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独立包装活检钳的灭菌效果观察

王久英;关瑞锋;刘德新

关键词:活检钳, 戊二醛, 灭菌, 独立包装
摘要:目的 观察活检钳经戊二醛灭菌后独立包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本院条件的佳活检钳消毒灭菌方法.方法 对照组每支活检钳采用三层包布包好,并用化学胶带封口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实验组将待灭菌的活检钳集中放于戊二醛中浸泡灭菌10 h,蒸馏水多次浸泡冲洗后,气枪吹干,每支活检钳用自制的一端开口的方形布袋独立包好后放于储存盘内备用.观察活检钳的灭菌效果及损坏支数.结果 两种灭菌方法灭菌效果相同,都达到国家规定的灭菌标准.但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活检钳因压力致使钳瓣咬合口变钝而报废3支.结论 将活检钳戊二醛浸泡灭菌后进行独立包装使用是没有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医院的首选.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胍类消毒剂及其研究进展

    1861年Streeker发现了胍(CH5N3),从结构上看,胍是亚胺脲,又称作氨基甲酸脒.胍基化合物因其具有强碱性、.高稳定性、较好的生物活性等优良特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衍生物广泛用于药物、染料、炸药、农用化学品、塑料的生产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应用于杀菌、消毒与防腐领域只是其中部分化合物.

    作者:崔树玉;陈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甲型H1N1流感病房消毒隔离及管理

    甲型H1N1流感被临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管理中,因此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是强制性任务.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人除严重的流感症状之外,病死率高.但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医院内感染完全可以预防[1].

    作者:邱晓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外科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外科伤口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清洗和湿敷的方法,对伤口防感染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外科伤口清洗、消毒,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保持创面清洁.58例患者伤口中,清洁伤口只需1~2次换药,无一例感染.结论 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和湿敷外科伤口,可有效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于新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现场采样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医疗卫生单位142所,采样1 184份,合格1 065份,平均总合格率89.95%.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灭菌器材和紫外线杀菌灯合格率分别为82.53%、97.20%、96.40%、98.26%、96.10%和78.02%.结论 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和监督监测,强化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消毒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王芸;强力;杨惠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北京市密云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密云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现场采样的方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1146份,合格112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7.7%,2008 - 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96.4%、97.4%和99.5%,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密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在逐年提高,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不合格情况,需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

    作者:满永振;王冬梅;杨育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状况及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为了解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情况,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手机采样进行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检测.结果 80部手机共检出8种116株细菌,有17株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医务人员手机污染状况较严重,经消毒处理后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建议医务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及手机的消毒.

    作者:毛晓群;马旭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鞍山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鞍山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找出并解决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消毒效果.方法 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 - 1995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采样328份,合格249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5.91%,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内镜、无菌用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分别为54.29%、90.10%、75.93%、86.67%、85.00%、100.00%.结论 各市直医疗机构应加强消毒管理,强化人员培训,明确落实责任,尤其要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无菌用品灭菌工作.

    作者:陈树林;杨强;罗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医学科尿液分离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医学科尿液分离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2008 - 2010年本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重症医学科在3年期间共从病人尿液标本中检测到91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5株,占37.66%;革兰阳性菌254株,占27.73%;各类真菌317株,占34.61%.检出的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D群).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为主.这些菌株对多数临床使用中抗生索具有不同程度耐药,但耐药率在连续3年监测数据中末发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该医院重症医学科病人尿液中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和真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屎肠球菌(D群).在近三年期间尿路感染致病菌对常用抗尿路感染药物多数耐药,但耐药率上升不明显.

    作者:周蕾;陆地;张亦婷;应利君;茅尧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调查

    目的 了解急诊急救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人群,以便加强防护.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单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267名各类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101人次,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7.83%;其中以医生发生职业暴露构成比高,达到54.46%.职业暴露科室分布以外科病室医务人员发生率占54.46%,手术室为26.73%.职业暴露发生原因以注射针头刺伤者居多,占25.74%;缝针损伤占13.86%.结论 急诊急救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以医生为主,其次是护士;职业暴露主要原因是注射针头刺伤,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

    作者:霍云燕;赵文福;赵文斌;崔京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西宁市某医院卫生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宁市某医院卫生消毒质量,以便改进提高.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法,以该医院眼科手术室等为目标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在2010年全年从该医院眼科共采样31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2%.在各种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4.5%;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为97.9%;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6.3%.结论 该医院眼科手术室和换药室等场所室内空气及其他监测对象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较高,对少数合格率较低部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作者:唐晓磊;汪春翔;秦豫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通过分析不断改进和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同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近3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3年共监测6 052份,合格5 839份,平均总合格率96.48%,2008 - 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94.92%、97.74%和96.78%.结论 通过对月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较低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消毒质量,从而确保环境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黄琼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兰州市五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兰州市五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水质现状,为进一步进行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水质检测方法,对兰州市五城区25个供水点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兰州市五城区25个供水点中,有15个供水点(占60%)未进行水处理,无任何消毒设备,未进行任何方式消毒.25个供水点抽检水样水质合格率为35%,以细菌学指标超标为严重,细菌总数超标率高达51%.结论 兰州市五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应限期采取水处理措施,加强居民饮用水管理.

    作者:李盛;王金玉;余加琳;王宇红;李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东丽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消毒工作质量评价

    目的 掌握本辖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消毒质量现状,探讨传染病病家消毒质量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跟踪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辖区10家医疗单位上报的112例传染病病家,并对其进行消毒质量评价.结果 2009年抽查的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为主,其次为病毒性肝炎.全区病家处理率为70.54%.病家消毒处理以现场指导方式为主,占81.01%,电话指导方式占8.86%.结论 基层医疗单位传染病消毒工作开展覆盖率较低,各项消毒处理措施落实不够及时,病家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许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及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的情况.方法 对电梯按键进行采样检测及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80个电梯按键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其中有的电梯按键还同时被几种细菌污染,菌落数高为560 cfu/cm2.消毒后细菌污染率为2.5%,菌落数高为5 cfu/cm2.结论 医院电梯按键细菌污染较重,应加强医院电梯按键的日常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庆娟;程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山东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内镜室建设及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现状,以加强医院内镜消毒与灭菌质量.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省内10所医疗机构内镜室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 所调查的10所医疗机构中,有7所设立了独立的清洗消毒室,配备了清洗消毒设备和内镜保存柜,有完整的清洗消毒记录.采集胃镜样本189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为75.13%;三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7.88%,二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1.11%.采集肠镜样本69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其中三级医院合格率77.41%,二级医院合格率为57.89%.结论 山东省部分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质量总体偏低,硬件建设达标率只有70%,应加强内镜消毒监督管理,确保内镜消毒质量.

    作者:温宪芹;李子尧;刘雷;陈璐;董非;崔树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员工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新人院职工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新人院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 新人院职工对医院感染、职业防护、手卫生等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5.22%.多数调查项目知晓率都比较高,但有关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及其防控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 新人院职工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一些基本预防措施以及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控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作者:李宝珍;平宝华;姬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室对精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方法

    目的 探讨临床手术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办法.方法 通过流程化管理和特殊处置方法,对本医院临床精密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处理102 010件.通过对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使其临床使用满意度达99.89%.结论 对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可有效保障精密医疗器械的良好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精密医疗器械维修的成本.

    作者:杨秀瑾;商玲;胡春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TP生物荧光法在传染病防治监督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卫生监督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和科学性的行政执法工作,其中现场快速检测体现了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含量,其为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撑.现场快速检测法是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医疗救援活动中卫生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措施[1].因此,为加强卫生监督技术能力建设,必须加快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卫生监督领域应用的研究,并逐步建立国家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标准体系.

    作者:王绍鑫;周艳琴;张帆;李凌雁;成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02名医护人员,26.3%的护士能正确回答手卫生概念,医生能正确回答者仅为8.8%.正确掌握洗手方法的护士占82.5%,医生为24.4%.能掌握手消毒原则的护士占40.3%,而医生能正确回答者占55.6%.结论 该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明显欠缺,护士对手卫生知识掌握好于医生,而对手消毒原则掌握则相反.

    作者:张俏;王丽清;齐弋枢;杨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戊二醛消毒液使用中的问题研究

    目的 研究戊二醛消毒液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以便科学有效地使用该消毒剂.方法 采用浓度分析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戊二醛消毒剂使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结果 使用浓度的戊二醛溶液中单体含量不稳定,加入表面活性剂之后可使其稳定性增强.活化戊二醛所用表面活性剂具有抑制作用,缓蚀剂亚硝酸钠对戊二醛消毒液有增强杀菌效果的作用.活化后的戊二醛消毒液颜色稍有变黄,但不影响其杀菌效果.结论 某些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消毒液具有稳定作用,亚硝酸钠对消毒液具有协司杀菌作用.

    作者:宋金武;邓金花;陈维;阙绍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