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久华;崔道亮
现代医院管理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探索和正确的处理好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要求。将思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医院精神与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就能形成一股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廖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培养层次结构、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指出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日、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探讨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和对策。
作者:赵久华;崔道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常见疾病,多继发于新生儿败血症,约有1/4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会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由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常常在发病后较长时间出现颅内压增高征,因此其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进而增加了患儿的死亡风险和后遗症几率。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加以总结分析,对于及早明确诊断和进行干预治疗,减少失聪、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周洁;王新华;许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针对农村在岗卫技人员基本素质、医疗水平等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其特点,注重教材选用、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建设、联系临床及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专科教育有所区别,提高教学效果,使之学以致用。
作者:季丹;方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留置双J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上尿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除系统健康教育外,所有治疗原则及护理均与对照组相同,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以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患者来院拔管时对询问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者之间差值。结果:置双J管后实验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的健康教育对体内留置双J管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保证尿液的有效引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许桂香;刘桂兰;汪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中国高校扩招后大批青年学生逐渐从高校毕业走向医护工作岗位,要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营造医患和谐的良好氛围,广大青年医护工作者是关键。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青年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是各级医疗服务机构乃至整个医疗服务行业都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曾凡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肺纤维化和老年人肺气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某医院收治的45例肺纤维化患者(观察1组)和50例肺气肿综合征患者(观察2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肺功能、动脉血气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O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中,仅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均可见纵隔淋巴结均肿大、支气管牵拉扩张、蜂窝肺,观察1组患者的网格影高于观察2组(P<0.05)。结论:老年肺纤维化患者和老年肺气肿患者在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动脉血气状况等观察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李泽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采用PVP治疗OVCFs120例,在C臂X线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至病椎。结果:103例(85.8%)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余17例有中等程度减轻;随访3~6个月,拍片显示椎体高度与术后早期无明显变化,患者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效果明显、创伤性小等优点,可迅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文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平均分成干预组和一般组,对一般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前调查发现两组患者的服药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肺结核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作者:庹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准备时间、急救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某医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1年护理准备时间、急救操作评分、专科理论知识评分、综合抢救能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患者护理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患者急救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用于急诊科可有效缩短护理准备时间,提高急救能力,并有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降低老年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00例为对照组,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50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9.8%,研究组为16.8%,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应用。
作者:林洪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导致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及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导管射频消融术正逐渐成为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复发率高。上述问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房颤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制定优化的房颤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关于炎症和房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作者:许键;何燕;罗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哮喘阶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予阶梯式治疗方案,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年后哮喘发作次数、喘息天数、住院次数、肺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后哮喘发作次数、喘息天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予以阶梯式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卢超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位居第二,仅在乳腺癌之后,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位居首位。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也是唯一能通过干预而预防其发生的癌症,子宫颈癌依然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宫颈癌筛查工作必须做到规范、严谨,因为筛查的结果是存在“有”和“无”的关系,也就是有宫颈癌、癌前病变或无宫颈癌、癌前病变,诊断不规范可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假阳性可导致过度治疗,假阴性则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钱虹;张红芸;陈子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民工的职业卫生行为干预对其病害的预防效果。方法:抽取遵义市1200名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0名进行职业卫生行为干预,作为干预组;另600名农民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对职业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对职业病的了解程度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农民工对职业病知识的了解,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农民工职业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5月26日,宁国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开诊。院领导班子成员、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主任及康复医学科全体人员参加开诊仪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康复医学的发展,广大患者对于个体功能的恢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患者,经过近2年的积极筹建,该院积极成立康复医学科,填补了宁国市康复治疗学科的空白。科室位于急诊康复楼3-4层,总面积达3000m2,设置床位52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拥有宣城市规模大的康复训练中心,设有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心理和认知评估训练室、传统治疗区、蜡疗熏蒸室和理疗区等。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儿童脑瘫、骨关节损伤、截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大程度地提高残障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12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与传统手术组,快速康复组63例,采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传统手术组治疗6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快速康复组相比传统组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明显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月某学校2013级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50),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外科学教学,观察组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方法满意度、教学内容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教学方法满意度及教学内容满意度分别为98.00%、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84.00%(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满意度。
作者:林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绞痛发生率、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后收缩压以及心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32.65%和住院时间(15.47±1.38)天,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10%与(22.78±2.1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昱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