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发;蔡宏伟;刘雯
目的:为了客观实时地监控医嘱执行的全过程,预防和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在防止医疗差错的需求牵引下,考虑病区环境,具体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结果:完成了对医嘱执行全程中每一步的实时检查和确认,包括对患者身份、药品、血袋等的唯一识别.结论:系统对保证患者安全、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王虹;吴飞;张瞩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不同存放条件下,3种包装材料包装的物品采用不同灭菌方式的细菌污染率比较.方法:用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材料包装医疗器械,分别进行高压蒸汽和环氧乙烷灭菌,存放在医院内具有代表性的场所,定期做细菌培养.结果:同种包装材料包装的物品经高压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后,细菌污染率对比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种包装材料包装的物品经高压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后,细菌污染率对比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包装材料包装的物品经高压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的有效期可以相同;用纸塑包装材料比用全棉布、医用皱纹纸包装的物品灭菌后的保存期可适当延长.
作者:黄虹;兰丽萍;傅桂英;张惠春;吴美珍;颜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动物疲劳性训练实验系统,以期快速建立应力性骨折动物模型.方法:采用MSP430F4270单片机控制高压发生器输出频率和时长可调的高压脉冲,迫使实验兔进行跳跃运动;训练周期结束后,采用骨闪烁显像术对建模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应用该系统成功地建立了兔应力性骨折模型.结论:该系统能方便地调节实验动物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工作稳定,可靠性高,具有建模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宋天一;罗二平;申广浩;张星;甘文科;陈耀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科学、合理、有序、有效完成电子伤票系统装备研制.方法:确定系统研制总体目标,研究分折军事卫勤应用需求点,合理设计系统功能;筛选与检测应用技术,坚持自主研发与集成创新;注重装备与信息标准化建设.结果:通过对系统各项试验试用表明,整套系统性能达到了全部战技术指标要求,部队试用效果理想.结论:装备研制必须紧扣部队的应用需求,把握住技术与非技术环节,注重关键技术突破和遵循标准化要求,才可能确保装备研制质量,为保障打赢服务.
作者:连平;张革军;栾颖;刘松君;吕丰训;陈伯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法作为主要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样品抗原抗体免疫检测,已成为一种医学诊断工具,酶标仪已成为临床实验室常备设备.系统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和检测原理,酶标仪(ELISA Reader)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日常维护及故障维修方法.
作者:刘超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现代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加强医疗器械管理的必要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管理目标;医疗器械资产与物流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与管理;医疗器械报废管理.通过加强医疗器械的全程管理,达到了科学决策、合理采购、有效管理、保证供给、防范不良事件、保障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军;唐志前;杨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故障现象每天开机均出现ERROR46,47,需要重新启动才可以正常开机.关机,30min内再次开机,正常.
作者:田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为医学影像诊断研制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现片灯.方法:利用多个超高亮白光LED构造一个阵列,形成排列合理、亮度均匀的现片灯.结果:经过对多种不同LED的应用对比,不同排列组合的对比,不同控制电流的对比,终使其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该观片灯表面照度、均匀度能满足医学影像诊断的需要,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观片灯.
作者:戴学标;强巍;刘慧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时无线网络在医院的全面应用提出设计方案和效益分析.方法:介绍了无线网络技术及其802.11的各类标准,以及在医院主要的应用领域,分析了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的应用方向,并总结其对医院的主要作用.结果:无线网络在医院的全面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结论: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已经成熟,可以更好地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效率.
作者:陈金雄;黄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提出了一种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系统,讨论了该系统所涉及的概念、研究现状、设计该系统的意义和系统的构成,阐述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使颅颌面畸形治疗质量更趋完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阮兴云;李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野外驻训时的使用管理.方法:对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在野外驻训时建立定人定位的管理模式、三级检查制度、装备使用维修保养和激励机制的管理方法.结果:它保证了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装备良好的性能,防止了装备的遗失和损坏,保证了野战医疗所人员与该系统装备达到人机结合.结论:它可以使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内装备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
作者:王军;袁志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介绍了虚拟样机的概念和应用,并基于CATIA V5建立了LGJ-18C型冷冻干燥机的数字化虚拟样机,完成了虚拟样机的参数化设计.阐述了虚拟样机技术在LGJ-18C型冷冻干燥机设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初步提出了LGJ-18C型冷冻干爆机的功能虚拟样机,展望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冷冻干燥机研制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魏建仓;江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其危害进行了简要地介绍,阐述了睡眠无创呼吸机的发展和分类、其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原理,对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3种机型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后介绍了睡眠无创呼吸机发展的一些新技术.
作者:陈正龙;李淼;胡兆燕;谢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科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纯水处理机于2002年8月随生化分析仪同期购得,使用已近6 a.当产水电阻<1.0 Ω时,应随时更换水质预处理系统[1],该系统均由我院器材科固定工程师更换.近期,因产水电阻<1.0Ω,于2008年6月7日更换水质预处理系统,当时观察产水电阻在13~16 Ω快速跳动变化,认为是新更换的水处理系统随着水的渗透交换有个稳定过程,稳定后产水电阻高18 Ω,此时应注意观察.
作者:刘红燕;唐卫民;王海燕;赵继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Micro CT投影图像噪声的去除,提高Micro CT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方法:分析了Micro CT投影图像的噪声形成因素.提出了Micro CT投影图像校正的方法,分别针对随机噪声、暗场、光场、响应不一致和瑕疵像元进行了校正.结果: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际响应不一致校正,该方法结合了光场、暗电流、增益不一致校正,只一次循环就解决了3种校正,大大提高了算法效率,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校正方案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MicroCT投影图像的噪声.提高Micro CT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为后续三维重建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董歌;罗守华;陈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阐述了CO2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相应的原理、特点,并重点对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目前在化工、食品、医药卫生、生物及组织工程等5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曾锁林;丁焕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全自动生物芯片加样检测系统.方法:采用计算机控制,根据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功能的模块化设计.结果:该系统可自动完成生物芯片的加样、反应、检测等一系列功能.结论:提高了生物芯片的检测效率,确保了生物芯片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作者:蔡锦达;程曦;刘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0人的210张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图像并进行评价.结果:210张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中,甲类片201张,甲片率95.7%;乙类片9张,乙片率4.3%;废片0张,废片率为0.结论:CR系统在新生儿床边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影像的数字化并直接进入PACS,阅片速度快,X线照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成功率高,为临床提供了影像诊断依据.
作者:曾小涛;郭元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医院医用干式激光相机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对该设备的维护保养进行了探讨.机器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附属设备,而科学的维护是减少机器故障和确保胶片图像质量的重要保证.强化设备的规律性,充分发挥一线工程师在机器维护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质量.
作者:潘永泉;曹新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拓宽全频谱量子信息仪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分析量子信息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的反应,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改善、X线胸片吸收和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X线胸片显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重症SARS患者血清LDH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被治疗者未发生治疗副作用.结论:全频谱量子信息是一种治疗急性炎症的有效辅助方法.
作者:李洪敏;王巍;林明贵;李燕峰;陈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