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力蒸汽对单层与多层乳胶手套灭菌的效果

任君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 单层, 多层, 医用乳胶手套, 化学指示卡, 指示管, 自然干燥, 生物, 检测比较, 表面均匀, 检测时, 滑石粉, 套袋, 清洁, 胶带
摘要:2000年6月,连续3次用3 M化学指示卡与3 M生物指示管,对压力蒸汽灭菌单层与多层医用乳胶手套的效果,进行了检测比较.检测时,在自然干燥的清洁乳胶手套内表面均匀涂上少许滑石粉,再将一双手套平整铺放在一个布制手套袋内,每双手套中放3 M化学指示卡1张与生物指示管一根,袋口用3 M化学胶带封严.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昌市私立幼儿园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作者:刘桃香;李万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滴露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抑菌能力研究

    滴露消毒液含对氯间二甲苯酚4.8%(g/m1)及表面活性剂、香料等.采用欧洲标准悬液试验方法测试其杀菌效果及小抑菌浓度.结果,含滴露5%(ml/m1)的消毒液作用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海氏肠球菌及10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杀灭可达到欧洲标准(杀灭指数为5.0);但对绿脓杆菌的杀灭指数仅达3.8.滴露消毒液对临床分离菌株的小抑菌浓度为含滴露≤0.63%(ml/m1),小杀菌浓度为含滴露≤1.3%(ml/m1),均明显低于消毒应用浓度.

    作者:张文福;徐淑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昌平区145名医务人员消毒与灭菌知识调查

    2000年5~10月,对昌平区7所市(区)级和33所镇级医院、15所厂矿医务室的145名医务人员进行消毒与灭菌知识调查.调查内容为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紫外线灯的使用,化学消毒剂配制浓度等.制成统一试卷,抽选该天在岗部分医务人员当场笔试.

    作者:安玉贵;段卫清;刘福文;段玉林;徐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金昌市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作者:王水香;马妍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对医院一次使用性输液器的管理

    近年来,因使用劣质一次使用性输液器导致的医疗缺陷,甚至事故,时有发生.我国卫生部发文,要求加强对一次使用性输液器在临床使用中的管理.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作者:尤文芳;胡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二氯一溴异氰尿酸杀灭细菌芽胞效果的试验观察

    为观察二氯一溴异氰尿酸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结果,以含有效氯100mg/L的二氯一溴异氰尿酸溶液作用10 min,对布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达1 00%.在消毒液pH 4.0~8.0时,以pH 4.0时杀菌效果较好,随pH上升杀菌效果明显下降.小牛血清对其杀菌作用有明显影响.该化合物为杀菌作用受有机物与溶液pH影响的杀芽胞剂.

    作者:徐书显;赵进沛;刘卫;张文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所医院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检测

    作者:王金凤;郑世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荆门市城区47所卫生所(室)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作者:范丽;郑宏山;许晶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滕州市托幼机构细菌污染检测

    作者:谭夷佳;魏茂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桂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为了解桂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细菌污染与紫外线灯辐照度值检测.结果,医院、卫生所、个体诊所紫外线灯辐照度值合格(≥70μW/cm2)率分别为88 1%(170/193)、77.2%(254/329)与67.5%(135/200),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43.8%(166/379)、82.5%(614/744)与86.8%(473/545),物体表面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6.2%(1 21/461)、31.7%(241/761)与42.4%(222/524),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4.1%(95/394)、37.2%(194/522)与42.8%(172/402).说明桂林市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差别.

    作者:熊建伟;刘伟明;袁瑞德;汪志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水中臭氧杀菌效果及产生亚硝酸盐量的检测

    为了解将无声放电法制备的臭氧导入水中,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与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对纯净水作用10 min(水中含臭氧1.020~1.220 mg/L),对自来水作用20 min(水中含臭氧2.562~2.602 mg/L),对水中大肠杆菌杀灭率均为100%.作用15 min,纯净水中含亚硝酸盐0.1191~0.1502 mg/L,自来水中含亚硝酸盐0.1129~0.1626 mg/L.说明该法所产生臭氧对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较好,但消毒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准.

    作者:魏兰芬;许激;林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石嘴山市幼儿园细菌污染检测

    作者:田生科;李增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与腐蚀性的检测

    为了解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腐蚀性,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与金属腐蚀试验.结果,以含二氧化氯150 mg/L溶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 5 min,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以含二氧化氯15 mg/L与20 mg/L溶液作用8 min,杀灭率均为100%.未加酸活化的该剂于54℃放置14 d,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为6.3%.该剂含二氧化氯1 50 mg/L溶液对铜、铝、碳钢、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227,0.0153、0.0297、0.0123 mm/a.该剂为杀菌效果、稳定性较好,对金属有轻度腐蚀作用的消毒剂.

    作者:汪春翔;秦豫青;唐晓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真菌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20年,因癌症化疗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项目的扩大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发生,导致免疫能力降低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不断增加.涉及的真菌包括皮肤癣菌、深部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以及曲霉、青霉、毛霉、枝孢、镰刀菌属等多种条件致病菌和实验室污染菌[1,2].目前,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已成为癌症病人真菌性死亡的主要病因[3];24%的窥镜污染是由真菌引起的[4];Wilson等从11种消毒过的软接触镜中分离出多种真菌[5];美国过去20年念珠菌属感染的增加非常显著,血液感染增加了四倍,成为美国90年代第四大血液病原,占全部医院获得性血液感染的8%[6];据报道,30%新生儿败血症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灭菌管理中的失误及医疗器械和设备消毒不充分[7].

    作者:徐军;沈德林;王太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徐州市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检测

    1999年4~5月,对徐州市13所医疗单位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5 min采样,检测Ⅱ类场所细菌总数≤200 cfu/m3,Ⅲ类场所者≤500 cfu/m3为合格;对医护人员手用棉拭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5cfu/cm2为合格.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检测.结果,空气的合格率低(42.0%),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亦较低(79.7%),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6.0%(附表).

    作者:丁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温处理对醋酸氯己定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为了解醋酸氯己定溶液在高温处理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氯己定含量测定与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与未经高温处理的醋酸氯己定溶液相比,经121℃压力蒸汽作用20 min、115℃压力蒸汽作用30min、100℃煮沸30 min,溶液中氯己定含量下降率分别为4.8%.0.4%与0.2%;含氯己定100mg/L溶液受热处理后与未受热处理者一样,对大肠杆菌作用1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为100%.说明单一醋酸氯己定溶液在高温短时间处理下较稳定.

    作者:石子伦;郭小珠;苏伟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院配制消毒液所用蒸馏水的细菌污染调查

    因检测出用于配制消毒液的蒸馏水细菌污染严重,1999年10月起加强了对蒸馏水的使用管理.具体措施为:①组织各科监控员学习有关知识;②蒸馏水现制现供应;③各科领取的蒸馏水,使用期不得超过一周;④重新装蒸馏水前,容器必须用含有效氯≥300 mg/L的消毒液浸泡2 h以上.

    作者:赵清芳;曾英;曾琳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临沂市托幼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为了解临沂市托幼单位消毒工作质量,1997 2000年对托幼单位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采样,对人员手与物体表面用棉拭涂抹采样,作细菌检测.结果,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500 cfu/m3)率为90.8%(367/404).人员手与物体表面以细菌总数≤10 cfu/cm2,并且不得检出致病菌与沙门菌为合格,在肥皂、流水洗手前、后合格率分别为15.6%和89.0%;以含有效氯500mg/L溶液消毒前、后,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18.2%和90.6%.说明加强对消毒工作管理与落实消毒制度的重要.

    作者:李淑霞;周良信;周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本院医务人员用碘伏洗手后的不良反应状况

    我院采用碘伏(聚乙烯吡咯酮碘,有效碘含量5 000 mg/L)作外科术前洗手消毒已12年.2000年11月,对130名用碘伏作术前洗手者,在消毒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男性58人,女性72人;连续使用时间不足1年者占7.7%,1~3年者占10.8%,3~5年者占12.3%,5年以上者占69.2%.

    作者:童德军;梁晓曼;邓艳辉;洪学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种检测与评价洗衣粉消毒效果的方法

    采用pefrocci&Clarke的方法对洗衣粉杀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2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洗衣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均达99.999%,普通洗衣粉对两菌的杀灭率在91.731%~98.890%之间.该方法模拟洗衣机洗衣过程,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且具有可重复性.

    作者:李新武;张流波;李伟;袁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