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2-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托幼园所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变化趋势

孟海霞;李桂香

关键词:托幼园所, 儿童, 体格发育
摘要:目的 了解2002-2011年10年间北京市怀柔区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纵向分析2002-2011年托幼园(所)3~6岁儿童体格发育监测年报表.结果 10年间,营养不良、贫血检出率无明显变化,龋齿发生率明显减少,由2002年的63.85%降至2011年的40.51%;单纯性肥胖儿童增多,达到7.09%;视力低常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达12.92%.结论 托幼园所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家长参与饮食和运动计划的实施,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保护儿童视力,是今后托幼机构工作的重点.
职业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

    目的 全面了解河池市金城江区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开放性农贸市场和零售摊点、超市、专卖店五大类100份食品,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提供的方法进行检测,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结果判定,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件检测样品中,细菌总数合格61件,合格率61.0%;大肠菌群合格89件,合格率为89.0%,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依次是:肉及肉制品>冷饮>调料>糕点>酱腌类.其中酱料类合格率高,为90.0%;肉及肉制品合格率低,为44.9%.超标样品中以细菌总数超标多,占不合格数的39.0%.结论 该区肉及肉制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率较高,仍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目前该区食品卫生情况不容忽视,受微生物影响较为严重,应加强监督与指导.

    作者:谭丹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某机床公司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机床公司女职工妇女病的患病特点,以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方法 对2011年某机床公司在职和离退休女职工妇女病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694名参加体检的女职工妇女病患病率为72.33%,前5位依次为乳腺增生(52.88%)、宫颈疾病(18.44%)、阴道炎(17.00%)、子宫肌瘤(8.79%)和卵巢囊肿(2.74%),且乳腺增生和宫颈疾病在30岁~和40岁~两组患病率较高.结论 该公司应加强女职工妇女病普查,30~50岁是该公司女职工常见妇女病的高发年龄段,今后应将日常保健、防护重点放在此年龄段职工.

    作者:冉利群;王莉;李世雄;范瑞;刘兴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住宅装修后不同时间室内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监测

    目的 监测不同档次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污染水平,探讨防止苯、甲苯、二甲苯污染的措施.方法 对30户不同档次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进行了为期1 a的追踪测定.结果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各检测1800次,装修后明显升高,随着时间推移大体呈下降趋势,5个月后超标率明显降低;不同档次装修的住房,大约在1 a后都能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还受室内、装修档次的影响,装修后的前3个月,高、中、低档次超标率苯分别为44.0%、54.0%和21.0%,甲苯分别为32.0%、36.0%和28.0%,二甲苯分别为36.0%、43.3%%和32.0%.结论 住宅装修完工后要加强室内的通风,至少于装修5个月后再入住,才可减少苯、甲苯、二甲苯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作者:李玲;陈卫;何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4-2011年广西横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横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各乡镇2004-2011年AHC流行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期间AHC在各乡镇均存在低密度的流行,年均人群发病率为12.41/10万.分别在2007和2011年出现较多的病例,人群发病率分别为11.53/10万和75.72/10万.男女比例为1.41:1.AHC流行期间为8-10月份,9月达到发病高峰.0~19岁的病例数占44.72%;20 ~24岁年龄组病例较少,占4.98%;而25~34岁年龄组升高至9.61%;而后随年龄增大病例逐渐减少.患病人群以学生、农民和幼儿为主.结论 AHC在该县乡均有流行,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地方每三四年中极易出现1次暴发流行.

    作者:韦斯亮;薛梅;卢明飞;高连;黄亚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开平市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

    目的 了解开平市2011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不同职业的在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 266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中,共检出1项或1项以上阳性病例368人,阳性检出率为13.81%;阳性检出率高的分别是肺纹理增多(7.39%)、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增加(4.05%)、听阈异常(2.40%)、高血压(2.36%)和肺结核(2.08%);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和苯化物,共检出疑似职业病7例.其中疑似尘肺病6例,阳性率为0.78%;噪声性耳聋1例,阳性率为0.24%;检出职业禁忌证25例,其中不适从事粉尘接触作业8例,占所检人数1.04%;不适宜从事接触噪声作业12例,占所检人数2.88%;不适宜从事接触苯系化物作业5例,占所检人数4.81%.结论 开平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的力度,建立有效企业和监管部门职业病防治问责制度,重点做好职业病一级、二级预防工作.

    作者:张焕彩;王雪梅;关晓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监狱警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监狱警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对101名监狱警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监狱警察心理弹性状况整体良好,在社会资源、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等维度上处于较好的状态;②监狱警察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r=0.487,r=0.582);③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t =5.541,P<0.01;t=7.139,P<0.01).结论 监狱警察心理弹性受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应重视监狱警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增强心理弹性水平,维护身心健康.

    作者:孟凡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血管病变住院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并发下肢周围神经血管病变非手术治疗疗效的研究,探索在一级医院对该病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5-2011年天津市某一级医院住院并发下肢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500例糖尿病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病程在5~10a、较少并发症(无或少于3种并发症)以及处于病理Ⅰ期的患者治疗效果较佳.结论 该一级医院中西结合特色治疗对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获得佳效果、少副作用,尤其对于处于病理Ⅰ期及较少伴发症和动脉病变的患者.

    作者:裘松雅;张亚梅;米军华;赵萍;李俊平;魏志达;王岚;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5-2011年贵州省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西南州2005-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黔西南州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8起,发病或中毒人数7 865人,死亡35人,病死率为0.45%.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5.28%,占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78.39%.幼托机构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0.22%和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82.21%.事件好发于4-6月及10-12月.结论 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形势严峻,学校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建立应急保障机制,设立应急专项经费,加强人员培训,并定期演练,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郭泽芊;车昆屏;袁华芳;刘志揆;杜晖;陆洪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乌鲁木齐市邮政行业接尘人员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体检了解邮政行业接尘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255名接尘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项目包括内科常规、心电图、肺功能、胸部X线、腹部B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邮政行业接尘人员尘肺病检出率为6.27%,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尘肺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腹部B超异常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邮政行业接尘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邮政行业接尘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改善作业环境,切实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张丽江;刘金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2-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托幼园所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2002-2011年10年间北京市怀柔区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纵向分析2002-2011年托幼园(所)3~6岁儿童体格发育监测年报表.结果 10年间,营养不良、贫血检出率无明显变化,龋齿发生率明显减少,由2002年的63.85%降至2011年的40.51%;单纯性肥胖儿童增多,达到7.09%;视力低常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达12.92%.结论 托幼园所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家长参与饮食和运动计划的实施,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保护儿童视力,是今后托幼机构工作的重点.

    作者:孟海霞;李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石家庄市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与获取渠道的调查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学生人群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探讨学生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对策.方法 2012年,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对石家庄市8所学校在校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为77.70%;90.10%的学生听说过结核病;58.04%的学生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51.81%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文化程度越高结核病知晓率越高(大学生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市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广播、电视、学校健康教育等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设宣传栏、班级板报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结核病宣教工作.

    作者:朱建良;何立新;郭付爱;雍明媛;尹淑娜;李亚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西某水泥公司粉磨站职业病危害调查及控制措施

    目的 调查奥西某水泥公司水泥粉磨站的工艺特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浓(强)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水泥粉磨站的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 该水泥粉磨站工艺特点为采用新技术设备.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水泥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和熟料尘)和噪声2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范围0.3~44.4 mg/m3,超标率53.3%;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范围0.3~68.0 mg/m3,超标率19.0%.水泥粉尘浓度超标38.9%~58.3%,熟料尘浓度超标11.1%~33.3%,矽尘、石灰石粉尘和石膏粉尘浓度均在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范围内.作业岗位的个体噪声强度为78.9~ 86.4 dB(A),超标率为16.7%.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熟料粉尘和噪声.对此提出了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作者:卢建国;朱春兰;陈枨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江门市区2010-201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2010-201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水样采集、保存和检验方法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结果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 江门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2 a平均合格率为79.76%.8类水样中的出厂水合格率高,为96.05%;其次管网水合格率为93.78%;再就是二次供水、桶装纯净水、直饮水、其他水、水源水和井水的合格率分别为92.98%、73.72%、70.90%、58.67%、42.44%和22.56%.合格率较低的项目主要是细菌总数(84.15%),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92.49%),其他项目的合格率较高.结论 江门市区部分生活饮用水卫生指标超标较严重,尤其是井水、水源水、其他水、直饮水和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应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朱小慧;周韬;张慧青;李占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改善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评估.方法 经过虐待史调查和心理评估,建立羁押人员心理团体咨询小组,同时建立19个配对对照组,由注册心理咨询师进行8次团体辅导心理,比较干预前后及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测量结果的差异.主要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因子分得分差值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前后自身对照各因子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大多数因子分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与配对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2次SCL-90评估中大多数因子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的羁押人员进行一定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是需要的,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亚明;郑爱明;张慧颖;杨浩;徐波;包青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0-2011年广西玉林市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目的 了解玉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致病高危食品,发现食品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测,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以及《2011年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 检测15个品种的食品共298份,其中11个品种共55份食品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8.45%.15个品种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高的为鲜冻水产品,其检出率为90.91%;其他依次为生禽肉(62.50%)、生食水产品(47.06%)、生畜肉(37.5%)、米粉和米饭(36.84%)、沙拉(16.67%)、凉拌菜(15.63%)、婴幼儿配方食品(15.38%)、鲜榨果蔬汁(7.69%)、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3.70%)和熟肉制品(3.23%).其他样品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玉林市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应重点监督那些致病高危食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罗铭;梁炯明;叶瑞国;陆运龙;彭丽;宋斌;张耀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炎症状态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关系

    目的 通过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关系,探讨炎症状态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14例,将214例hs-CRP<3 mg/L的病例分为低炎症组,将200例hs-CRP≥3mg/L的病例分为高炎症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差异,并分析hs-CRP与心功能和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①高炎症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均差于低炎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hs-CRP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相关性较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26,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r=0.35,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r=0.27,心功能分级(NYHA):r=0.47],与肾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尿素氮(BUN):r=0.18,血肌酐(SCr):r =0.11,胱抑素C(CysC):r=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炎症状态严重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炎症在扩张型心肌病病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世臣;饶国涛;吉六舟;李星;李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熟肉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目的 建立检测熟肉制品中4种人工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VARIAN ODS(250 mm ×4.6 mm,5 m)为色谱柱,甲醇:乙酸铵(0.02nmol/L)为流动相,经梯度洗脱分离.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428~527 nm,柱温为40℃,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 4种人工合成色素浓度在0.1~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1.2%~3.4%,平均回收率为84.5% ~90.1%.低检出限分别为柠檬黄0.3 mg/kg,胭脂红0.3 mg/kg,日落黄0.15 mg/kg,诱惑红0.15 mg/kg.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能满足测定要求.

    作者:雷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安全使用规范

    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开发和广泛使用,同时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为了使社会和公众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及食品企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作者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规范.

    作者:关跃琳;张海燕;马俊华;胡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学校饮水机微生物污染状况

    目的 掌握上海市闵行区学校饮水机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学生在校饮水卫生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按GB 4789.15-1998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测.结果 随机抽检112所学校336台饮水机出口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合格率分别为29.17%、86.01%、60.12%.结论 学校饮水机饮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小学尤其突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刘继倩;宋驰萍;骆玲飞;王小光;张颖华;王海青;汪萍;欧阳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1-2011年广西浦北县淋病、梅毒和AIDS/HIV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广西浦北县过去11年中淋病、梅毒、艾滋病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MIV)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01-2011年的淋病、梅毒、AIDS/HIV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11年报告淋病、梅毒、AIDS/HIV病例共5 620例,总病例11年间增加了10倍,人群发病率为61.20/10万,死亡率为4.89/10万.男女病例比为1.10:1,而死亡比为6.74:1.病例分布于各乡镇、各种职业和各年龄组,淋病、梅毒和AIDS/HIV病例分布分别占18.40%、58.04%和23.56%,梅毒与AIDS/HIV阳性病例比为2.46:1,梅毒和AIDS/HIV病例近几年呈现平行上升的趋势.结论 该县淋病、梅毒、AIDS/HIV病例已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并以性传播为主,其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作者:洪波;刘霞;宁丽梅;黄亚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职业与健康杂志

职业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