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虫类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朱艳伟;甘荫宗

关键词:虫类药, 骨伤科疾病, 应用效果
摘要:虫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攻坚破积、培补正气、祛风除湿等功效.由于骨伤科疾病多为气滞血瘀、风寒湿痹、肝肾亏虚、久病耗伤正气所致,故虫类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疗效显著.此研究主要探讨了虫类药在治疗骨折病、伤筋病、痹症、股骨头坏死、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方面的药理作用,以便为虫类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某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综合组.为传统组的41例患者进行传统护理,为综合组的42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收缩压的水平、心率、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综合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生活质量评分、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焦虑的发生率、抑郁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消除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心绞痛的发生率,改善其心率及血压的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用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用Microsoft Excel随机量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用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综合疗法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综合疗法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4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64例患者均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1)接受治疗后,这64例患者Webster的评分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这64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有效的患者有34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1例,其治疗的有效率为53.12%.结论:用综合疗法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沈富伟;鲜明;向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B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A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魏丽;杨光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虫类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虫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攻坚破积、培补正气、祛风除湿等功效.由于骨伤科疾病多为气滞血瘀、风寒湿痹、肝肾亏虚、久病耗伤正气所致,故虫类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疗效显著.此研究主要探讨了虫类药在治疗骨折病、伤筋病、痹症、股骨头坏死、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方面的药理作用,以便为虫类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艳伟;甘荫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5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均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同时,在围手术期对这些患儿均进行舒适护理.然后观察患儿手术的结果及术后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手术成功,无患儿在术中转为进行开腹手术.这些患儿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3±0.6)天,其术后疼痛的程度较轻,无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治疗后,这些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脉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能促进其术后身体的恢复,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倪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腔内ECG引导技术为患者置入PICC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用腔内ECG引导技术为患者置入PICC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某院接受PICC置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PICC置管,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腔内ECG引导技术进行PICC置管,在置管完毕后对两组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入PICC的成功率.结果:在对照组中,进行PICC置管成功的患者有44例,失败的有6例,其进行PICC置管的成功率为88.0%(44/50).在观察组中,进行PICC置管成功的患者有50例,失败的有0例,其进行PICC置管的成功率为100%(50/50).结论:采用腔内ECG引导技术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可显著提高其置管的成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慧;许敏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某院就诊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及其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阴转率和血清HBeAg(乙型肝炎E抗原)的阴转率.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

    作者:刘逢仁;陈江平;池宏亮;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方法:对在某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体检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25例体检者.对两组体检者均抽取2ml晨起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对甲组体检者的血液标本直接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乙组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先进行溶血处理后再进行血常规检测.然后,比较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甲组体检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值、淋巴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红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容积、血小板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优于乙组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血常规检测的结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可明显降低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避免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江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的意义与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供应无菌器材及无菌物品的综合型科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医疗用品及器械的回收、分拣、清洁、灭菌及发放工作,其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技术性.本文主要对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保障医疗安全,节约医疗成本,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易宝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药学典籍.到了现代,该书中部分中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及临床性效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探究《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笔者详细查阅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历代的本草文献,进而分析了《神农本草经》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中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和临床性效等方面的差异性.

    作者:周小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16排螺旋CT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系列先进的医疗设备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检测和治疗工作中.头部CTA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头部检测技术,它能够对人体的头部进行快速、大面积的扫描,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CTA成像技术很容易受到颅骨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失真,进而对临床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负性影响.通过对当前去骨成像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头部CTA检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颅骨的干扰和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有研究认为,用16排螺旋CT进行头部CTA去骨成像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设备为例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作者:宾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蕲春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16例患者分为甲组(58例)和乙组(58例).对甲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使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术后卧床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更短,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缩短其术后卧床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改善其踝关节的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振华;周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用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医组与小建中汤组.对常规西医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小建中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建中汤进行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的根除率、病情的复发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常规西医组患者相比,小建中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在进行治疗后其Hp的根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西医组患者相比,小建中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西医组患者相比,小建中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而且较少引发不良反应.

    作者:王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7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预防组,其中,常规组有138例患者,预防组有135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预防组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黄玲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某院收治的9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为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循证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为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头孢哌哃钠舒巴他钠进行治疗时,需密切监测其用药反应.

    作者:沈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不同浓度的碘伏液对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用不同浓度的碘伏液对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结膜囊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资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手术前,用浓度为0.05%的碘伏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结膜囊清洗,用浓度为0.025%的碘伏液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结膜囊清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结膜囊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前,用浓度为0.025%的碘伏液为其进行术前结膜囊冲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郑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几年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112例患者分为骨窗组(GC组)和微创组(WC组),每组各有56例患者.对GC组患者使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WC组患者使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GC组患者相比,WC组患者NIHSS的评分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清除其颅内的血肿,保护其大脑的功能.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亮;程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广西省平南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近期内接诊的10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50例)和细节化护理组(50例).为这两组患者均应用齐多夫定进行治疗.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细节化护理组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护的效果、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细节化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更低,其接受治护的总有效率和对治疗的完全依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周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