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霞;韩春光;胡明;宋良文;刘永学
目的 探讨凝血酶诱导糖蛋白(GP)Ibα酶切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得到洗涤血小板.洗涤血小板分别与钙离子依赖蛋白酶(calpain)抑制剂、活性氧(ROS)抑制剂、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抑制剂、线粒体靶向的ROS抑制剂、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抑制剂、前列腺素E1(PGE1)、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抑制剂或溶剂对照等预孵育,再与凝血酶(在搅拌或非搅拌条件下)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浓度,Western blot检测GPIbα的酶切和calpain底物talin的酶切.结果 ROS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和calpain抑制剂MDL单独使用时,均部分抑制凝血酶(搅拌条件下)诱导的GPIbα酶切;联合使用时,则完全抑制凝血酶(搅拌条件下)诱导的GPIbα酶切.DTT完全抑制凝血酶(非搅拌条件下)诱导的GPIbα酶切,而MDL没有抑制作用.另外,caspase抑制剂和血小板活化抑制剂(PGE1)不抑制凝血酶诱导的GPIbα酶切.凝血酶(非搅拌条件下)剂量依赖地引起血小板ROS浓度升高;NAD(P)H氧化酶抑制剂抑制凝血酶引起的ROS浓度升高,线粒体靶向的ROS抑制剂则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在搅拌条件下,ROS和calpain两条信号通路共同调控凝血酶诱导的GPIbα酶切;在非搅拌条件下,通过NAD(P)H氧化酶产生的ROS调控凝血酶诱导的GPIbα酶切.
作者:王志成;罗梅宏;夏菁;王国华;张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蜈蚣三七总皂苷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CI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蜈蚣三七总皂苷组(104 mg/kg)、阳性对照组(雷公藤甲素66 μg/kg)、模型组、正常组,致炎7 d后各组均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周,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足趾关节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CIA小鼠血清中白介素(IL)-2、IL-4、IL-6、IL-10、IL-12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 蜈蚣三七总皂苷可明显减轻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增生,抑制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蜈蚣三七总皂苷可明显提高IL-4、IL-10及IL-12的分泌水平(P<0.01),降低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P<0.01),对IL-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蜈蚣三七总皂苷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含量,纠正Th1/Th2的失衡状态,在防治CIA中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
作者:张国斌;邓成志;廖一帆;李婧;邴飞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植入CRT的患者20例,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1周、起搏后3个月和起搏后6个月用探头获取左心室的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得到左室整体与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12、6节段达小容积点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和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结果 术后1周内左室整体功能参数较术前无明显改善,而左室不同步参数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周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时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周有明显改善(P<0.01),但与术后3个月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无改善.结论 CRT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RT-3DE能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
作者:金朝龙;史学功;范雷雷;汪太平;陈宏博;肖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其新型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A549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浓度的ATRA及ATPR进行干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测定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OPN表达的变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程度以及加入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后OPN表达的变化.结果 ATRA以及ATPR处理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抑制率亦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TRA和ATPR组OPN的表达下降、JNK磷酸化水平上升;与ATRA、ATPR单独用药组相比,ATRA、ATPR与SP600125联合用药组OPN表达量上升;A549细胞增殖率与OPN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71,P=0.01).结论 ATRA和ATPR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OPN在细胞中的表达,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ATRA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JNK通路抑制OPN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梅;赵佳佳;桂淑玉;周青;陈飞虎;汪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白芍总苷(TGP)以及TGP和强的松(Pre)联合用药对豚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方法 90豚鼠随机分为8 组:正常组,模型组,TGP (21、42、84 mg/kg)组,联合给药(TGP 42 mg/kg+ Pre 1.4 mg/kg)组和Pre(1.4、2.8 mg/kg)组.用二硝基氯苯诱导豚鼠制备ACD模型,各给药组均于实验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检测耳重量及耳厚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豚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4含量水平.结果 ACD豚鼠的耳片明显肿胀,并伴有大量的单核细胞浸润.TGP (42、84 mg/kg)以及联合给药组(TGP 42 mg/kg +Pre 1.4 mg/kg)能明显减轻ACD豚鼠炎症反应,改善其耳片病理,并降低血清中升高的IL-4水平,以及升高其降低的IL-2水平.此外联合给药组对豚鼠AC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GP组以及Pre组.结论 TGP以及联合给药对豚鼠ACD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为AC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王春;李传应;袁君;魏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阻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途径对α-干扰素(IFN-α)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和抗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肝胚瘤细胞株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单独IFN-α及IFN-α和ERK抑制剂PD98059联合处理细胞,分析阻断ERK途径对HepG2细胞IFN-α应答的变化.结果 反转录PCR(RT-PCR)结果显示,HepG2细胞经处理后,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和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分子STATl、STAT2、IRF9 mRNA表达均增高,其中联合处理的表达升高更加明显.Western blot分析STAT1、STAT2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另外,细胞经IFN处理后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因子3(SOCS3)的表达升高,联合处理后,SOCS3表达减少.结论 在体外细胞模型中,ER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通过调节SOCS3蛋白的表达而参与IFN-α抗病毒效应.
作者:吴园园;管世鹤;杨凯;潘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化疗患者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108例癌症患者,每例分为化疗前、首次化疗后、全疗程一半、全疗程结束4个阶段.每个阶段常规进行肌钙蛋白(cTnT、cTnI)及心电图检查,同时应用2D-STI获取心尖位左室长轴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峰值应变,并计算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值(GSL).结果 与化疗前比较,首次化疗后、全疗程一半时患者GSL无明显变化,仅部分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值显著下降(P<0.01),全疗程结束时GSL下降明显,大部分节段纵向应变峰值显著下降(P<0.01).化疗后各阶段的cTnT和cTnI均较化疗前升高,且有逐渐上升趋势,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1).结论 2D-STI技术能早期检测化疗药物对癌症患者左室收缩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种相对较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郑言言;王玲;陈剑琼;闻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鼠胰腺组织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高脂喂养组(HF组)、高脂喂养加氯喹干预组(HFC组),连续喂养12周,造模成功后,动脉采血并留取胰腺组织,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LC3蛋白表达.结果 3组HOMA-IR逐渐增加(P<0.05);与C组相比,HF组LC3蛋白表达增加,HFC组表达降低(P<0.05).结论 高脂饮食能诱导IR同时激活胰腺组织自噬,而抑制自噬活性后,IR更加明显;自噬可能参与IR,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燕;康冬梅;姚慧;黄海平;方文祥;周剑;宋青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体外用药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 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SD大鼠诱导AA模型,分离培养胸腺及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rhTNFR:Fc(10、1、0.1、0.01、0.001 μg/ml)体外给药,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rhTNFR:Fc对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总Th细胞(CD4+/CD3+)、活化Th细胞(CD4+/CD25+)、CD4+/CD25+/Foxp3+ Treg细胞及CD4+/CD62L+未活化Th细胞比例.结果 rhTNFR:Fc组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胸腺T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对CD4+/CD3+ 总Th细胞比例无显著影响,可以明显降低异常活化的CD4+/CD25+ Th细胞比例(P<0.01,P<0.05),明显提高下降的CD4+/CD25+/Foxp3+ Treg细胞、CD4+/CD62L+未活化Th细胞比例(P<0.05,P<0.01).结论 rhTNFR:Fc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有关.
作者:吴华勋;陈镜宇;汪庆童;刘丽华;吴育晶;宋姗姗;黄蓓;常艳;张玲玲;魏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对岩斜区的暴露,并探讨神经内镜的应用.方法 尸头上分别模拟颞下、枕下锁孔手术,颞下以颧弓支前1/3上方钻孔,铣一直径约25 mm圆形骨窗,枕下以星点稍前方钻孔,铣一直径约30 mm骨窗,显微镜下暴露观察;神经内镜下行岩斜区探查;导航下标记操作空间,行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 ① 颞下术野可暴露脚间池、同侧环池、桥前池幕上区、鞍旁、鞍上池及中颅窝,小脑幕切开后,幕下桥前池及环池下部得以显露;由于岩尖的遮挡,脑桥小脑角池显露不佳;岩斜区操作空间均值3.38 cm3;② 枕下术野可暴露脑桥小脑角池、后部环池、桥前池;碍于内听道上结节、岩骨嵴及岩尖遮挡,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为术野死角;岩斜区操作空间均值2.27 cm3;③ 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仍为联合入路术野死角,空间均值0.89 cm3,神经内镜下可暴露.结论 ① 颞下锁孔、枕下乙状窦后锁孔术野岩斜区暴露存在互补性;② 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为联合入路死角区,空间范围较小;③ 神经内镜下可暴露死角区,但操作间隙小,手术可行性尚需探讨;该区肿瘤残存率低,行伽马刀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单明;程宏伟;冯春国;李长元;李志范;张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心肌纤维化在心房颤动的促发和维持上起重要作用.目前,针对定量分析心肌纤维化的方法有4种,即定量测量胶原相关代谢标志物、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声学密度、低电压区.定量心肌纤维化在预防、治疗、逆转房颤中起重要作用,现就4种心肌纤维化定量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朱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Fas配体(FasL)反义寡核苷酸(ASO)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特异性的FasL ASO,并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Tca8113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然前后的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O在转染后不同时间对Tca8113 细胞增殖的影响;FCM测定转染前后诱导 Tca811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FCM检测发现在脂质体的量一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ASO 的浓度越高,转染效率越高.MTT 结果显示ASO 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FCM对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显示反义链组与正义链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组相比,总凋亡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FasL ASO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其凋亡,因此FasL ASO有望成为舌鳞癌的潜在的基因治疗方法.
作者:方 丽;陈乔尔;任翠平;沈际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2(Tim-2)基因表达与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Tim-2在血吸虫感染小鼠Th1/Th2免疫平衡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采用RT-PCR、ELISA法检测不同感染阶段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im-2和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Tim-2在肝脏虫卵肉芽肿中的表达.结果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3周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 mRNA及其培养上清中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而IL-4 mRNA及其培养上清中蛋白表达水平于感染6周、9周显著增高(P<0.01);HE染色显示随着血吸虫感染进程的发展,肝脏肉芽肿面积逐步增大,6周达峰值,随后有所下降;RT-PCR结果显示尾蚴感染6周的小鼠脾细胞中Tim-2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免疫组化法分析显示,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Tim-2表达主要分布在虫卵及其周围.结论 慢性血吸虫感染可诱导宿主全身性的Th2优势应答,Tim-2可能参与慢性感染宿主机体Th1/Th2免疫平衡的调节.
作者:祁瑶;宋晓蓉;徐元宏;沈继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利用TCT40-18FS-1.2B探测仪改装的超声传感器分别测量20只新西兰兔结肠远端肠管内气体、固体、流体和空虚状态4种情况,分析不同状态肠内容物所测得的电压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结肠内气体、固体、流体和空虚状态所测得的电压信号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各不同状态之间电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不同状态所测得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空白区域”.
作者:郭雄波;黄宗海;蔡肯;李建国;肖钟;李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单一骨骼肌部分缺血损害动物模型,并观察骨骼肌缺血后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骨骼肌重塑的关系.方法 解剖组:解剖新鲜Wistar大鼠后肢20只20侧,进行血管灌注,观测肌肉血管及神经走行.实验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不经缺血处理;缺血1 d组(B组);缺血3 d组(C组);缺血5 d组(D组);缺血7 d组(E组).观察肌纤维横截面和肌细胞坏死程度,测定腓肠肌肌肉重量、毛细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 大鼠小腿三头肌血供丰富,腓肠肌内侧头血管相对独立.与A组比较,B组肌纤维横切面直径无明显变化,C、D、E组显著减小.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呈时间依赖性,随时间延长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后逐渐增加.与A组比较,B组肌肉重量无明显变化,C组明显减轻,D组重量显著增加,E组重量下降到A组水平.细胞因子MMP-9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其表达与毛细血管密度变化平行.骨骼肌缺血导致MMP-9水平下降,而修复时MMP-9升高.结论 大鼠小腿三头肌血供丰富,为腓肠肌缺血后损害的评价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骨骼肌缺血后,肌纤维功能损伤呈时间依赖性加重,缺血一定时间后肌纤维逐渐修复.骨骼肌修复和新毛细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李国华;刘德群;刘会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低摩擦轻力矫治器与MBT直丝弓矫治器在拔牙矫治过程中牙齿移动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双牙弓前突患者40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低摩擦轻力矫治器,不采用支抗增强措施,另一组采用MBT矫治器,采用口外弓支抗增强的措施.治疗前后对患者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定点、测量19项测量项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两组X线头影测量:骨性指标∠SNA、∠SNB、∠ANB 、∠MP-FH治疗前后本组间、治疗后两组间均没有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性指标∠UI-SN、∠UI-PP、∠L1-MP、∠U1-L1、UIA-PTV、UIE-PTV、LIE-PTV、LIA-PTV、UM-PTV、LM-PTV治疗前后本组间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没有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指标UL-EP、LL-EP、Z角治疗前后本组间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没有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低摩擦轻力矫治器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患者,在没有采取增强支抗措施的条件下,仍可以得到较好的支抗控制及前牙转矩控制,上下前牙内收明显,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
作者:江浩;沈军;徐建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以酵母双杂交(Y2H) 和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GST-Pull down)来探讨肝细胞生成素205 (HPO205) 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6B1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为研究HPO205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PO205和COX6B1的编码基因,分别构建至pDBLeu 和pPC86的重组Y2H 质粒载体.然后将二者的重组质粒共转染酵母MaV203进行Y2H鉴定,并用GST-Pull down 技术对其验证.结果 成功克隆HPO205和COX6B1编码基因至Y2H载体和相应表达载体.经过Y2H 鉴定发现,pDBLeu-GRER 和pPC86-COX6B1共转后能激活Ura、LacZ、His 3个报告基因;GST-Pull down 实验显示,GST-COX6B1能沉淀HPO205.结论 HPO205可能通过与COX6B1相互作用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
作者:储著朗;崔笑;杨晓明;汪思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CDC25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标本45对,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5对ccR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DC25C mRNA进行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法对45对配对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CDC25C蛋白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C25C的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肾癌组织中CDC25C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对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DC25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同时发现CDC25C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无关,与病理分级有关.结论 CDC25C可能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过程,CDC25C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作者:张强;张仲富;丁宇;周立军;蔡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2DS)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短轴各节段心肌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峰值时间的变化,对比两种应变指标在评价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收集40例CHF患者(CHF组)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左室短轴的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切面的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GE Echo PAC PC SW-Only软件分析图像,测量短轴各水平6个心肌节段的峰值收缩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rs)和圆周应变达峰时间(Tcs),得出各切面、各节段时间—应变曲线图.并计算左室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的18节段大达峰时间差(Trs-diff、Tcs-diff)和标准差(Trs-SD、Tcs-SD),它们作为评价左室收缩不同步的指标.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左室容积法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左室短轴各节段的Trs、Tcs与对照组比较,表现为侧壁及后壁心肌节段收缩明显延迟,其余部分节段提前收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Trs-diff、Tcs-diff、Trs-SD、Tcs-SD与LVEF间呈负性相关趋势(r=-0.82、-0.77、-0.68、-0.60,P<0.05).结论 2DS技术可用于定量测量左室短轴的应变,分析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情况,其中径向应变的不同步指标更具有敏感性.
作者:许继梅;郑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ERG、甲酰基辅酶A-旋酶(AMACR)、基底细胞标记抗体(p63)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10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肿瘤(HGPIN)和10例前列腺转移癌患者组织中的AMACR、p63蛋白和TMPRSS2-ERG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MPRSS2-ERG、AMACR在PCa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BPH对照组(P<0.01);p63在PCa和前列腺转移癌中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BPH和HGPIN(P<0.01).在PCa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稳定高表达,不受血清PSA大小、Gleason评分高低及TNM分期的影响,而AMACR表达与血清PSA大小、Gleason评分高低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TMPRSS2-ERG、AMACR、p63在PCa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TMPRSS2-ERG和AMACR的阳性符合率随AMACR信号增强而增强,+、++、+++分别对应为0、66.7%(4/6)、83.3%(30/36),呈明显的正相关(rs=0.390,P=0.005),阴性符合率为71.4%(5/7).结论 在PCa诊断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可作为独立检测因子,TMPRSS2-ERG和AMACR在PCa诊断中具有高符合率,TMPRSS2-ERG、AMACR和p63在PCa的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某种相互作用.联合检测TMPRSS2-ERG、AMACR、p63可以在基因和蛋白两个层面对PCa做出更加稳定可靠的早期诊断.
作者:孙文国;夏利;蒋雷鸣;杨伟娇;莫文发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