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益;胡桑;楚晨龙;周燕峰;何竑超;王健;王名伟;周文龙
目的:比较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2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2种术式治疗局限性PCa各35例,比较2组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分期、术后随访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大尿流率、术后性生活恢复例数、生化复发时间和生化复发例数.结果:2组均无死亡病例.2组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术后大尿流率、术后性生活恢复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化复发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局限性 PCa术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P <0.01),大尿流测定时间、生化复发时间均短于逆行根治性组(P<0.05~P<0.01).结论: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均是治疗局限性PCa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PCa比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
作者:刘定益;胡桑;楚晨龙;周燕峰;何竑超;王健;王名伟;周文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FD病人12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与单纯训练组,各62例,联合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腔肌肉锻炼治疗,单纯训练组仅应用盆腔肌肉康复锻炼治疗,疗程为4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训练组 (P<0.01).治疗前2组病人盆底肌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联合组病人盆底肌电位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且联合组病人盆底肌电位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单纯训练组 (P<0.01).治疗后联合组病人的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较单纯训练组显著降低 (P<0.01).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腔肌肉锻炼治疗PFD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及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钱亚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M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 h,观察组在每次透析结束前5 min静脉推注左卡尼丁注射液,每次1 g,治疗1个月、3个月后,2组采外周血检测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逐步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百分比、超氧化物歧化物水平逐步上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逐步下降;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HD治疗的DN病人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病人微炎性反应状态,同时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苏真;陈建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及缺氧诱导生长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组,每组24只,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评价术前、术后、给药7 d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微血管密度,RT-PCR 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 HIF-1α mRNA 和 VEGF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给药7d后黄芪注射液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微血管密度、HIF-1α mRNA和VEGF mRNA表达水平、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激活HIF-1α/VEGF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余晴晴;柏建峰;王江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应用于分娩的效果.方法:根据分娩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将140例产妇分为A组(57例)、B组(48例)和C组(35例).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B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C组产妇未采用无痛分娩术.比较3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T1)和宫口全开(T2)时的VAS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情况以及3组会阴侧切率.结果:T1时3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A组、B组VAS疼痛评分在T2时均明显降低(P<0.01),而C组则明显升高(P<0.01);且T2时A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C组,B组VAS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C组(P<0.01).T1时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在T2时均升高(P<0.05~P<0.01);且T2时A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B组、C组(P<0.05~P<0.01),B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亦均低于C组(P<0.01和P<0.05).C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1),而A组、B组会阴侧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的分娩效果良好,具有痛感轻、应激反应轻、会阴侧切率低等优点.
作者:段志良;李兵;王新闻;吴莉萍;王永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中分化型胚胎软骨表达基因1(DEC1)和肝X受体β(LXRβ)水平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PD病人50例(PD组),选择同期健康人群50名为对照(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DEC1、LXRβ水平.结果:PD组血清DEC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XR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性别的PD病人DEC1和LXR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PD病人的LXRβ水平低于<60岁者(P<0.05);有认知功能障碍的PD病人DEC1和LXRβ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无认知障碍者(P<0.01);随病情分期加重,PD病人的DEC1水平逐渐升高,LXRβ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PD病人血清DEC1水平与LXR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 -0.326,P<0.05).结论:PD病人血清DEC1与LXR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二者与PD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施静静;刘毅;陈涛;金泉伟;王婧蕾;徐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纤溶酶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手术治疗病人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但未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80例(治疗组)及体检正常者40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血清炎性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再将8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纤溶酶治疗组,观察纤溶酶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手术治疗病人炎性标志物hs-CRP、TNF-α、IL-6表达的影响.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纤溶酶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TNF-α、IL-6明显降低(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涉及免疫炎症损伤,纤溶酶可以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表达.
作者:沙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肺出血、贫血、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98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BPD共138例,发生率为14.00%.非BPD组和BPD组患儿母亲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有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和是否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合、早产儿贫血及机械通气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合和机械通气均为早产儿B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BPD发生率的因素较多,在胎龄<30周的早产儿中,避免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合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
作者:张明霞;赵瑞卿;李庆霞;琚燕燕;崔爱叶;胡小芬;李娉娉;丁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支持钢板(sustaining plate,SP)、单侧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LP)与双侧LP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复位效果及膝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46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CT检查结果,观察内侧髁有无冠状面骨折,将病人分为SP组(12例)、单侧LP组(14例)和双侧LP组(20例).观察比较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P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病人(P<0.05~P<0.01);3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T显示内侧髁有冠状位骨折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使用双侧LP术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洪法;管戈;王开舫;徐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表面标志物Cripto-1(CR-1)的表达对食管癌干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自食管癌Eca109细胞中分选Eca109干细胞,提取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和Eca109细胞、Eca109干细胞总蛋白,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CR-1表达水平;构建CR-1基因沉默载体CNE2/CR-1 -及过表达载体CNE1/CR-1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CNE2/CR-1 -和CNE1/CR-1 +分别转染进Eca109干细胞中,并设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CR-1表达;MTT法检测对照组、CNE2/CR-1 -组、CNE1/CR-1 +组Eca109干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ca109干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ca109细胞及Eca109干细胞中CR-1表达均明显高于HEEC(P<0.01).RT-PCR结果显示,CNE2/CR-1 -组CR-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NE1/CR-1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T结果显示,CNE2/CR-1 -组细胞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CNE1/CR-1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NE2/CR-1 -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CNE1/CR-1 +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CNE2/CR-1 -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CNE1/CR-1 +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Akt蛋白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CR-1作为潜在的食管癌干细胞标记物,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食管癌干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宋爽;徐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有效性及其预后.方法:选取1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严密观察病人术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同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比病人在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病人头痛、呕吐、共济失调的发生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不意义(P<0.05~P<0.01),且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国智;宋利宏;王霞;晁艳艳;常成;陈建军;李海红;张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在输液港插蝶翼针时对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2例输液港插蝶翼针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干预前后病人疼痛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结果: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插蝶翼针时,病人疼痛减轻,穿刺成功率100.00%,病人满意度98.07%,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能有效减轻病人插蝶翼针时的疼痛,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黄云娟;任晓敏;董龙梅;赵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1],烟草的使用仍然处在高水平,截止到2012年吸烟率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中国为28%,英国为22%,美国为19%.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600万人死于直接使用烟草和二手烟[2].我国是人口大国,烟草的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首位[3],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约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且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4].我国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控烟干预,吸烟率出现下降趋势,而我国大学生吸烟率出现持续增高的趋势[5].大学时期是形成规律吸烟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吸烟行为进行有力的干预,是控烟工作重要的环节之一[6].我们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控烟和无烟校园的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周花;张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继松;宋德恒;章祥洲;李勇;杜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病人焦虑、抑郁和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冠心病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术后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组病人术前1 d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 d(P<0.01),随时间延长SAS和SD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P<0.01).PCI术后,观察组病人的服药依从率、健康行为依从率、定期复查依从率、运动治疗依从率及饮食治疗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亦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除情绪控制外,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总分和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人的冠心病认知水平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因子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沟通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而与因子情绪控制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冠心病认知水平,加强自我效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姜玉红;钱叶红;赵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诱骗受体3(D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RA病人60例(RA组),并按照疾病活动指数≤2.6分或>2.6分将病人为RA低活动组和RA活动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DcR3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RA组病人血清DcR3、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活动组、低活动组和对照组血清DcR3、IFN-γ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A活动组血清DcR3、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RA低活动组和对照组(P<0.01),RA低活动组IFN-γ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病人血清DcR3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cR3在RA病人血清中表达增高,且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与RA病情活动度有一定联系,可辅助判断RA的病情活动度.
作者:王健;王信;李季青;江超;李志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血糖波动已成为血糖四分体新主角,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已成为一个评估血糖波动的有效工具,揭示血糖管理的不足.CGM分为回顾式CGM系统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RT-CGM)系统.有研究[1]表明,CGM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实用性.但目前CGM血糖图谱评估糖尿病和标准血糖数据报告的广泛临床应用仍然受到限制.RT-CGM系统的实时数据、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波动图谱及高低血糖预测/预警等高级功能有很好的临床效益及成本效益,正确使用RT-CGM提供的信息是目前临床工作和长期个人使用的关键问题.本文就RT-CGM系统的实时信息及回顾图谱参与糖尿病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临床应用价值及成本-效益分析作一综述.
作者:洛佩;谷成英;徐冬香;徐澍人;陈丽华;陈隶华;周里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观察组行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分析2组病人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及创面闭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缺损愈合时间较短,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中华;林杨;方文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数字化成形钛网治疗202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恢复良好,复查头颅CT钛网与颅骨均紧密贴合良好,头部外观满意.病人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02例发生头皮下积液6例,局部感染1例,脑内小血肿2例,术区硬膜外小血肿3例,分流术后病人并发大量硬膜外血肿2例,术后癫痫大发作2例.无钛网外露、松动、变形,无咀嚼疼痛、张口受限等不良反应.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并发症.
作者:白咏;陈涛;薛光;张子焕;蒋晓帆;齐一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颅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及其与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颅组(53例)和钻孔组(53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开颅引流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后1、12、24、72 h和1周颅内压和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12、24、72 h和1周钻孔组病人的颅内压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1);术后6个月,钻孔组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开颅组(P<0.01),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1个月,钻孔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1),2组病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 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术后3 d(P<0.01);术后6个月,2组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1);钻孔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分布情况优于开颅组(P<0.01),钻孔组认知功能障碍率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开颅引流术在降低颅内压方面具有优势,而在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方面,钻孔引流术更具优势.
作者:丁绪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