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

黄金清;程广斌;马承华

关键词:名片识别, 医疗器械, 查询数据库
摘要:目的:建立实用有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维修商查询数据库,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高级名片识别技术建立数据库,通过增加自定义备注项作为查询的内容,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再应用于其他便携设备.结果: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智能Windows mobile及Symbian S60系统的智能手机.结论: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实用,并可灵活地应用于移动设备.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中的MVC模式架构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为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持.目前医院常用的操作系统,如HIS和PACS等由于其兼容性、稳定性、效率性的欠缺和更新维护费用高等缺点制约了医院管理的发展.医院医疗管理MVC模式的建构为医院管理信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填补了一个新的技术环节,并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罗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验收检测实践与探讨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验收检测是质量控制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验收检测环节不仅是判别新进设备质量是否合格的必要措施,而且通过验收检测环节建立设备技术性能和电气安全性能参数基准及售后服务信息,也为日后设备的技术保障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医院验收检测的实践情况,分析和探讨了验收检测的重要意义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戚仕涛;汤黎明;王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成本核算系统中成本的分摊及配比计算方法

    研究了全成本核算中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叙述了具体的分摊策略.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应用四级分摊方式将不同成本项目依据不同分摊原则进行分摊.通过对成本项目的合理分摊,分摊后医院的成本数据真实反映了全院和科室的深层收支情况.

    作者:焉桂芹;任国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不同计划中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对2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动态调强放疗,针对每例患者按照不同方案设计A、B、C 3个计划.方案A:5野均匀分布;方案B:前5野(每30°为1野);方案C:非共面5野(床角90°,机架330°和30°);所有计划均用同样的物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比较3个计划的靶区和危机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度指数(CI)等指标.结果:3个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基本相同;方案B比方案A、C分别降低了颞叶D5剂量的3.5%、0.86%,脑干D5剂量的2.8%、0.14%;方案A、C比方案B降低了口腔黏膜平均剂量Dmean的31.3%和21.3%;同时在后颈软组织处的剂量A方案大于B、C方案.结论:调强放疗5野可以满足鼻咽癌靶区的剂量要求,应根据靶区和危机器官位置及体积的不同,采用优的计划设计方式,提高治疗增益比.

    作者:于得全;邵秋菊;梁军;裴美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入选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96例,分为对照组198例,治疗组19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及单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及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分别观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5、7 d的脑脊液红细胞计数.统计比较术后14d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颅内感染率;术后7、14d的体温及GC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检验红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快(P<0.05),治疗后14d的GCS昏迷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RAUMDIC双腔脑室引流管较传统单腔脑室引流管提供了更为准确真实的颅内压监测,减少了颅内感染,提高了SA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屈阳;陈旭义;何滔;张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依靠自我立足现有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

    立足医院卫勤装备建设实际,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4条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一是挖潜增效原有老装备;二是更新配套现有新装备;三是实战训练配发新装备;四是科研攻关高科技新装备.

    作者:范颂杰;王静;戴榕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和措施,为卫生装备日常使用管理和卫勤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依据部队卫生装备配备标准和卫勤保障任务需求,提出需要实施质量控制的卫生装备目录,并就列入目录的部队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管理过程质量控制、应用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质量监督措施等)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得出了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工作模式.结论:作为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对部队卫生机构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作者:张玉明;赵斌;孙文明;马云升;许军;葛剑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6排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综合评价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综合评价活体肾移植术前供肾状态的价值.方法:活体肾移植供者118例,术前均进行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MPR、MIP、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供肾血管、肾实质及收集系统情况,并将术前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价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114例供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肾实质、肾血管及收集系统情况显示清晰;4例患者二次注射造影剂后获得了满意图像.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所示与手术所见完全吻合.结论: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而全面地评价活体供肾的形态与功能,应作为活体肾移植前评价供肾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斌;田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PB-7200呼吸机和S/5 Aespire麻醉机故障检修2例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开机后,呼吸机出现报警,呼吸机状态栏LOWPRESSUREAIRINLET报警灯亮,做EST自检,发现TESTCOMPRESSOR不能通过,自检失败.

    作者:刘宇静;李宏毅;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各类区域医疗服务系统的分析,研究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工作流程,设计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技术架构.结果:设计出基于前置机交换系统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采用中心交换系统和可定制的前置交换系统,结合XML、J2EE、SOAP和ESB等现行先进的技术,可实现与各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松耦合对接.结论: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是解决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记录、医疗文件等医疗相关资源交换与共享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降低信息协同成本、推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伟;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的研究

    目的:任何医疗设备都会因为设计、生产或使用而出现一定概率的风险,需要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通过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发现生产后的剩余风险是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果: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可以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维护方案,强化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体系中的管理规定.结论:随着医疗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工作的不断地发展、深入,进一步确立了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作者:汤黎明;吴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MRI诊断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占位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占位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位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占位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围;曾卫宏;周春生;张超群;黄晓平;张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积极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医工人员的社会地位

    指出了目前在医院从事医疗设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生存现状,并分析了造成目前现状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促进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改善医工人员生存现状的重要战略机遇的观点,论述了开展质控工作对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和改善医工人员地位的重要意义,呼吁务必对医工人员予以重视,以及做好质控工作、促进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和改善医工人员地位的建议.

    作者:王振洲;朱弋;姚翔;李朝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进型BMIT激励源设计及磁场分析

    目的:设计一种符合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要求的脑磁感应成像激励源,以满足临床应用中人体安全性的需要.方法:在该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有源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参照IEEE Std C95.1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计算、设计和实现3种激励线圈和激励电路,以产生符合安全标准的激励磁场,并对所产生的激励磁场进行初步测量和评估.结果:平面矩形聚焦线圈在线圈中心处10MHz、1 MHz、200kHz大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005、0.057、0.189T,沿着轴线方向磁场逐步衰减,且磁场由轴线方向两侧也逐步衰减,斜率分别约为0.0002、0.002、0.007 T/cm.结论:测量区域内的场强均满足安全性要求.安全性激励源的实现为临床安全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文哲;秦明新;焦腾;张华;周伟;李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瑞典洁定46-4清洗消毒器问题分析与处理

    手工清洗手术器械程序繁锁,质量控制较难,而洗涤质量的好坏又决定了灭菌质量[1].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应减少残留物质对器械的损害,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为患者的健康负责,避免发生医疗事故[2-3];同时,为省却以往繁琐的手工操作步骤,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我院手术室购买了洁定46-4清洗消毒器.它具有清洗量大,操作方便,可有效去除器壁上的污垢,低故障等特点.现将其运行4 a来遇到的问题分析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谢玮娜;于美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的引入与培养

    介绍了目前几种不同类型医院的基本构造和工程科技术人员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应根据自身要求引进合适的工程科技术人员,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分析了不同类型医院的人才引进策略和对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后期培养方法,指出将医生、护士和工程科技术人员紧密结合起来是现代医院发展的方向.

    作者:许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的:消除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使用上的一些误区,为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并采集数据,仔细分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结果:经过分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存在安全风险.结论: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没有峰谷调节能力,方案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不宜采用此系统.

    作者:杨斌;张美;袁钟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院网络建设智能化管理的实践

    介绍了医院新建成的医疗大楼的网络建设情况及全院网络智能化管理的一些经验.通过对医院规模及网络环境、医疗设备的需求分析,确定整个网络架构方案,从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进行设备的选型和整个网络的配置.新建成的网络系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往陈旧的网络系统的速度瓶颈、数据安全问题等,为医院向数字化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鑫;邵华民;唐龙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阐述了家用血糖仪的原理、结果影响因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探讨了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降低监测结果的误差,为有效监测血糖和调整治疗计划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提出了发明一种快速血糖仪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颖;陈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频电刀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

    高频电刀在临床手术活动中使用十分广泛,其性能检测关系到医生和患者的使用安全.重点阐述了高频电刀的使用原理及其各项功能指标检测,如高频漏电流检测、功率检测及REM报警检测等方法,从而达到高频电刀质量控制的目的.

    作者:潘克新;尹军;徐力;徐太祥;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