些患儿标识腕带的佩戴率,总结影响其佩戴标识腕带的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这257例患儿标识腕带的佩戴率为74.71%(192/257).在这192例佩戴标识腕带的患儿中,年龄<1岁、年龄为1~3岁、年龄为4~7岁及年龄>7岁的患儿其标识腕带的佩戴率分别为47.89%、78.43%、90%与97.06%.在其中65例未佩戴标识腕带的患儿中,因标识腕带过大或过小、患儿对标识腕带的材料过敏、患儿家长认为佩戴标识腕带与否无关紧要及患儿在佩戴标识腕带后不舒适而未佩戴标识腕带的患儿分别有5例、13例、35例与12例.结论:在儿科陪护病房住院的患儿其标识腕带的佩戴率有待提高,影响其佩戴标识腕带的因素主要有标识腕带过大或过小、患儿对标识腕带的材料过敏、患儿家长认为佩戴标识腕带与否无关紧要及患儿在佩戴标识腕带后不舒适.

    作者:郭少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两组患儿均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开始至其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开始至咳嗽消失的时间、治疗开始至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治疗开始至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彭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腹腔镜直肠癌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直肠癌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直肠癌Parks术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腹腔镜直肠癌Parks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直肠癌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其术后身体康复的速度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加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讨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保肝、止血、补液等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岑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市昌平区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MAT组)与观察组(OBS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为MAT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为OBS组患者使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OBS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87%)高于MAT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92%),P<0.05.在用药期间,OBS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26%)与MAT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69%)相比,P>0.05.治疗后,OBS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MAT组患者,P<0.05.结论: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董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气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气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的变化贯穿于整个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从气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能帮助医师更好地把握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该病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于青云;张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0例患者,对照组有26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治疗后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其治疗后生理功能的评分、心理状态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及环境状况的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滕召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心肺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SBP(收缩压)的水平、DBP(舒张压)的水平、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PWT(左心室后壁厚度)、EF(心脏射血分数)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SBP的水平、DBP的水平、LVMI、LVPWT均更低,其EF、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结论: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田茂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水提法与醇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水提法与醇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效果.方法:分别使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的辛弗林.然后,将辛弗林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比较使用水提法与醇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RSD(相对标准差)和有效成分的转移率.结果:使用醇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平均值和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均高于使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平均值和有效转移率,其RSD低于使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RSD.结论:与使用水提法的提取率相比,使用醇提法提取中药枳实中辛弗林的提取率更高.

    作者:宋金泽;衣彤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使用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使用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苏州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使用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细胞的水平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CD3+、CD4+细胞的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CD8+细胞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使用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

    作者:凌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前-还组.为前列地尔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为前-还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其血清尿素氮、β2-MG(β2微球蛋白)的水平、GFR(肾小球滤过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还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前列地尔组患者,P<0.05.前-还组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短于前列地尔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β2-MG的水平、GFR相比,P>0.05.治疗后,前-还组患者血清尿素氮、β2-MG的水平均低于前列地尔组患者,其GFR高于前列地尔组患者,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改善其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容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河北省盐山县阜德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n=43)和B组(n=43).为A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双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使用甲状腺双叶切除术相比,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董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高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手术组和糖皮质激素组.为手术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为糖皮质激素组患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接受治疗后,糖皮质激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手术组患者,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为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作者:杨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个体化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治护工作的满意率、SAS及SDS的评分.结果: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个体化组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SAS及SDS的评分均较低,其对治护工作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从而可提高其对治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缓解其焦虑的情绪,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南县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MAT组)与观察组(OBS组).为两组患者均应用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OBS组患者加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OBS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MAT组患者,P<0.05.治疗后,OBS组患者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MAT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显著,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腰神经后支阻滞疗法治疗腰神经后支损伤所致下腰腿痛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用腰神经后支阻滞疗法治疗腰神经后支损伤所致下腰腿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神经后支损伤所致下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matched组)与观察组(observation组).对matched组患者进行主诉痛点神经阻滞治疗和针刀松解治疗,对observation组患者进行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observation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24例(占60%),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37.5%),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2.5%).observation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matched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6例(占40%),为有效的患者有17例(占42.5%),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占17.5%).matched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33/40).observation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matched组患者,P<0.05.结论:用腰神经后支阻滞疗法治疗腰神经后支损伤所致下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俊领;张然;魏海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柴胡疏肝散安眠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柴胡疏肝散安眠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志愿加入本研究的40例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荞麦枕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安眠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PSQI的评分更低(P<0.05).结论:用柴胡疏肝散安眠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秦玲利;梁家彬;刘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