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阿娟;王迎新;鲍道林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手术的优越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剥除术(腹腔镜组,107例)和行开腹手术(剖腹组,98例)做对照.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抗生素应用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康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燕燕;黄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2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后的慢性乙肝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3、6、12个月的SD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的抑郁情绪.
作者:刘湘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即刻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Lc即刻中转开腹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06例中即刻中转开腹44例,占2.4%.结论:术前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术中要做到细心、轻柔、灵活、慎重的操作有助于预防即刻中转开腹.
作者:范文华;方可;王彦东;黄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髓内扩张锁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骨折21例,其中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2例;采用开放置入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结果:经6~18个月随访,21例均达到骨愈合.无术后感染、无弯钉、断钉及松脱现象,按Klemm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及负重,术中不需X-ray监视,便于推广.
作者:管立新;孙良业;吕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振痿复阳汤和艾力达单用或合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疗效.方法:对311名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于振痿复阳汤、艾力达和振痿复阳汤加艾力达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自我评价振痿复阳汤、艾力达、振痿复阳汤加艾力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0%、81.6%和90.9%.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和阴茎勃起硬度测试仪(RigiScan)治疗前后数据统计,各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者结合使用可减少艾力达的用量.结论:治疗ED使用振痿复阳汤加艾力达可提高疗效,并且减少艾力达的使用量.
作者:文双纶;文逸夫;李国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CSEA和EA组,观察两组病例的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CSEA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与EA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CSEA可为妇科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条件.
作者:路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方法.方法:用3%双氧水清洗,氢氧化钙碘甘油糊剂根管消毒,根充碘仿糊剂牙胶尖根管充填.结果:162例患牙经治疗2周后,总愈合率92.0%,根充后经半年随访,显效率达90.1%.结论:慢性根尖周炎采用双氧水清洗,氢氧化钙碘甘油消毒,常规根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照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持久、具有生理特征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重睑线内、外眦及黄金点处三点微创切开,去除睑板前眼轮匝肌、臃肿的眶隔脂肪.在三点微创处,用切口下唇皮肤直接与睑板前联合筋膜相缝合的方式形成重睑皱襞.结果:通过对130对单睑患者施行重睑术,术后平均7~10天消肿,形成的重睑形态稳定,2个月左右恢复自然,在睁眼时呈现出生动的重睑线,而闭眼时重睑线不明显,随访3~24个月,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该法与传统重睑相比,创伤小、术后肿胀期短、符合生理特征的重睑成形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会强;韩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进行随访,随访结果采用Lazzcano疗效评价标准.结果:随访7~18个月,优18例,良3例,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高伟;董斌;崔海勇;李强;陈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术中不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方法:局麻下,颅骨钻孔,硬膜切开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全组病人46例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微创置管联合三通密闭y-1型脑室引流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行,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作者:赵昌平;徐义昌;许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探讨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风险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职业风险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汪文娟;朱晓卓;郭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SCT图像后处理在鼻区骨折中的应用,以提高鼻区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60例鼻区外伤患者进行MSCT扫描,并行MPR及3D后处理.结果:60例中单侧鼻骨骨折26例,双侧鼻骨骨折14例,汇合部骨折5例,上颌骨额突骨折25例,上颌骨额突伴鼻骨骨折10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5例.结论:MSCT及图像重建能细致立体地呈现鼻区结构改变,在鼻区骨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5例行微创手术治疗、25例行小骨窗手术治疗,从格拉斯哥评分、再出血机率、血肿残留量、颅内感染率、病死率5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微创治疗组和小骨窗手术组比较:3天后格拉斯哥评分、5天后血肿残留量、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和病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应用予大量脑出血的治疗.
作者:许晓波;施小龙;左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87例,其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62例,肝左外叶切除5例,行左、右肝管或肝门部胆切开整形、胆肠吻合20例,全部病例都进行术中取石,2例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全组病例手术治愈出院,术后残石2例,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1例,术后随访1~4年以上35例,其中结石复发6例.结论:彻底清除肝内结石及相应病灶并结合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残石率的关键.
作者:黄传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对其大小、位置、声像图特点、肾积水程度及临床症状进行研究.结果:11例病灶中检出6例,位于输尿管上段1例,位于下段或末端5例,显示为高回声团块4例,显示为低回声团块2例,误诊为膀胱占位2例,因腹腔胀气严重,无法探及病灶的3例,11例均有肾积水.结论: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检查再结合其临床特点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章生龙;隋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5级两个五年制高职护理班的护生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角色扮演法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沟通及实践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结论:在<内科护理技术>运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杨玉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点注射法局部封闭化疗药物渗漏的效果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将发生化疗药物渗漏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一点注射法进行局部封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点环行封闭法,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疼痛消失时间,局部肿胀硬结消失时间,静脉弹性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注射后穿刺点感染率、渗血、渗液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利用一点注射法疗效好,有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点感染、渗血、渗液,简化操作程序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柳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有完整病案记录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30例中手术治疗13例,非手术治疗17例,术后死亡1例,余29例治愈,未出现肠瘘、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
作者:周大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阐明剖宫产术易导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使同行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3291例剖宫产术的资料.结果:有6例发生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发生于剖宫产后,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并位症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作者:陈世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33例双额叶挫裂伤伴血肿的治疗分析,探讨此类病人的治疗要点.方法:对33例双额叶挫裂伤伴血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情变化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案选择要点.结果:33例病人治愈21例,好转5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5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快,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及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王荣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