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芹;王脐橙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3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用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18例)和B组(18例).为A组患者使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治疗癫痫,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陈永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药师在医疗服务中可以为患者提供与药物相关的治疗和医学服务,是临床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中药师作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在中医药医疗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中,中药师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基础力量.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校进行病理学实验学习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其中一个班级的30名医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将这个班级设为传统教学组,为另一个班级的30名医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将这个班级设为多媒体教学组.病理学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并调查其对所用教学法的评价.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发现,多媒体教学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在多媒体教学组中,认为本组所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病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辨能力的医学生所占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对医学生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董婧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普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这些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比护理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和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这50例患者中存在中度焦虑、重度焦虑、中度抑郁或重度抑郁患者的比例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50例患者的生理评分、社会/家庭评分、情感评分、躯体功能评分、附加关注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倪欣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脑彩超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80例患儿均进行脑彩超检查和脑CT检查,然后将检查的结果与对其进行综合检查的结果相比较,总结用脑彩超检查和脑CT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效果.结果:用脑彩超检查对这80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其中,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为97.78%,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准确率为90.48%,诊断脑发育不全的准确率为85.71%.用脑CT检查对这80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78.75%.其中,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为84.44%,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准确率为71.43%,诊断脑发育不全的准确率为71.43%.用脑彩超检查对这80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脑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脑彩超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诊断的准确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黄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海门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指数、治疗的费用及治疗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高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与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的费用低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费用低,但治疗的周期长.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见效快,但费用较高.
作者:陆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河北省武邑县医院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为甲组患者使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排气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排气的时间均早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此病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作者:任福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文安县医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84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甲组(42例)和普通组(42例).采用常规疗法对普通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二甲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空腹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HOMA-IR(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BMI(体质量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FPG、TG、TC、LDL-C、HbA1c的水平、HOMA-IR和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HDL-C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组患者相比,二甲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FPG、TG、TC、LDL-C、HbA1c的水平、HOMA-IR和BMI较低,其HDL-C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甲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FPG、TG、TC、LDL-C、HbA1c的水平、HOMA-IR和BMI,提高其HDL-C的水平.
作者:周庆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就诊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米非一组和米非二组,每组各有70例患者.用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25 mg/d)对米非二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12.5 mg/d)对米非一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同时比较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明显缩小,且米非一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均明显高于米非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米非一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米非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大剂量的米非司酮相比,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好,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对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76例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患者分为外剥内扎术组和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对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肛门功能的恢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AMA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MA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消化系统的症状和焦虑、抑郁的症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64例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水平、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血清HCG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P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HCG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I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余敏;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胆囊息肉超声图像的特点.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健康体检的118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体检者进行肝胆部位超声检查.统计这些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并观察其胆囊息肉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这些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为4.05%.男性体检者和女性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的体检者发生胆囊息肉的几率高.20岁以下的体检者发生胆囊息肉的几率低.48例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超声声像图的特点为:胆囊息肉呈乳头状、球状或桑葚状,主要位于胆囊底部和体部,大部分胆囊息肉的基底较窄或有蒂,胆囊息肉的回声呈强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无声影.这些患者胆囊息肉的平均直径为6.3 mm,大部分患者的胆囊息肉为多发性胆囊息肉.结论:胆囊息肉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在超声声像图中,胆囊息肉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超声声像特点可作为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依据.
作者:唐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这88例患者分为鼻内镜组(44例)和内镜-克拉组(44例).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对内镜-克拉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独应用鼻内镜手术对鼻内镜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内镜-克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鼻内镜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鼻内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陈盈;黄凯;阮冠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两种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辅助放疗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分为IMRT(调强放疗)组和3DCRT(三维适形放疗)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IMRT组患者进行IMRT,对3DCRT组患者进行3DCRT.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TV(计划靶区)、各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在随访期间病情复发、癌细胞转移以及其是否死亡等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IMRT组患者的Dmax值、Dmin值、Dmean值、HI值和CI值均显著优于3D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血液系统、胃肠道和膀胱放射性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病情加重而死亡的情况,且其均未发生病情复发及癌细胞转移的情况.结论:与使用3DCRT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相比,使用IMRT对其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其靶区受照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降低其放射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谌海波;孙黎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铜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与两联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两联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10d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医症状及体征的评分.结果:两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其中医症状及体征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作者:马金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临床症状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更短、临床症状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能缩短其手术的用时,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伍保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分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抛硬币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经心电图检查其ST段降低的次数、ST段降低持续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ST段降低的次数、ST段降低持续的时间、胸闷的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阮立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