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分离率高的地区人群抗体水平调查

张俊棉;崔志强;李静;赵娜;陈玫;郭玉;张振国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分离率, 中和抗体
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2012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高的邯郸地区人群脊灰中和抗体(NA)水平,为阻断可能发生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 调查邯郸市已完成基础免疫1~1.5岁儿童158名;调查<1、1~2、3~4、5~6、7~10、11 ~14、15 ~ 19、≥20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168名,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结果 基础免疫儿童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均为1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467.88、1:335.46、1:290.02;健康人群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为98.2%、99.4%、95.8%,抗体GMT分别为1:224.41、1:177.29、1:111.43.基础免疫儿童和健康人群间抗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人群抗体GMT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年龄和免疫后时间对抗体有影响,性别间抗体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邯郸市人群对脊灰病毒形成了良好免疫屏障,对可能发生VDPV及其循环有阻断作用.
职业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Mixed Model在脑卒中患者社区早期康复干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Mixed Model评价早期社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2名脑卒中患者,在研究的第0、1、2、3、6月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进行社区康复干预评估.结果 随着干预的进行,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Berg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不同时间之间Barthel指数和Ber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Barthel指数,第0个月的Barthel指数的均数为54.38,康复干预6个月后增加到87.07,其差值为31.78 (95% CI:24.21 ~39.36).对于Berg评分,第0个月Berg评分均数为26.59,康复干预6个月后增加到46.62,其差值为18.66 (95% CI:13.76 ~23.56).结论 社区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建军;张艳;王烨菁;倪一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11-2013年开封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开封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9.0软件对开封市2011-2013年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检测公共场所公用物品1 041份,合格率89.63%.2011-2013年的合格率分别为87.06%、88.33%、92.34%,其合格率逐年递增,3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P<0.05);不同场所公用物品的消毒合格率中,文化娱乐场所高为92.06%,旅店业低为85.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P<0.05).不同类别样品合格率中,茶具类高为100%,卧具类低为81.74%,5类公用物品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14,P<0.01).结论 开封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卫生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提高其卫生消毒质量.

    作者:阎学燕;肖保林;陈磊;黄淑华;张春艳;刘杰;曹晓;巩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广州市荔湾区泳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游泳场馆泳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防控游泳池水传播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对2012-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内游泳场馆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在国家标准规定的6项指标基础上,增加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项目.结果 从46家游泳场馆共计285份泳池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水样27份,阳性率为9.47%.尿素和游离余氯含量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否有关系.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更容易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泳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游泳池水质监测和由游泳池水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谭志熹;方强;张秋丽;陈若恒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12年营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2012年营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营口市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营口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8 285例,发病率为341.16/10万,死亡3例,死亡率为0.12/10万.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和梅毒;发病人群以家务待业、农民、儿童、学生和工人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65%;男女性别比为1.74:1.结论 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控制力度.

    作者:张可;李小敏;赵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08-2012年开封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通过分析开封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收集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2008-2012年网络直报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图表的制作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开封市2008-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2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126 6/10万.全年均有发病,4-7月份发病多,以男性患儿居多,4~ 10岁儿童发病率高.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重在预防,预防接种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为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因此,切实提高流行季节易患儿童疫苗接种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陆寒;梁月;严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四川省2家二甲氧基甲烷生产企业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职业接触限值的验证

    目的 了解工作场所中二甲氧基甲烷(DMM)暴露情况与职业人群健康状况,验证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推荐的DMM职业接触限值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用人单位.方法 对生产企业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DMM的浓度,同时对两组人群(暴露组与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自觉症状问卷调查,分析暴露人群的健康危害.结果 采集的165份空气样品中,有14份样品高于拟引进限值(3 100 mg/m3),主要分布在灌装岗位.企业现有的职业防护措施可以保护大多数职业人群健康,但有8.33%的接触者存在不同程度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刺激症状,高暴露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建议工作场所空气中DMM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定为3 100 mg/m3,在此阈值工作环境下,我国的DMM作业人群可以得到有效、可行的健康保护.

    作者:于碧鲲;陈浩;崔鹂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与脂肪肝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对脂肪肝患病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在苏州工业园区体检中心进行年度健康检查的在岗职工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肝脏超声诊断结果为脂肪肝者纳入病例组,对不同性别、年龄和BMI之间脂肪肝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及BMI等影响因素.结果 总共2 200例具有完整人口学特征、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者纳入调查对象,脂肪肝患病率为18.36%,其中男性25.7%,女性5.3%.脂肪肝患病率在性别、年龄、超重和肥胖人员中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脂肪肝患病率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关.结论 提示男性、年龄和超重肥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作者:陶凌红;傅春玲;邱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专业大专生考试焦虑现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对护理专业大专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护理专业大专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对新疆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和石河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604名在校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大专生考试焦虑得分平均为15.86分;其中,高度焦虑者89人,占14.74%;中度焦虑者316人,占52.32%;低度焦虑者199人,占32.95%.女大学生的考试焦虑得分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大专生考试焦虑得分分别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大专生得分(P<0.0l).男女大学生考试焦虑程度构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高度焦虑所占比例较男生多、男生低度焦虑所占比例较女生多;3个年级大学生考试焦虑程度构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年级学生中度焦虑所占比例低于一、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低度焦虑所占比例高于一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年级大专生与一年级大专生相比,发生考试焦虑风险更低,男生相对于女生更不容易发生考试焦虑.结论 考试焦虑在护理大专生中普遍存在,性别和年级是影响护理大专生考试焦虑的人口学因素.

    作者:宋春玲;马燕;何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α、β放射性测量中计数效率与取样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α、β放射性测量中计数效率与取样量的关系,以便在α、β放射性测量中使用准确的计数效率进行计算.方法 以50~250 mg标准物质粉末,制备成标准源系列,分别进行计数效率测定,用SPSS软件的曲线估计功能分析计数效率和取样量之间可能的曲线关系,选择拟合程度高且便于使用的拟合曲线模型作为计数效率与取样量之间的曲线关系.同时研究不同通道之间的差异.结果 同一通道α计数效率与取样量对数曲线、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相关性较高,r方值大于等于0.995,对于不同通道,其拟合曲线方程不同;同一通道β计数效率不受取样量的影响,50 ~ 250 mg标准物质粉末,在同一通道β计数效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5.9%;对于不同通道,其β计数效率均值不同.结论 进行α放射性测量时,对于同一通道,可以以取样量对α计数效率作对数曲线、二次曲线或三次曲线,由曲线方程求得50~ 250 mg取样量对应的α计数效率作为该样品的α计数效率,其中建立对数曲线较为简便,建议首选对数曲线,对于不同通道,其拟合曲线方程不同,应分别进行拟合;进行β放射性测量时,可采用同一通道β计数效率均值作为该样品的β计数效率;对于不同通道,其β计数效率均值不同,应分别进行计数效率校正.

    作者:蔡金敏;赵坤;林怡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综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对上海浦东新区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评估,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4-6月抽取辖区内2家妇幼保健院中的孕产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合格问卷805份,艾滋病“传播途径”指标知晓率为79.0%;联合国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0.6%;“国家督导”指标知晓率为77.1%.不同特征的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影响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有户籍(OR=0.468)、文化程度(OR=1.993)和生育次数(OR=1.622).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无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梅毒阳性2名(0.25%).结论 应针对该区不同的孕产妇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尤其是要加强对首次怀孕的外来孕产妇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作者:张鹏;赵希畅;张枭;许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烟台市芝罘区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

    目的 了解烟台市芝罘区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实际情况,为今后开展实施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随机抽取2所小学525名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应用构成比、率和x2检验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芝罘区小学生刷牙方法的正确率为65.4%,刷牙频次正确率为58.5%,67.5%的被调查小学生存在口腔健康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因素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结论 芝罘区小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需对学生和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养成正确的口腔行为习惯.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04-2012年沈阳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

    目的 掌握沈阳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结果 沈阳市2004-2012年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83/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1/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S0.59/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94/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和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学生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27.77%、16.65%、16.41%;3岁以下年龄组占23.11%;6-9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68.62%,其中7-8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3.40%.结论 沈阳市2004-2012年细菌性痢疾呈婴幼儿高发,职业高峰明显;以夏秋季特别是夏季发病为主.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强化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监管,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切断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张秀月;白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噪声对作业人员血脂影响的调查

    目的 了解噪声对作业人员血脂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噪声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某油田噪声作业人员2 261人为噪声组,以该油田既往无噪声接触史的机关、后勤服务人员1 258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纯音听力测试、血脂检测,结合噪声监测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噪声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l);噪声组不同性别3个年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TG、TC)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性别3个年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组接触噪声工龄与血脂异常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 =0.219,P <0.01),噪声强度与TG、TC异常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Tc=0.122,P<0.01;rTc =0.092,P<0.01).结论 噪声可引起作业人员血脂中TG、TC升高,且接触噪声工龄越长,强度越大,TG、TC异常的检出率越高,表明接触噪声工龄、强度与TG、TC异常之间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郭文婕;钱学全;张劲;滕洪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某大型企业纺织工人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纺织工人职业紧张的程度,分析纺织工人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某大型企业每个车间每个工种抽取1个班组纺织工人,同时抽取同企业非纺织岗位保安、消防员、机修工、空调工作为对照组.采用Osipow等研制的职业紧张问卷(OSI-R)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纺织工人在职业任务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中的得分高于常模,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纺织工人中感到中度以上职业紧张、出现中度以上职业紧张反应、中度以上应对资源缺乏的比例分别是32.2%、36.4%、31.3%;影响纺织工人职业紧张的因素主要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应对资源.结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纺织工人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纺织工人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企业管理者应从组织管理措施和个体水平两方面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纺织工人的紧张程度.

    作者:方长松;陈述平;程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某国有造修船企业流动劳动者职业卫生状况及对策

    目的 通过调查某国有造修船企业流动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现状,为用人单位采取防治职业病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订统一的职业卫生情况调查表,对流动劳动者及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该企业职工总数为9 515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有7 454人,其中近7 000余人为劳务流动员工.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电焊烟尘、锰、金属烟尘、有机溶剂、噪声、紫外辐射、X射线等,其中电焊烟尘、锰、二甲苯、噪声都超标.2012年度,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流动劳动者有3 836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异常的工人数高达504人,占13.14%.结论 该企业应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加强流动劳动者管理,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改善卫生行为,是预防流动劳动者职业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秦宏;赵琳;徐聿涵;苏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某部综合配套整治水源水质调查

    目的 调查掌握某部综合配套整治水源的卫生学现状,评价水源整治效果,为进一步加强部队生活饮用水综合治理、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采集、检测,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全军综合评价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和评价.结果 27个单位中已有6个单位接入市政自来水(22.22%),其余21个单位为自备井水(77.78%);64处水源中有12处水源为市政自来水(18.75%),其余52处为营区自备井水(81.25%);水质超标项目由整治前的15项(46.88%)下降到整治后的11项(34.38%);自备井水水质全部为“可用”以上,其中23.08%的水源达到了“良好”程度.结论 经过综合配套整治后某部的水源水质有了显著的改善.但部分单位由于方案不完善,整治不彻底,使得饮水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彻底根除,需要今后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者:刘勇;刘大星;杨筱筠;付留杰;于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噪声聋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干预对噪声聋患者心理、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从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已确诊噪声聋患者中选取92名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评定,包括纯音听阈测听、匹斯堡睡眠质量评定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康复组每天进行耳区穴位按摩、音乐噪声掩蔽、放松训练、健康教育和转移注意力等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纯音听阈测听、匹斯堡睡眠质量评定、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心理((SCL-90))及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康复前有明显提高(.P<0.01).康复组与对照组SCL-90评分别为143.7 ±6.76和165.2±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P<0.01);PSQI评分分别为6 ±2.56和9-±3.4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70,P<0.01).结论 对噪声聋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心理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正华;任慧英;宗丽;张文君;沈远青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Luminex液相芯片在微生物多重检测中的应用

    液相芯片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芯片技术,以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作为反应及信号检测载体,流式细胞术作为光学检测手段,在液相反应体系中实现蛋白质、核酸等多种生物大分子多重检测.它既保持了生物芯片高通量的特性,又具有高速度、低成本、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无需洗涤、操作简便等优势.该文对此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疾控机构微生物多重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温来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03-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职业病病例分析

    目的 阐明深圳市宝安区街道职业病发生规律,为辖区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12年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职业病高发行业和高危职业病有害因素.结果 2003-2012年间共发生职业病107例,其中职业中毒58例,占54.2%;职业性皮肤病19例,占17.8%.按行业分类分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4例,占41.1%;其他行业31例,占29.0%;按所属企业经济类型分析,私营企业发生职业病50例,占46.7%;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3例,占30.9%.结论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该辖区职业病危害的高风险行业,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是职业病的高发病种.

    作者:余新天;邱星元;边寰锋;张素丽;朱志良;吴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某炭素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调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接头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高温及热辐射等.检测结果表明,粉尘和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危害为严重,超限倍数分别为3.7倍和66.0倍.总粉尘、呼吸性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7%、75.0%、100.0%、100.0%、100.0%、0、89.3%.结论 粉尘和煤焦油沥青挥发物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除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超标情况严重外,其余的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控制效果较好,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可行.

    作者:钟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职业与健康杂志

职业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