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捞摸;张庆勇;李振彪;杨冬;张秋实
目的:拓宽挂号渠道,方便患者到医院就诊.方法:研究符合医院现实情况的工作模式,开发预约挂号系统,提供网络、电话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结果:实现了与医院HIS紧密集成的预约挂号系统.结论:方便了患者,减少了患者排队挂号的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季磊;薛万国;吕俊文;程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通过对放疗工作的职业要求和放疗设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物理师这一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在放疗设备方面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仪器的检测者和校准者,从而明析这一角色的具体工作,达到提高放射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鲍艳;徐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任何医疗设备都会因为设计、生产或使用而出现一定概率的风险,需要在其全寿命周期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通过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发现生产后的剩余风险是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果: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可以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维护方案,强化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体系中的管理规定.结论:随着医疗临床应用风险管理与评估规范工作的不断地发展、深入,进一步确立了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作者:汤黎明;吴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入选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96例,分为对照组198例,治疗组19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及单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及RAUMDIC双腔脑室外引流管治疗,分别观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5、7 d的脑脊液红细胞计数.统计比较术后14d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颅内感染率;术后7、14d的体温及GC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检验红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快(P<0.05),治疗后14d的GCS昏迷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RAUMDIC双腔脑室引流管较传统单腔脑室引流管提供了更为准确真实的颅内压监测,减少了颅内感染,提高了SA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屈阳;陈旭义;何滔;张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了几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发展前景好的现代生物战剂检测技术,如分子识别技术、免疫化学技术等,对这些技术在各种生物战剂和毒素检测装备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这些装备在战时卫勤保障与反恐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对生物战剂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战剂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高树田;张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制一种符合临床牙特征的用于口腔修复体疲劳寿命的测试试件.方法:根据国人牙体的标准尺寸和烤瓷修复体的基牙预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备冠、桥基牙实验用模型,并在模型上制作相应的烤瓷修复体.结果:研制出的各类试件符合要求,并制作出了实验用修复体.结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疲劳测试试件能够模拟口腔内修复体的实际情况,满足疲劳测试的要求.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汤忠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对比采用ICRP 60和ICRP 103器官组织权重因子计算64排螺旋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所致患者有效剂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在ART仿真人体辐照体模(fluke biomedical)躯干部分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器官剂量,再将器官剂量按照不同版本ICRP器官权重因子加权求和获得有效剂量,同时计算有效剂量转换系数.结果:ICRP 103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的变化带来了CT检查中有效剂量的变化,头部(29.74%),胸部(20.97%),腹部(-11.88%)及冠脉成像(29.94%).基于ICRP 60(103),头胸腹扫描中有效剂量对DLP的转换系数分别为0.002 5(0.003 2)、0.019 1(0.0230)及0.0166(0.0146)mSv/(mGy·cm).结论:不同版本ICRP给出的器官组织权重因子对CT检查所致患者有效剂量产生的影响是基于不同的扫描部位的;新版本在强调某些器官对计算有效剂量重要性的同时,也削弱了另外一些器官的作用.
作者:刘彬;白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高压注射器在CT、MRI、DSA等影像设备检查中应用广泛,是进行增强扫描和心血管造影必备的设备,通过在短时间内将造影剂集中注入患者的血管内,从而高浓度地充盈受检部位,以获取对比度较好的影像[1].我院目前使用的3台高压注射器均为MEDRAD公司生产,其中MEDRAD ENVISION CT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机在使用中发生过几次故障,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子军;张永文;陈森彬;花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开机后,呼吸机出现报警,呼吸机状态栏LOWPRESSUREAIRINLET报警灯亮,做EST自检,发现TESTCOMPRESSOR不能通过,自检失败.
作者:刘宇静;李宏毅;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RD-2000数字胃肠X线机,由于其在医学影像方面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医院均有安装使用.笔者就该设备一典型故障的分析排除进行介绍.
作者:白亚林;魏建华;苏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详细阐述了在科研物资采购中应遵循的供应商、时间、价格、数量、质量及售后服务等六大要素,从采购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作用和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采购工作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作者:曹咏梅;袁征;邢永涛;古希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了医院新建成的医疗大楼的网络建设情况及全院网络智能化管理的一些经验.通过对医院规模及网络环境、医疗设备的需求分析,确定整个网络架构方案,从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进行设备的选型和整个网络的配置.新建成的网络系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往陈旧的网络系统的速度瓶颈、数据安全问题等,为医院向数字化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鑫;邵华民;唐龙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研究了全成本核算中成本的合理分摊问题,叙述了具体的分摊策略.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应用四级分摊方式将不同成本项目依据不同分摊原则进行分摊.通过对成本项目的合理分摊,分摊后医院的成本数据真实反映了全院和科室的深层收支情况.
作者:焉桂芹;任国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满足雷达式非接触生命探测实验对探测目标同一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设计研制一种用于模拟人体目标的人体呼吸运动模拟系统.方法:选取一种仿真人体的模型、一种双水平正压呼吸机以及合适的气囊和反射材料,根据人体呼吸运动的特点以及雷达式非接触生命探测实验对目标的要求,设计实现了一种能够自主定量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系统.结果:该系统模拟出的呼吸运动波形与人体相似,且呼吸频率、幅度、吸呼时间比等参数可以调节,利用超宽带生物雷达进行测试,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同一性和稳定性.结论:该系统能够稳定地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并且满足多种环境条件下的探测需求,为非接触生命探测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探测目标和客观的评价标准.
作者:李钊;王健琪;荆西京;路国华;吕昊;李岩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综合评价活体肾移植术前供肾状态的价值.方法:活体肾移植供者118例,术前均进行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应用MPR、MIP、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供肾血管、肾实质及收集系统情况,并将术前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价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114例供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肾实质、肾血管及收集系统情况显示清晰;4例患者二次注射造影剂后获得了满意图像.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所示与手术所见完全吻合.结论:肾脏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而全面地评价活体供肾的形态与功能,应作为活体肾移植前评价供肾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斌;田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制开发一种适用于医院网络环境下的检验科、医学实验室、药库等各种冷藏设备的温度监控系统,以保障各种冷藏物资安全存放.方法:综合运用有线、无线串口通讯、串口与网络信号转换、WINSOCK编程、短信报警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检验科分散在3个楼层共30多个冷藏设备的温度采集、监控及多层次报警防护系统,以确保安全存放生物制剂万无一失.结果:实现了各种冷藏设备的温度实时自动采集、监控和报警功能,为检验科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结论:利用局域网和串口服务器可方便地构建对分散的冷藏设备进行集中式实时自动监控管理的硬件网络平台.
作者:黄平;陈金雄;陈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和措施,为卫生装备日常使用管理和卫勤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依据部队卫生装备配备标准和卫勤保障任务需求,提出需要实施质量控制的卫生装备目录,并就列入目录的部队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管理过程质量控制、应用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质量监督措施等)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得出了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工作模式.结论:作为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对部队卫生机构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作者:张玉明;赵斌;孙文明;马云升;许军;葛剑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作者:刘智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体检中心的曝光联动装置,以降低体检废片率.方法:该曝光联动装置利用X光机EXP信号的后沿及片库的READY信号,自动产生片库的换片信号和换片期间X光机的曝光锁定信号,实现2台设备的联动与互锁.结果:使用该装置后,胸片拍摄的废片率由8.2%降低至0.9%.结论:该曝光联动控制装置实现了自动换片机和X光机的联动与互锁,使两机在操作上成为一体,提高了拍摄效率、降低了废片率.
作者:晁勇;端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参数监护仪的功能不断完善.多参数监护仪的应用目的是在临床监护过程中为医护人员提供被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各类医院临床科室必不可少的一种常用医疗设备.GE的DASH3000是一款在周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多参数监护仪,现将平时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作者:王俊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