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化疗期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

陈景云

关键词:围化疗期, 化疗, 呕吐, 预防, 护理
摘要:化疗是血液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治疗中产生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常可引起脱水、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严重者会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因此,为减轻患者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我们围绕化疗前后采取积极的预防,通过化疗前期作好护理评估,了解患者化疗经历,熟悉化疗方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适当饮食指导及化疗期间创造良好环境,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进少量清淡饮食,严密观察副作用等,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测定水中铜含量方法的改进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测定饮用水中铜含量是GB/T5750.6-2006中所规定的常用方法之一(以下简称国标法).该方法取样量为100ml,用250ml分液漏斗提取.操作过于繁琐,而且耗时、耗力.我们把取样量改为10.0 ml,分液漏斗改为100 ml磨口比色管,改进后简化了操作过程,精密度和准确度也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育红;邓小超;潘永丽;矫香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濮阳市医疗救治机构核与放射事故应急医学资源调查

    目的 了解濮阳市医疗救治机构应对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能力.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式,对该市4家三甲以上医院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 4家医院均无放射损伤诊治经验,未参加过核事故应急和放射损伤诊治培训演习.结论 濮阳市的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不足以应对突发核事件;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以满足核事故应急医疗救治需求.

    作者:刘红卫;李举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不同的临床发病类型其发病机制不同,终末靶器官的损害不同,表现为靶器官受累的不平行性,监测和防范措施的不同.如何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肝素治疗明显改善母体的自觉症状,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延长孕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治疗仪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超声波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以达到满意效果为目的 进行探讨.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两组.在相同症状、病程的情况下,实验组加用超声波治疗仪配合口服用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结果 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过临床观察超声波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安全、无痛、无不良反应、且方法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宗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科学吃醋有益健康

    醋是我们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它酸中带甜,有一股浓浓的香味,人们只要一闻到醋味,便会立即分泌出唾液,产生食欲.科学吃醋有益健康.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保胎方治疗先兆流产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保胎方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先兆流产患者给予口服中药保胎方治疗,观察并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 101例(84.2%)顺利妊娠至分娩.结论 自拟中药保胎方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可靠、无毒副作用,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纪春艳;孙伟;王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死率病残率很高,越来越受到助产医生和患儿家长的关注.所以,探讨其产科危险因素,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对于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已刻不容缓.就孕期胎儿、胎盘、脐带因素,产前、产时及分娩方式等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本病发生率,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建兰;任成娥;徐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保健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增速较快.解决老龄化需求的各种资源不足,急需进一步开拓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护理优势,才能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服务.面对严峻的老年护理形势和繁重的老年护理任务,老年护理应该采取新的模式及更大的投入,才能提高我国老年护理水平,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Ⅲ.

    作者:杜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酒中氰化物测定方法探讨

    目的 对酒中氰化物测定按国标方法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改进.方法 参照GB/T 5009.48-2003方法与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对照检验.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测得回收率和RSD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试验成功率.

    作者:潘永丽;矫香芝;邓小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6起群体性伤害事件的急救护理

    对2004~2007年急诊科接诊的56起群体性伤害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迅速启动群体性伤害事件应急预案、正确分诊快速分流、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护士娴熟的抢救仪器操作能力以及医护密切配合.护理队伍的快速能力和有预见性救护措施是群体性伤害事件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尹伟;沈学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起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

    通过对一起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摸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职工错误地将原料加入别的工序;根本原因是发生该中毒事故的企业,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尤其是未按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

    作者:李明刚;滕红霞;李新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具有较大危害.对孕产妇的影响:主要包括自然流产、巨大胎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对新生儿的影响包括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先天性感染.目前治疗手段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是在不引起孕妇产生饥饿性酮体,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使之不引起餐后高血糖;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GDM孕妇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控制GDM糖代糖紊乱的佳选择,治疗目的 在于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补充胰岛素,控制母体血糖水平.本文将对GDM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树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淮安市住宿业公共卫生用品消毒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淮安市住宿业公共卫生用品的卫生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3~2007年淮安市17家住宿业的监测资料分析公共卫生用品的大肠菌群检出率.结果 4种公共卫生用品大肠菌群总检出率为9.59%,其中茶具为7.16%,座便器为14.20%.结论 提示住宿场所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刘为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臀位剖宫产及手术指征探讨

    通过分析144例臀位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得出臀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并统计臀位剖宫产指征.讨论如何降低臀位发生率,臀位剖宫产必要性及臀位剖宫产指征.结论 :把握好臀位剖宫产时机,才能更好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作者:漆长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总结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 对1999~2006年我院收治的18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中15例顺利完成LC.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只要选择病例恰当,行LC也是安全的.

    作者:闫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泌乳预防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为促进乳腺导管通畅,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减少乳腺炎的发生,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2001年1月~200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740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乳房热敷、乳房按摩和产后家庭访视),观察和测量护理干预是否促进乳腺导管提早通畅,减轻乳房胀痛,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结果 产后第2天,实验组的产妇乳房硬度和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第4天,实验组的产妇乳房硬度和疼痛程度的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第7天和30天实验组的产妇患有乳头皲裂和乳腺炎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使乳腺导管通畅,使乳房胀痛明显减轻,乳腺炎的发生明显降低.

    作者:李依凡;李斌远;彭守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道溃疡双对比造影的诊断分析(附85例报告)

    目的 提高对食道溃疡影像表现的认识,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食道镜或病理证实临床食道溃疡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通过对85例患者影像资料的分析,食道溃疡一般口部光滑、整齐,粘膜向龛影集中、无中断,管壁尚软.其中8例误诊为食道癌或其他疾病,5例未确定诊断,5例由于病变过小而未发现.结论 气钡双对比造影可以发现一定大小的食道溃疡,但有时其影像表现相似于早期溃疡型食道癌,确认仍需要通过食道镜和病理活检.

    作者:聂玉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实施餐饮业卫生监督公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对餐饮业卫生监督公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陈东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烫伤临床特点的研究

    目的 观察新生儿同成人烫伤的异同点.方法 我院救治26例新生儿期烫伤患者,随机抽取40例同等面积烫伤的成人患者病例做对照分析.结果 新生儿烫伤同成人烫伤在致伤原因、愈合天数与预后、并发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根据新生儿烫伤的特点治疗,减少失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焦建强;甄电伟;吴丽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及诊疗新进展(综述)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人类致病菌,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源之一,并且可导致神经、循环、皮肤、血液、泌尿、消化等多系统的病变并直接影响预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主要有直接损害和免疫反应两种假说,后者在呼吸道感染和肺外损害中尤为突出.支原体感染主要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为主,肺外损害的治疗尚需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