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D病毒灭活方法对人凝血酶活性影响及其S/D去除的试验研究

谢庆元

关键词:凝血酶, 有机溶剂, 层析法, 吐温80, 病毒, 液相色谱
摘要:为了验证病毒灭活剂(S/D)对血液制品中人凝血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去除的方法.采用层析和液相色谱法对S/D影响人凝血酶活性及其残留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纯化的凝血酶加入S/D进行病毒灭活对活性无影响,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工艺几乎可全部除去S/D残留物,使产品达到了对人体无害的标准要求.结论,S/D对人凝血酶活性无影响,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能去除血液制品中的S/D,使产品达到安全可靠.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绵阳市城区餐具消毒情况分析

    为了解绵阳城区各类餐饮业餐具消毒和卫生状况,于2001年对绵阳城区989家餐饮单位餐具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罗承佳;胡燕明;唐登亮;刘昌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饮用水处理剂-高铁酸钾

    饮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饮用水处理剂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来普遍使用的液氯及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消毒饮水时会产生氯仿、溴仿等有机致癌物,特别是对污染较重的塘水消毒时,会产生大量的三卤甲烷.

    作者:陈永红;刘勇;沈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院输液挂具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2002年度,对本院门诊病房的输液架、输液瓶套表面在消毒前后进行了细菌污染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检测.

    作者:刘晓棉;杨润霞;吕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长岭保健型冰箱内壁抗菌材料杀灭微生物效果与稳定性的观察

    为了解含银离子的电冰箱内壁抗菌材料杀灭微生物效果与贮存稳定性,对其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在20℃条件下作用24 h和48 h,对涂染在抗菌材料载体上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达99.99%,作用72 h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亦达99.99%;模拟现场试验证明,在6℃条件下作用72 h,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达94.92%;该材料在54℃放置14 d,作用24 h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由99.95%下降为95.28%,杀菌效果受到影响.

    作者:霍永涛;王强;高宏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宾阳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了解宾阳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和卫生状况,于2000~2001年对160所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

    作者:李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济宁市托幼机构不同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检测

    2001年2~12月,对济宁市中区区属28所托幼机构的不同物体表面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采样方法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抹采样,将棉拭头投入装有10 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打200次洗脱细菌,检测细菌总数.

    作者:于桂芝;刘延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自动启闭式灭菌盒内螺帽的固定

    自动启闭式灭菌盒(简称灭菌盒)其外形与普通铝饭盒相似,两侧壁上各有14个直径为4 mm的透气孔及温控装置.灭菌时温度上升,透气孔自动启开,热蒸汽可顺利进入并可排出冷空气.

    作者:康渝;黄荣华;徐建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广州某铁路医院细菌污染检测

    为了解某铁路医院环境与物品在消毒处理前的污染情况,更好地指导消毒工作,我们对该医院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进行了消毒处理前与消毒后进行医疗活动之中或之后期间采样监测.

    作者:吴慧;辛志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对肾移植病房的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具有微电脑程序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三种风量调节,下方双侧进风、顶部多方向出风,促进空气循环等特点.

    作者:张晓萍;陈凯;张佩芳;马惠琴;侯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医院三氧消毒杀菌机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三氧消毒机在高原对空气消毒的效果,在手术后使用三氧消毒杀菌机作用不同时间,进行空气采样检测.结果,开机作用0.5、1.0、1.5 h后,空气中菌数合格率分别为70%、80%、85%;作用1 5 h对空气自然菌杀灭率为87.5%.作用前后空气细菌平均含量经统计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高原环境下,使用三氧消毒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作用1.5 h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胡美玲;何代平;陈义勇;王英凯;陈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周口市托幼机构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我市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工作质量,2001年5月对市直及驻市各单位的62所托幼机构进行了卫生质量监测.

    作者:李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消毒液中戊二醛含量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消毒液中戊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检出限为0.0188 g/L,线性范围0%~25%,回收率93%~98%,变异系数<2.3%.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样品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

    作者:韩津生;袁爱红;刘香葵;孙文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LB消毒片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为了解CLB消毒片的杀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了试验.结果,以其含有效氯250 mg/L溶液对绿脓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为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杀灭率达100%所需时间依次为8 min和10 mm;以其含有效氯500 mg/L溶液对以上5种细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可以达到100%.杀菌效果随菌悬液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加而降低;含有效氯250mg/L溶液对橡胶制品无明显损坏.

    作者:曹月升;杨春秀;张秀者;范会革;张立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S/D病毒灭活方法对人凝血酶活性影响及其S/D去除的试验研究

    为了验证病毒灭活剂(S/D)对血液制品中人凝血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去除的方法.采用层析和液相色谱法对S/D影响人凝血酶活性及其残留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纯化的凝血酶加入S/D进行病毒灭活对活性无影响,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工艺几乎可全部除去S/D残留物,使产品达到了对人体无害的标准要求.结论,S/D对人凝血酶活性无影响,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能去除血液制品中的S/D,使产品达到安全可靠.

    作者:谢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生器生产的二氧化氯对饮用水消毒效果及卫生安全评价

    为评价二氧化氯发生器生产的二氧化氯对饮用水消毒效果及卫生安全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对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1 h后生产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效果和毒性及消毒后水质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含1.0 mg/L二氧化氯该消毒液作用3 min,对水中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温度和浑浊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消毒后水的理化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标准.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该二氧化氯消毒液口服对小鼠LD50>10 000 mg/kg体重,属无毒级,弱蓄积毒性,对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

    作者:张中兴;蓝才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竹县医疗机构卫生状况调查

    2000~2001年,对大竹县县级医院、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261所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唐天勇;潘俊如;蒋大君;周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戊二醛消毒剂对局部组织损害的实验研究

    为了解不同浓度戊二醛消毒剂对局部组织损害情况,采用动物臀部肌肉注射不同浓度戊二醛的方法,对局部反应和病理改变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含戊二醛20000 mg/L组局部出现明显炎性反应或较大面积组织坏死,有1只动物出现肢体瘫痪;10 000 mg/L浓度组动物亦出现局部炎性反应,个别动物后肢体肌力减退;5000~312 mg/L等浓度组动物可见到局部炎性反应,随浓度降低,炎性反应逐渐减轻;156、78、39 mg/L等浓度组局部变化同蒸馏水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含20 000 mg/L戊二醛水溶液1 ml肌肉注射1次,可以造成局部坏死甚至可致肢体机能障碍;含量在10000 mg/L~312 mg/L,可造成不同程度局部组织损害;156 mg/L以下浓度与蒸馏水组无差别.

    作者:李发亮;孙海斌;王江波;张丽莎;高春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两种空气消毒机对普通手术室消毒效果观察

    为提高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在手术室采用肯格王牌ZHG-B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及SJ-GB普通型三氧消毒机两种机器进行空气消毒,并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

    作者:谢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氯福安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与腐蚀性试验观察

    氯福安消毒剂为含氯复方消毒剂,为观察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腐蚀性,采用载体定量试验和金属腐蚀性试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用含有效氯50 mg/L对大肠杆菌、250 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99.9%以上;用含有效氯750 mg/L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杀灭率达99.9%以上;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作用5 min,可破坏HBsAg抗原性;含有效氯1 250 mg/L溶液对金属无腐蚀作用;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有轻微影响.

    作者:师全仁;蒋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SARS病区机械式通风设施的技术参数与效果评价

    为探讨SARS病区安装机械式通风系统的除菌效果,对机械式通风换气系统重新组合安装、调整风向,并用平板沉降法采样进行了评价.结果,排气量:内外走廊、大病房及小病房分别为6000 m3/h、1520m3/h、1 520 m3/h.净化后房间空气平均细菌总数由314 cfu/m3下降至平均74 cfu/m3.结果显示,机械式通风可明显提高室内空气通风能力,并能净化空气,使空气中自然菌数达到Ⅱ类环境要求.

    作者:丁业新;梁建生;魏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