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华
目的 观察活检钳经戊二醛灭菌后独立包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本院条件的佳活检钳消毒灭菌方法.方法 对照组每支活检钳采用三层包布包好,并用化学胶带封口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实验组将待灭菌的活检钳集中放于戊二醛中浸泡灭菌10 h,蒸馏水多次浸泡冲洗后,气枪吹干,每支活检钳用自制的一端开口的方形布袋独立包好后放于储存盘内备用.观察活检钳的灭菌效果及损坏支数.结果 两种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相同,都达到国家规定的灭菌标准.但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活检钳因压力致使钳瓣咬合口变钝而报废3支.结论 将活检钳戊二醛浸泡灭菌后进行独立包装使用是没有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医院的首选.
作者:王久英;关瑞锋;刘德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灭菌效果监测,保证临床无菌物品的供应安全,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方法 PCD批量放行监测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监测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300锅次生物指示剂监测结果全部无菌生长,合格率100%;PCD批量临测结果,装置内爬行式化学指示剂染料均进入规定区域,合格率100%.结论 PCD批量放行监测结果实现安全快捷,提高了灭菌的安全系数,可作为灭菌物品批次放行的依据.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消毒供应中心( CSSD)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是医院预防感染的重要研究内容,医院CSSD承担着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和用品(含敷料包)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因此CSSD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方面起关键作用.当前国内对超标(超重和超大)的敷料包的灭菌效果的监测和控制只是停留在回顾性的研究和定性分析的层面,没有深入了解人为因素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真空性能参数的影响和对敷料包内灭菌条件的改变做出定量的分析研究,导致无法真正控制和保证灭菌质量.
作者:杨海轶;除伟雄;李杏华;伍燕萍;罗丽芳;冯艮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西宁市某医院卫生消毒质量,以便改进提高.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法,以该医院眼科手术室等为目标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在2010年全年从该医院眼科共采样31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2%.在各种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4.5%;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为97.9%;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6.3%.结论 该医院眼科手术室和换药室等场所室内空气及其他监测对象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较高,对少数合格率较低部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作者:唐晓磊;汪春翔;秦豫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变化及感染致病菌分布特征,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本医院2000 - 200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病原菌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在2000 - 2008年期间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 203例,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波动在2.0% ~4.1%之间.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血液感染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04年后鲍曼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结论 该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血液感染呈上升趋势;感染病原菌以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以此制定防控措施.
作者:王亚霞;刘亚新;高惠惠;沈蓓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一种专用黏膜消毒剂对病毒灭活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细胞感染法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该消毒剂消毒相关性能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消毒试验.结果 用总活性物含量为2 000 mg/L的复合季铵盐该黏膜消毒剂作用1.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狂犬病毒、EV71型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均>4.00.用相同浓度的该粘膜消毒剂对前臂皮肤擦拭消毒3 min,对皮肤表面的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45.该消毒剂经口急性LD50值>5 000 mg/kg(体重);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该消毒剂原液对家兔破损皮肤、阴道黏膜和眼均无刺激性.结论 该黏膜专用消毒剂对病毒具有较好的灭活效果,属于无毒级物质.
作者:帖金凤;陈金龙;王长德;蒋莉;张文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西城区各类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以便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改进.方法 对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教师和儿童手、餐饮具、消毒剂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共采样588份,合格488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0.78%,其中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教师及儿童手、餐饮具、消毒剂合格率依次为83.15%、91.18%、65.61%、90.00%和78.79%.结论 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五槽清洗消毒法和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两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效果生物学监测.结果 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中58件使用五槽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3%;97件使用内镜一体化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 运用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程序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优于五槽清洗消毒,提高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预防医院感染,规范内镜清洗消毒规范,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内镜使用率.
作者:宋红;时双兰;李国欣;周娟娟;徐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找出感染隐患以便制定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方法,找出眼科住院患者危险因素,有针对性进行消毒隔离.结果 引发眼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病房管理存在问题,医护人员不够重视,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病人本身缺乏防护意识等.通过加强病房及各诊室管理,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患者健康指导,有效控制眼科住院患者在住院内感染.结论 眼科医院感染防控尚未受到重视,管理层面存在缺陷,严格规范感染管理制度眼科医院感染可防可控.
作者:周琼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并进行质量观察.方法 应用热力灭菌专用生物指示剂直接培养法,对所研制的培养基质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1号批次的培养基的质量分值为18.58≥17.995,为合格培养基.而2号和3号批次的培养基的质量分值分别为16.94和17.89,均<17.995,为不合格培养基.结论 第1批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用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指示剂灭菌后恢复培养质量较好,不同批次培养基培养质量存在差异,可通过计算分值方法进行质量鉴定后再使用.
作者:张守钗;徐书华;杨恩;杨宁敏;杨更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一种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污染菌量的方法.方法 将染菌样品、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的样品、用无菌D/E中和肉汤中和后的样品分别在20℃和35℃条件下用涂抹法和倾注法两种方法测定其细菌总数.结果 在同一温度下,各个样品由涂抹法测得的消毒液染菌量基本一致,中和作用对其影响较小;温度对于苯扎溴铵污染菌量的测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一样品用同一方法在20℃条件下测得的染菌量比在35℃条件下要多;同一样品在同一温度下用涂抹法要比倾注法测得的染菌量要多.结论 在20℃(室温)条件下,用涂抹法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原液的细菌总数,可以方便、快速、较准确地知道消毒液染菌量.
作者:辛换换;朱汉泉;陈焕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的情况.方法 对电梯按键进行采样检测及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80个电梯按键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其中有的电梯按键还同时被几种细菌污染,菌落数高为560 cfu/cm2.消毒后细菌污染率为2.5%,菌落数高为5 cfu/cm2.结论 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医院电梯按键的日常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庆娟;程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02名医护人员,26.3%的护士能正确回答手卫生概念,医生能正确回答者仅为8.8%.正确掌握洗手方法的护士占82.5%,医生为24.4%.能掌握手消毒原则的护士占40.3%,而医生能正确回答者占55.6%.结论 该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明显欠缺,护士对手卫生知识掌握好于医生,而对手消毒原则掌握则相反.
作者:张俏;王丽清;齐弋枢;杨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2006,对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所供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监督、检验和评价.结果 共采集出厂水样品54份、合格33份,合格率71.15%;末梢水229份、合格202份,合格率88.21%.结论 大武口区饮用水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消毒制度,保证饮水安全.
作者:冒志东;孙东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三种清洗方法对内镜热活检钳的清洗效果.方法 通过放大镜下目测法、白纱布检测法、吹气检测法、潜血试验法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三组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内镜热活检钳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放大镜下目测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63.8%、96.3%、98.8%.白纱布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56.3%、95.0%、98.8%.吹气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46.3%、96.3%、98.8%.潜血试验法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70.0%、100%、100%.细菌检验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40.0%、70.0%、96.7%.结论 通过5种检测方法检测一致证明,C组方法即以多酶洗剂+超声波清洗+消毒液浸泡法清洗效果好.
作者:沈阳;丁春晓;王敏娟;朱亚玉;丁旭慧;潘灵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方法常规采用嗜热脂肪芽孢菌片接种于溴甲酚紫溶液,在56℃培养箱内,生长1周报告生物监测结果.这种检测方法需要时间长,出示检测报告时灭菌的无菌物品往往已经使用完毕,如果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无法执行召回制度,不能尽早尽快满足临床手术治疗需要和大限度降低病人手术风险.按照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定州市人民医院购置3 MTM AttestTM 290自动阅读器1台,与一次性生物监测包配套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临床手术病人使用,提供了安全及时的治疗机会.
作者:潘立芬;陈党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密云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现场采样的方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1146份,合格112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7.7%,2008 - 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96.4%、97.4%和99.5%,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密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在逐年提高,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不合格情况,需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
作者:满永振;王冬梅;杨育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连续4年进行了监测.结果 2007-2010年监测的合格率依次为84.82%、88.73%、92.49%、93.68%.室内空气、餐饮具、环境物表、工作人员手、门把手表面、玩具表面和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合格率分别为95.29%、88.84%、86.73%、90.48%、69.23%、97.18和77.36%.结论 平顶山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整体状况良好,但物体表面和空气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以改善和提高.
作者:张锦娟;邢东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鞍山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找出并解决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消毒效果.方法 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 - 1995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采样328份,合格249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5.91%,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内镜、无菌用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分别为54.29%、90.10%、75.93%、86.67%、85.00%、100.00%.结论 各市直医疗机构应加强消毒管理,强化人员培训,明确落实责任,尤其要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无菌用品灭菌工作.
作者:陈树林;杨强;罗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目前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评估所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部分从事结核分枝杆菌试验和检验操作的单位进行了评价.结果 本次共调查16家从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实验室中,有68.75%以上的实验室能提供及使用至少4种个人防护用品,有25%的实验室只能提供2种N95 口罩,其中一种不能完全阻挡耻垢分枝杆菌的穿透.在对 27名实验人员N95口罩密合性测试中,只有70.37%的人员防护口罩密合性合格.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场所和顺序不一致,调查共有9种穿脱顺序,采用荧光剂指示物对9种穿脱顺序模拟现场污染测试中,只有1种标准穿脱顺序对工作人员身体不会造成污染.结论 现从事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不统一,存在实验室感染风险,急需制订相关规范.
作者:朱仁义;郭常义;葛艺琳;蒋诚;陈泰尧;江宁;陈越灭;田靓;吴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