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研究

屈阳;陈旭义;何滔;张赛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外引流, RAUMDIC双腔脑室引流管
摘要:目的:探讨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入选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96例,分为对照组198例,治疗组19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及单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及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分别观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5、7 d的脑脊液红细胞计数.统计比较术后14d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颅内感染率;术后7、14d的体温及GC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检验红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快(P<0.05),治疗后14d的GCS昏迷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RAUMDIC双腔脑室引流管较传统单腔脑室引流管提供了更为准确真实的颅内压监测,减少了颅内感染,提高了SA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QA-ES高频电刀检测仪故障3例与维护

    QA-ES高频电刀检测仪(见图1)是用来检测高频电刀的工作数据,标定其输出数据准确度,以保障高频手术设备是在临床应用安全的专用检测设备.

    作者:乔金新;张庆勇;李振彪;张秋实;杨东;黄呈风;赵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军队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全军卫生装备应用质量安全的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阐述了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在全军各级医疗机构中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级医疗机构在该项工作中的职能分工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对该项工作的开展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为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志辉;杨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MRI诊断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占位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占位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位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占位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围;曾卫宏;周春生;张超群;黄晓平;张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G技术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通过对3G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将3G大流量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从而体现3G无线传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救治、处理、监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应急处置信息化的全覆盖.

    作者:殷伟东;管世俊;唐凯;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频电刀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

    高频电刀在临床手术活动中使用十分广泛,其性能检测关系到医生和患者的使用安全.重点阐述了高频电刀的使用原理及其各项功能指标检测,如高频漏电流检测、功率检测及REM报警检测等方法,从而达到高频电刀质量控制的目的.

    作者:潘克新;尹军;徐力;徐太祥;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光声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研究确定光声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对光声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进行计算,空间分辨率由点扩展函数的全峰半宽得到.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符合较好,得到了滤波截止频率、探头有效探测面孔径大小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光声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利用该方法可根据目标病灶的大小对成像参数的选择做出估计,以达到佳的成像效果

    作者:卢涛;臧海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LDT.CD31超短波治疗机故障检修

    LDT.CD31型超短波治疗机是利用高频电能作用于人的肌体进行治疗的仪器.它利用电容式电极输出能量,将患部置于两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肌体患部的分子和离子在平行位置振动,并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透热治疗的结果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强组织内的新陈代谢和酶反应,扩张毛细血管.此外,它还有杀菌功能,特别是对淋菌、肺炎球菌有着较强的杀灭作用;对止痛和抗痉挛症状也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李明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ICRP103号建议书所致常规CT扫描有效剂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对比采用ICRP 60和ICRP 103器官组织权重因子计算64排螺旋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所致患者有效剂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在ART仿真人体辐照体模(fluke biomedical)躯干部分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器官剂量,再将器官剂量按照不同版本ICRP器官权重因子加权求和获得有效剂量,同时计算有效剂量转换系数.结果:ICRP 103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的变化带来了CT检查中有效剂量的变化,头部(29.74%),胸部(20.97%),腹部(-11.88%)及冠脉成像(29.94%).基于ICRP 60(103),头胸腹扫描中有效剂量对DLP的转换系数分别为0.002 5(0.003 2)、0.019 1(0.0230)及0.0166(0.0146)mSv/(mGy·cm).结论:不同版本ICRP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对CT检查所致患者有效剂量产生的影响是基于不同的扫描部位的;新版本在强调某些器官对计算有效剂量重要性的同时,也削弱了另外一些器官的作用.

    作者:刘彬;白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现代生物战剂检测技术及其典型装备

    介绍了几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发展前景好的现代生物战剂检测技术,如分子识别技术、免疫化学技术等,对这些技术在各种生物战剂和毒素检测装备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这些装备在战时卫勤保障与反恐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对生物战剂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战剂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高树田;张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万东FSK202-2型X线机故障检修1例

    1 故障现象透视正常,进行普通摄影、滤线器摄影、点片摄影时,电流表指针指示时有时无,但不管电流选择器预置到任何电流挡进行曝光,电流表有指示时指示均很小(50 mA左右).

    作者:裴作升;朱勇;王振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美国长青RD-2000数字胃肠X线机故障维修

    RD-2000数字胃肠X线机,由于其在医学影像方面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医院均有安装使用.笔者就该设备一典型故障的分析排除进行介绍.

    作者:白亚林;魏建华;苏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CAN总线的舱室微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目的:设计基于CAN总线的舱室微环境远程监控系统,以满足远程舱室内部微环境对湿度、压力、温度等指标的控制需要.方法:应用CAN总线技术可实现舱室微环境现场监控系统,另外用CP2200芯片设计以太网接口,将CAN总线系统接入以太网络中,使网内任意一台计算机都能对舱室内部微环境进行远程监控.结果:该系统除能对现场进行监控,还具有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监控.结论:提高了军队卫生装备远程监控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作者:张文昌;刘志国;崔向东;程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检中心胸片曝光联动装置的设计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体检中心的曝光联动装置,以降低体检废片率.方法:该曝光联动装置利用X光机EXP信号的后沿及片库的READY信号,自动产生片库的换片信号和换片期间X光机的曝光锁定信号,实现2台设备的联动与互锁.结果:使用该装置后,胸片拍摄的废片率由8.2%降低至0.9%.结论:该曝光联动控制装置实现了自动换片机和X光机的联动与互锁,使两机在操作上成为一体,提高了拍摄效率、降低了废片率.

    作者:晁勇;端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

    阐述了做好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医疗设备从投资、招标采购、使用效益、维修及处置、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环节控制审计的剖析论证,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为医疗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玉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GE监护仪DASH3000的工作原理与故障维修4例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参数监护仪的功能不断完善.多参数监护仪的应用目的是在临床监护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被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各类医院临床科室必不可少的一种常用医疗设备.GE的DASH3000是一款在周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多参数监护仪,现将平时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作者:王俊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依靠自我立足现有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

    立足医院卫勤装备建设实际,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4条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一是挖潜增效原有老装备;二是更新配套现有新装备;三是实战训练配发新装备;四是科研攻关高科技新装备.

    作者:范颂杰;王静;戴榕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导生理记录仪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多导生理记录仪,可以监测心电、血压、肌张力等多种生理参数.方法:该系统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生物信号,经A/D转换后,通过软件模拟示波器模块显示信号波形,同时进行数据存储;配套软件可以分析采集的数据,绘制相应曲线并保存为通用的Word、Excel格式.结果: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准确记录兔的心电、呼吸实验,蛙骨骼肌收缩实验,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结论:该系统可以准确地记录实验动物或离体器官的生物信号,已应用于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生理药理试验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金安;安刚;张日辉;安源;赵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载人航天任务海上救援船医疗舱室改装和装备研究

    目的:改装和装备载人航天任务海上救援船医疗舱室.方法:根据任务需要,从救援船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医疗舱室,改装和装备急救舱室、手术舱室、治疗舱室、检验舱室、特诊舱室和药品舱室.结果:改装和装备后的医疗舱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医疗物资装备充足,医疗救护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很好地完成了航天员海上医疗救护任务.结论:对救援船医疗舱进行合理、有效地改装和装备是顺利完成载人航天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环节.

    作者:姚均迪;许恒;杨扬;徐尔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进型BMIT激励源设计及磁场分析

    目的:设计一种符合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要求的脑磁感应成像激励源,以满足临床应用中人体安全性的需要.方法:在该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有源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参照IEEE Std C95.1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计算、设计和实现3种激励线圈和激励电路,以产生符合安全标准的激励磁场,并对所产生的激励磁场进行初步测量和评估.结果:平面矩形聚焦线圈在线圈中心处10MHz、1 MHz、200kHz大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005、0.057、0.189T,沿着轴线方向磁场逐步衰减,且磁场由轴线方向两侧也逐步衰减,斜率分别约为0.0002、0.002、0.007 T/cm.结论:测量区域内的场强均满足安全性要求.安全性激励源的实现为临床安全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文哲;秦明新;焦腾;张华;周伟;李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

    目的:建立实用有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维修商查询数据库,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高级名片识别技术建立数据库,通过增加自定义备注项作为查询的内容,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再应用于其他便携设备.结果: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智能Windows mobile及Symbian S60系统的智能手机.结论: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实用,并可灵活地应用于移动设备.

    作者:黄金清;程广斌;马承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