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CF和5-FU治疗晚期大肠癌47例疗效观察

汪芳林

关键词:L-OHP, 5-Fu/CF, 晚期大肠癌, 联合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脲嘧啶(5-FU)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大肠癌47例,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3h.第1天;亚叶酸钙100mg/d,静滴2h,第1~5天;5-FU500mg/m2,静滴6~8h,第1~5天;21天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都接受3个周期的治疗后间隔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47例总有效率为40.4%.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9例.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毒性,末梢神经炎,骨髓抑制等.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发生率和发生部位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Zung自评抑郁表对182例脑卒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33.88% .左半球发生率64.52%远大于右半球发生率35.48%,前半球发生率67.74%远大于后半球发生率32.26%.结论:PSD发生原因复杂多样,而卒中部位只是发生抑郁中的某一种原因.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够减轻致残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金雨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医疗护理纠纷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针对在新形势下医疗护理纠纷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医疗护理纠纷的对策.

    作者:连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析目前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不断的革新,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人体解剖学特别是解剖学教学模式的革新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应积极改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丁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4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出血易发部位及在鼻内镜下经微波热凝或小范围填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95.3%.结论: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出出血部位.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针对性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安全有效.

    作者:刘正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阴道念珠菌三种常用检验方法的比较

    目的:评价三种检验方法诊断阴道念珠菌病的价值.方法:同时用湿片镜检法、革兰染色法、CHROM培养法对临床拟诊的380例阴道分泌物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湿片镜检法与革兰染色法比较P<0.01,与CHROM培养法比较P<0.005,革兰染色法与CHROM培养法比较P>0.05,但个别标本间两法阳性率存在差异. 结论:革兰染色法检测念珠菌具有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等特点, CHROM培养法检出率高,可将念珠菌鉴定到菌种,但用时较长,两法结合使用,可优点互补.

    作者:黄峰;秦淑国;边其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6月77例住院病人,男6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8.6岁,其中肛周脓肿16例,肛瘘61例,使用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所得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肛周脓肿、肛瘘的声像图与周围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肛周脓肿单发13例,多发3例,诊断符合率:100%;单纯性肛瘘37例,3例内口未明确显示,诊断符合率:92%;复杂性肛瘘24例,7例内口或支瘘管漏诊,诊断符合率:71%.结论: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对明确肛周脓肿的位置、数目、大小范围,肛瘘瘘管的走行、数目及内口的位置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保启;王金萍;王宁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更新家长观念,引导医护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目的:探讨更新家长观念对引导学生就业的作用.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并分析家长在开展就业活动前后对专业认识、就业观念、实习选择等方面的变化.通过针对学生及家长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工作,更新家长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扩大就业思路,到省外大城市去实习就业,到乡镇医院、社区医院去就业.结果:2007届、2008届学生家长在学生入学时、实习前后对专业认识、就业观念、实习选择等方面有了许多变化;家长的就业观念对中专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医学中专生顺利就业必须更新家长的就业观念.

    作者:许玲;陈素琴;黄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ICU危重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病人,用经皮扩张法行气管切开术,观察其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气管切开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气管切开组、切口明显小于传统气管切开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皮下气肿、管周溢痰形成明显少于传统气管切开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适合于ICU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人,在ICU人工气道建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储记;方秀花;方长太;陈玉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普贴联合贝复济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安普贴合贝复济治疗III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32例III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常规清创消毒后,用红外线照射,外用无菌纱布包扎;观察组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喷贝复济,待干后用安普贴贴于创面上,根据情况换药.两周后对两组病人的压疮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统计量Z值3.91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普贴联合贝复济治疗III期压疮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王刚;曹教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B超结合宫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超结合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组60例不孕妇女进行常规输卵管通液,观察组60例进行B超结合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23.3%,观察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6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B超结合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理想的方法.

    作者:倪暾;谢穗;王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按压与否的探讨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按压与否与局部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腹部注射后左侧采用常规棉签按压3~5分钟,右侧注射后局部不按压,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数及出血的程度.结果:局部不按压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显著低于按压者(P<0.01).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不按压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

    作者:郑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对65例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行床边纤支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探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容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床边纤支镜吸痰技术在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上和治疗上的重要价值.方法:操作前做好患者准备及抢救药品、物品的准备,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做好呼吸机监护及吸引器管理.结果:本组69例次的床边纤支镜诊疗操作,通过操作前后的胸片复查,提示肺不张好转;血气分析氧分压、氧饱和度均有改善(P<0.05) ,所有操作均一次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配合是顺利进行纤支镜治疗的关键.

    作者:姚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缓解药物过敏试验皮内注射疼痛的方法

    目的:寻找缓解药物过敏试验皮内注射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病人50例,采用病人自身对照,皮试药液为0.9%氯化钠0.1ml.右前臂用教学课本上所示,前臂掌侧面下1/3段内侧,针头刺入皮肤方向与前臂呈大于90°钝角注射(对照组),左前臂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注射针头刺入皮肤方向与前臂呈90°直角注射(实验组).观察注射时局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疼痛率发生率为60%,实验组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密切观察皮丘变化,两前臂注射出的皮丘在消退过程中无明显差别.结论:采用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注射针头刺入皮肤方向与前臂呈90°直角进行皮内注射可显著减少疼痛的发生,并且不影响皮试结果判断.

    作者: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就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过程中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39例39眼2~15岁外伤性白内障行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控制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促进视功能的康复,使护理工作在脱盲中发挥特有的效能.

    作者:李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MRI影像学资料.结果:单发例12例,多发2例(图A.B.C),颈椎3例,胸椎9例,腰椎2例,多发病灶均位于胸椎.病灶表现为病变椎体不同程度压缩变扁,信号异常,可伴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邻近椎间盘信号未见明显异常.结论:MRI对病变范围、软组织改变及周围结构是否受累显示非常清楚,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诊断.

    作者:王宝春;周晓秋;秦国初;杨献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现状与进展(综述)

    目的:整理近年来有关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部分文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的内容从亚低温的分类、相关研究、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实施策略,并发症分别展开阐述.结果: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疗效显著.结论:其治疗时间窗、对血清CRP 水平的影响以及和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仍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舒志强;姜新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颈椎病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减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重点加强术前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出院后的康复指导.结果:表明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该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余丽萍;方巧年;包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动脉性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抢救急性动脉大出血中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37例动脉性大出血患者介入诊治资料.均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入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 结果: 37例大出血患者(盆腔大出血2例,肾出血5例,胆道术后大出血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1例,妇科大出血8例,支气管大咯血7例),30例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1例两次栓塞止血,1例栓塞止血失败,5例下消化道出血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明显. 结论:介入放射学经皮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对动脉性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止血安全、高效,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者:江谋应;金涛;王金林;徐万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82颗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82颗隐裂牙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82颗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后的观察分析.结果:82颗隐裂牙治疗成功率为92.7%.结论:综合治疗隐裂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蕾;何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专科层次预防医学专业设置与开发的SWOT分析

    利用SWOT分析法的科学原理指导专科预防医学专业的设置与开发,正确、客观地认识该专业内部优势及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及威胁.确定切合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实际的发展战略.用SWOT分析矩阵的形式进行系统分析,寻求佳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以充分利用发展机遇.

    作者:于先清;朱海燕;纪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