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培养中葡萄球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迁

吴义芳;徐元宏

关键词:血液培养, 葡萄球菌, 分布, 药物敏感性
摘要:目的:了解2003~200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培养293株葡萄球菌分布及敏感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阳性菌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03~2006年血液培养葡萄球菌属的分布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以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比例逐年上升.病区分布主要为儿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心内科等;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的敏感性呈上升趋势(71.43~94.44%),对其它抗生素敏感性呈下降趋势;CNS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其中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2006年CNS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等敏感性显著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P<0.05).结论:血液培养葡萄球菌属中CNS以及MRCNS逐年升高,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低且呈下降趋势,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非常重要.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防治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良反应的体会

    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一种刺激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它主要在肾脏产生,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原始红细胞,促进幼红细胞分裂成熟,促进网织红细胞成熟和释放,终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因此,可有效地纠正终末期肾衰竭病人的贫血,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它的许多不良反应也凸现出来.现将我院十余年来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赟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处方取消商品名后门诊药房服务模式的转变

    为医院药房应对处方取消商品名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参考.通过分析这种变化对医院药房特别是门诊药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处方取消商品名,是对医院药学服务转变模式的契机,需要调整思路,积极稳妥地应对.

    作者:夏清荣;韩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集团化发展的环境分析思考

    本文探讨医院集团化发展问题通过运用五力模型分析方法和SWOT分析方法对某医院集团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内部优劣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结论:医疗集团只有适时地进行企业定义,根据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及时调整战略、优化战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锦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34例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开展教职工体检工作,有利于了解高校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韩国产SA-600型凸陈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结果:334例中异常报告203例,占被检人数60.8%.结论:体检发现,该校教职工体检中,肝胆胰脾的患病率偏高.

    作者:胡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口服药的正确服用

    浅谈用药习惯和方法及食物、烟、酒等对口服用药的影响,倡导科学合理及安全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郑家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导致残障后康复护理的早期干预

    目的:对脑血管病残障及早进行康复护理,以期达到减轻病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方法:采用床上体位摆放、变换体位、肢体功能锻炼、按摩等,及早对患者进行残障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通过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减轻了病残损害程度,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给患者进行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残障程度.

    作者: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分析及对策

    对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对策,认为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大学时期特殊的心理需要、情感宣泄渠道的缺失、被动应激和人格特质.并依其成因提出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宽松的成才环境的对策.

    作者:叶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急诊抢救590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常见抢救疾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抢救处理后收治住院及急诊观察病例590例,分类统计主要病种的抢救数量、性别和年龄等.结果:排序前5位的是高热惊厥、新生儿窒息、过敏、各种中毒、各种创伤;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0~3岁是小儿急诊抢救的高发年龄段.结论:急诊护士了解儿科急诊疾病特点及其规律,对患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能提高患儿的抢救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作者:程本银;王业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股沟疝应用Lichtenstein术式42例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术式的疗效.方法:对42例腹股沟疝病人行Lichtenstein术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6.7天.4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7个月,有1例复发.病例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发生阴囊肿胀6例,并发尿潴留10例,无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适用于各型成人腹股沟疝,术后疼痛轻微,复发率低.

    作者:朱冠庆;葛贻健;任恢;李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性病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实践与效果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在性病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卫Ⅷ项目实施,把健康教育作为性病艾滋病干预的重要手段,比较实施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性病患病率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教育作为干预手段取得明显效果,城区娱乐场所服务小姐STDs/HIV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城区成人STDs/HIV知晓率达60%以上,农村成人知晓率达40%以上,中学生知晓率达到70%以上.性病患病率从项目实施前的62.35/10万下降到19.67/10万[1]结论:健康教育作为性病艾滋病干预的重要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辉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止血困难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术后24小时内取出纱条.结果:9例出血均满意控制,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结论:应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在剖宫产大出血中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减少子宫切除,对保留生育机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根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AMP在hCG调节小鼠间充质细胞K9转醛醇酶活性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cAMP在hCG调节小鼠间充质细胞转醛醇酶(TAL)活性中的作用.方法:K9细胞培养,分别加hCG、cAMP以及hCG和cAMP共同孵化2h,测定TAL活性.结果:hCG和cAMP促使TAL活性升高,hCG组(308±27)nkat/g,cAMP组(317±37)nkat/g,cAMP+hCG组(395±34)nkat/g,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67±23)nkat/g,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cAMP与hCG对转醛醇酶活性影响有协同作用,表现为cAMP+hCG组分别与cAMP组和hCG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cAMP能促进hCG对小鼠间充质细胞TAL活性的调节,可能是作为第二信使促进了TAL的磷酸化过程.

    作者:袁俐;蒋昭庆;周海平;陈梅;程志军;沈爱明;德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药理学中的共性与个性

    药理学中多方面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分析和整理,既有助于药理学的教学,也有助于药理学的学习和复习.

    作者:何志光;黄捍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芪总苷对大鼠脑缺血机制与前列腺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及其与前列腺素E2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AST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致脑梗死体积、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的变化.结果:AST(20,40,80mg.kg-1)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PGE2含量.结论:黄芪总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脑组织中减少PGE2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卢炜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目的:探讨对护生进行全方位素质教育问题.方法:在《外科护理学》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性素质,并注意了平时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结论: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作者:庆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院报的宣传交流作用

    探讨院报在医院宣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院报的实际作用和办报体会分析,就如何利用院报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晓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疗安全与可控性管理

    探讨医疗安全与可控性管理问题,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服务增加可控性,从而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许戈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运动系统损伤病人的正确功能锻炼

    目的:评价功能锻炼,治疗运动系统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阐述运动系统损伤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和常用方式.结果:运动系统损伤后正常的功能锻炼能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大限度促进损伤的功能恢复.结论: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运动系统损伤功能障碍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嫩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马鞍山市两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报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浓度,采用细菌抑制法测定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CH和PKU.结果:从2000年6月~2005年12月共筛查标本37198份,占出生活产儿的61.08%.确诊CH18例,患病率1:2067;PKU 2例,患病率1:18599.结论:CH在马鞍山市常见,PKU也有发现,有必要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作者:章欣荣;赵巍松;聂传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术后病人的手术感受对术前病人的作用

    目的:为帮助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开展了由腹腔镜手术后的病人向术前病人介绍手术感受.结果:促进术前病人对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并能延长其术前1d晚的睡眠时间.结论:使病人更好地掌握健康宣教知识,有利于病人的治疗.

    作者:姜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