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江其生
目的:研制一种符合临床牙特征的用于口腔修复体疲劳寿命的测试试件.方法:根据国人牙体的标准尺寸和烤瓷修复体的基牙预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备冠、桥基牙实验用模型,并在模型上制作相应的烤瓷修复体.结果:研制出的各类试件符合要求,并制作出了实验用修复体.结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疲劳测试试件能够模拟口腔内修复体的实际情况,满足疲劳测试的要求.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汤忠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R850湿化系统在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中心ICU于2007-08-2009-05期间25例使用MR850湿化系统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成功撤机,2例因病情危重救治无效而死亡.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管道无冷凝水倾倒,管道护理间隔为1次/12 h;形成Ⅲ度痰液黏稠度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7例;无气道形成痰痂的患者.结论:MR850湿化系统能够为呼吸机治疗患者提供佳湿度的气体,减少呼吸机管道护理工作量,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黄桃;谢荣利;熊兴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对比采用ICRP 60和ICRP 103器官组织权重因子计算64排螺旋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所致患者有效剂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在ART仿真人体辐照体模(fluke biomedical)躯干部分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器官剂量,再将器官剂量按照不同版本ICRP器官权重因子加权求和获得有效剂量,同时计算有效剂量转换系数.结果:ICRP 103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的变化带来了CT检查中有效剂量的变化,头部(29.74%),胸部(20.97%),腹部(-11.88%)及冠脉成像(29.94%).基于ICRP 60(103),头胸腹扫描中有效剂量对DLP的转换系数分别为0.002 5(0.003 2)、0.019 1(0.0230)及0.0166(0.0146)mSv/(mGy·cm).结论:不同版本ICRP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对CT检查所致患者有效剂量产生的影响是基于不同的扫描部位的;新版本在强调某些器官对计算有效剂量重要性的同时,也削弱了另外一些器官的作用.
作者:刘彬;白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各类区域医疗服务系统的分析,研究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工作流程,设计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技术架构.结果:设计出基于前置机交换系统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采用中心交换系统和可定制的前置交换系统,结合XML、J2EE、SOAP和ESB等现行先进的技术,可实现与各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松耦合对接.结论: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是解决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记录、医疗文件等医疗相关资源交换与共享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降低信息协同成本、推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伟;江其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高压注射器在CT、MRI、DSA等影像设备检查中应用广泛,是进行增强扫描和心血管造影必备的设备,通过在短时间内将造影剂集中注入患者的血管内,从而高浓度地充盈受检部位,以获取对比度较好的影像[1].我院目前使用的3台高压注射器均为MEDRAD公司生产,其中MEDRAD ENVISION CT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机在使用中发生过几次故障,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子军;张永文;陈森彬;花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我国建立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结构.方法:针对海南省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结果:经过3家不同区域的医院进行试点,系统技术架构稳定可行,完全能够满足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结论: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方兴未艾,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集中模式的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大有可为.
作者:刘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结合军队卫勤演练与应急卫勤保障实践,分析卫生装备应急维修保障特点,提出加强技术准备,做好行动筹备,注重现场交流,提高应急维修能力和规范操作保养步骤等改进措施,加快修复速度,提高修复率,保障参演卫生装备的良好状态.
作者:李捞摸;张庆勇;李振彪;杨冬;张秋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制开发一种适用于医院网络环境下的检验科、医学实验室、药库等各种冷藏设备的温度监控系统,以保障各种冷藏物资安全存放.方法:综合运用有线、无线串口通讯、串口与网络信号转换、WINSOCK编程、短信报警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检验科分散在3个楼层共30多个冷藏设备的温度采集、监控及多层次报警防护系统,以确保安全存放生物制剂万无一失.结果:实现了各种冷藏设备的温度实时自动采集、监控和报警功能,为检验科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结论:利用局域网和串口服务器可方便地构建对分散的冷藏设备进行集中式实时自动监控管理的硬件网络平台.
作者:黄平;陈金雄;陈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立足医院卫勤装备建设实际,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4条提高卫勤装备建设水平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一是挖潜增效原有老装备;二是更新配套现有新装备;三是实战训练配发新装备;四是科研攻关高科技新装备.
作者:范颂杰;王静;戴榕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实用有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维修商查询数据库,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高级名片识别技术建立数据库,通过增加自定义备注项作为查询的内容,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再应用于其他便携设备.结果: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智能Windows mobile及Symbian S60系统的智能手机.结论:基于名片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实用,并可灵活地应用于移动设备.
作者:黄金清;程广斌;马承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了目前几种不同类型医院的基本构造和工程科技术人员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应根据自身要求引进合适的工程科技术人员,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分析了不同类型医院的人才引进策略和对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后期培养方法,指出将医生、护士和工程科技术人员紧密结合起来是现代医院发展的方向.
作者:许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现代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健全管理机构、建立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制度、优化质控检测流程、强化质控检测技能培训等方面介绍了医院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工作内容及方法,并从开展质控有利于提高医患安全、质控需要全程管理、全员参与以及加强横向、纵向合作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李怡勇;米永巍;郭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RD-2000数字胃肠X线机,由于其在医学影像方面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医院均有安装使用.笔者就该设备一典型故障的分析排除进行介绍.
作者:白亚林;魏建华;苏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作者:刘智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任何医疗设备都会因为设计、生产或使用而出现一定概率的风险,需要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通过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发现生产后的剩余风险是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果: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可以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维护方案,强化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体系中的管理规定.结论:随着医疗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工作的不断地发展、深入,进一步确立了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作者:汤黎明;吴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通过对放疗工作的职业要求和放疗设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物理师这一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在放疗设备方面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仪器的检测者和校准者,从而明析这一角色的具体工作,达到提高放射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鲍艳;徐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讨论了恒遮输液泵与注射器之间的匹配问题,对同一输液泵使用13个品牌注射器的实际泵速进行了比较,证明使用非指定注射器可能导致泵注速度较大的误差,给临床及科研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认识并重视该问题是目前可行的规避手段.
作者:张正迪;蔡铁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参数监护仪的功能不断完善.多参数监护仪的应用目的是在临床监护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被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各类医院临床科室必不可少的一种常用医疗设备.GE的DASH3000是一款在周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多参数监护仪,现将平时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作者:王俊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制一套适合野外救治机构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作业的硬件平台.方法:通过箱仪一体化和集成技术,设计多功能通讯箱和多功能通讯终端.结果:能够为野外救治机构快速构建以太局域网、电话通信网络和广播指挥网络,10min即可展开野战医疗信息作业平台.结论:该作业平台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快速构建,满足救治机构电话通信、网络传输和广播指挥的需求,丰富了野外救治机构信息作业手段.
作者:伍瑞昌;郭立军;石梅生;王运斗;宋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阐述了做好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医疗设备从投资、招标采购、使用效益、维修及处置、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环节控制审计的剖析论证,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为医疗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玉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