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军区餐饮单位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状况调查

高金拽;杨林;任立松;于海波;李彩霞;祁向丽

关键词:餐饮单位, 紫外线消毒灯,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军区餐饮单位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消毒记录和现场紫外线照度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所查40间凉菜间中紫外灯实际使用32间,占80%;在用的32支紫外线灯中辐射强度达标15.6%;功率面积比达标82.5%;消毒方式和时间合格率28.1%;位置和高度合格率56.25%;凉菜间温湿度合格率45%.结论 军区餐饮单位紫外线灯消毒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从业人员对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压缩强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种消毒方法对口腔石膏模型压缩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物理多功能试验台,对微波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和紫外线照射法消毒后的口腔石膏模型压缩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 微波消毒法处理后的熟石膏、硬石膏和超硬石膏模型等种类石膏模型的压缩强度均略低于对照组压缩强度,但两组数据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紫外线照射消毒法除超硬石膏模型之外,对另两种模型压缩强度也略有降低.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的三种石膏模型的压缩强度明显低于对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波加热及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对口腔石膏模型压缩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压力蒸汽灭菌对口腔石膏模型有明显影响.

    作者:吴世莲;陆林侦;曹明国;查光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石家庄市托幼机构空气监测结果

    目的 评价托幼机构空气卫生质量,规范托幼机构空气消毒工作.方法 对15所托幼机构内30个房间,在空气消毒后,使用自然沉降法、六级撞击法、二级撞击法同步开展采样监测.结果 3种方法监测细菌总数波动在0~973 cfu/m3,均小于1 000 cfu/m3.经统计分析,3种采样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显示六级撞击法与二级撞击法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托幼机构消毒后空气静态的参考值,建议为1 000 cfu/m3.用二级撞击法取代六级撞击法时,标准值建议做适当下调.

    作者:庞志钊;周吉坤;韩艳淑;李峰;郭建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的研究

    目的 研究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并进行质量观察.方法 应用热力灭菌专用生物指示剂直接培养法,对所研制的培养基质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1号批次的培养基的质量分值为18.58≥17.995,为合格培养基.而2号和3号批次的培养基的质量分值分别为16.94和17.89,均<17.995,为不合格培养基.结论 第1批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用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指示剂灭菌后恢复培养质量较好,不同批次培养基培养质量存在差异,可通过计算分值方法进行质量鉴定后再使用.

    作者:张守钗;徐书华;杨恩;杨宁敏;杨更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压力蒸汽灭菌法对敷料包灭菌效果研究状况

    消毒供应中心( CSSD)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是医院预防感染的重要研究内容,医院CSSD承担着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和用品(含敷料包)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因此CSSD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方面起关键作用.当前国内对超标(超重和超大)的敷料包的灭菌效果的监测和控制只是停留在回顾性的研究和定性分析的层面,没有深入了解人为因素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真空性能参数的影响和对敷料包内灭菌条件的改变做出定量的分析研究,导致无法真正控制和保证灭菌质量.

    作者:杨海轶;除伟雄;李杏华;伍燕萍;罗丽芳;冯艮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甲型H1N1流感病房消毒隔离及管理

    甲型H1N1流感被临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管理中,因此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是强制性任务.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人除严重的流感症状之外,病死率高.但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医院内感染完全可以预防[1].

    作者:邱晓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兰州市五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兰州市五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水质现状,为进一步进行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水质检测方法,对兰州市五城区25个供水点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兰州市五城区25个供水点中,有15个供水点(占60%)未进行水处理,无任何消毒设备,未进行任何方式消毒.25个供水点抽检水样水质合格率为35%,以细菌学指标超标为严重,细菌总数超标率高达51%.结论 兰州市五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应限期采取水处理措施,加强居民饮用水管理.

    作者:李盛;王金玉;余加琳;王宇红;李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医学科尿液分离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医学科尿液分离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2008 - 2010年本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重症医学科在3年期间共从病人尿液标本中检测到91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5株,占37.66%;革兰阳性菌254株,占27.73%;各类真菌317株,占34.61%.检出的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D群).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为主.这些菌株对多数临床使用中抗生索具有不同程度耐药,但耐药率在连续3年监测数据中末发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该医院重症医学科病人尿液中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和真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屎肠球菌(D群).在近三年期间尿路感染致病菌对常用抗尿路感染药物多数耐药,但耐药率上升不明显.

    作者:周蕾;陆地;张亦婷;应利君;茅尧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观察

    目的 调查中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以临床标本分离菌株为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感性.结果 该医院在2007-2010年间从病人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20 7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4.3%,革兰阳性菌占15.7%.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8.5%和29.1%.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MRSA分离率由2007年的44.6%增加到2010年的72.7%.临床分离菌株多数具有耐药,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8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90%,4年共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15株.结论 临床分离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MRSA菌株检出率呈现增加趋势.

    作者:胡钢;雷晓婷;吴荣华;林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目的 加强灭菌效果监测,保证临床无菌物品的供应安全,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方法 PCD批量放行监测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监测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300锅次生物指示剂监测结果全部无菌生长,合格率100%;PCD批量临测结果,装置内爬行式化学指示剂染料均进入规定区域,合格率100%.结论 PCD批量放行监测结果实现安全快捷,提高了灭菌的安全系数,可作为灭菌物品批次放行的依据.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胍类消毒剂及其研究进展

    1861年Streeker发现了胍(CH5N3),从结构上看,胍是亚胺脲,又称作氨基甲酸脒.胍基化合物因其具有强碱性、.高稳定性、较好的生物活性等优良特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衍生物广泛用于药物、染料、炸药、农用化学品、塑料的生产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应用于杀菌、消毒与防腐领域只是其中部分化合物.

    作者:崔树玉;陈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消毒灭菌知识掌握情况,以促进医院消毒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全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近一半护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消毒与灭菌基本知识.护理人员答题正确率高的项目为消毒作用水平的应用,正确率为46.11%.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消毒与灭菌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初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医院医护人员获取消毒知识主要靠自学或部分在职培训.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消毒与灭菌知识欠缺,不能熟练掌握基本消毒知识和技能,需要加强在职培训.

    作者:俞丽云;朱赛君;官彩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本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本医院神经外科46例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神经外科46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均通过临床和细菌鉴定得到证实.所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都不同程度耐药,对妥布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范围为56.76%~91.8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为2.7%~21.62%.结论 神经外科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多数耐药率超过50%,必须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药敏试验率,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杨超;刘大钺;刘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外科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外科伤口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清洗和湿敷的方法,对伤口防感染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外科伤口清洗、消毒,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保持创面清洁.58例患者伤口中,清洁伤口只需1~2次换药,无一例感染.结论 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和湿敷外科伤口,可有效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于新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效果监测

    目的 观察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五槽清洗消毒法和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两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效果生物学监测.结果 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中58件使用五槽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3%;97件使用内镜一体化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 运用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程序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优于五槽清洗消毒,提高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预防医院感染,规范内镜清洗消毒规范,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内镜使用率.

    作者:宋红;时双兰;李国欣;周娟娟;徐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种复合过氧化物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复合过氧化物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病毒灭活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评价.结果 该复合过氧化物消毒剂原液含过氧乙酸50 9/L与含过氧化氢50 g/L.以含50 mg/L的过氧乙酸和50 mg,/L的过氧化氢该消毒液对悬液内禽致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为100%.以含250 mg/L的过氧乙酸和250 mg/L的过氧化氢该消毒液对悬液内蜡样芽孢杆菌作用10min,平均杀灭率为96.71%,对新城疫病毒达到完全灭活.结论 该复合过氧化物消毒剂细菌和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作者:洪令瑶;陈维清;卢次勇;邓雪清;汪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制B-D包的改进与效果评价

    目的 检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分析灭菌不合格的因素.方法 将33条纯棉毛巾(33cm×80cm)代替以往使用的纯棉布巾叠成规格为(25cm×25cm × 30cm)±2cm的测试包,每日灭菌前,空锅进行B-D试验,将3M B-D测试纸置于测试包的中间,外用纯棉双层大布巾包裹,封口用化学指示胶带固定.结果 改用纯棉毛巾B-D包的试验合格率为93.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B-D试验合格率87.2% (P <0.01).结论 改用纯棉毛巾做B-D包,其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均合格,是一种价廉物美、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作者:陈玉梅;牛静兰;刘红艳;李淑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种稳定型过氧乙酸的消毒相关性能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稳定型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他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通过理化分析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及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和安全相关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 该消毒液中过氧乙酸含量为168 g/L.用浓度为336 mg/L的该过氧乙酸水溶液作用10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可达到完全杀灭.用相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擦拭物体表面并保持作用10 min,对物体表面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1.00.以该消毒液5倍使用浓度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为>5 000 mg/kg(体重),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结论 该稳定型过氧乙酸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属无毒级物质.

    作者:朱燕;饶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连续4年进行了监测.结果 2007-2010年监测的合格率依次为84.82%、88.73%、92.49%、93.68%.室内空气、餐饮具、环境物表、工作人员手、门把手表面、玩具表面和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合格率分别为95.29%、88.84%、86.73%、90.48%、69.23%、97.18和77.36%.结论 平顶山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整体状况良好,但物体表面和空气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以改善和提高.

    作者:张锦娟;邢东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现状调查与防护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目前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评估所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部分从事结核分枝杆菌试验和检验操作的单位进行了评价.结果 本次共调查16家从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实验室中,有68.75%以上的实验室能提供及使用至少4种个人防护用品,有25%的实验室只能提供2种N95 口罩,其中一种不能完全阻挡耻垢分枝杆菌的穿透.在对 27名实验人员N95口罩密合性测试中,只有70.37%的人员防护口罩密合性合格.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场所和顺序不一致,调查共有9种穿脱顺序,采用荧光剂指示物对9种穿脱顺序模拟现场污染测试中,只有1种标准穿脱顺序对工作人员身体不会造成污染.结论 现从事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不统一,存在实验室感染风险,急需制订相关规范.

    作者:朱仁义;郭常义;葛艺琳;蒋诚;陈泰尧;江宁;陈越灭;田靓;吴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山东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内镜室建设及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现状,以加强医院内镜消毒与灭菌质量.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省内10所医疗机构内镜室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 所调查的10所医疗机构中,有7所设立了独立的清洗消毒室,配备了清洗消毒设备和内镜保存柜,有完整的清洗消毒记录.采集胃镜样本189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为75.13%;三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7.88%,二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1.11%.采集肠镜样本69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其中三级医院合格率77.41%,二级医院合格率为57.89%.结论 山东省部分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质量总体偏低,硬件建设达标率只有70%,应加强内镜消毒监督管理,确保内镜消毒质量.

    作者:温宪芹;李子尧;刘雷;陈璐;董非;崔树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