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礼;冯玉军;吴士连;潘宝霞;王玲
为分析赣州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掌握食物中毒的基本特征,找出关键控制环节,提出有效防制措施.现将赣州市1983~2002年20年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文湖;叶慧;鲍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重任.检验、检测工作是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我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优势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验环境设备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运作机制的完善.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不断增强检验能力,拓展业务领域,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才能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势发展的位置.
作者:董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已知大量的逆转录病毒能够感染许多物种,其中包括人类.逆转录病毒生命周期起始于将可逆转录的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的DNA上,成为原病毒.原病毒可激活也可灭活宿主细胞的基因.逆转录病毒极高的突变和重组率极易导致其宿主范围和毒性改变,因而可感染人体细胞并做为部分宿主基因长期整合在人体细胞上,可导致肿瘤、免疫缺陷、白血病和淋巴瘤.
作者:洪小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上各类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由于救治的需要,留置导尿的操作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医院内尿路感染相应增多,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就医院内尿路感染相关的因素,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感染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春华;陈雪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疗体制的改革,促使医疗保健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先进的设备、成熟的技术、微小的创伤以及术后治疗与护理较易掌握等优势,适合开设家庭病床治疗模式.我科自1998~2002年,对900余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家庭病床式治疗与护理,既收到了住院治疗的效果,又减少了病人门诊治疗的奔波和住院的不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金;张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进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渴望的.但现在有约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我们从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应用清华同方研制的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为2 137例普通人进行健康查体,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云娥;任世旺;谭燕;雷建平;黄文源;刘志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世界各国、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食品种类、加工方法、贮存及厂房条件和个人卫生等有所不同,因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类型也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浙南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加之居民有生食海鲜的习惯,导致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霍乱弧菌等弧菌属细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会较多.如何以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对食物中毒作出病原学检测,是卫生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温州市疾控中心就1987~2002年对浙南沿海地区发生的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作了致病菌检测(包括结合各类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与病人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现将检测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犬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104V/m场强的EMP辐射家犬1~10次,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MP辐射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分裂,抑制作用随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加强.辐射10次组P21WAF1表达明显升高(P<0.05),导致上皮细胞增殖延缓.P1WAF1蛋白与mRNA表达同步且一致.结论高场强大剂量的EMP辐射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增殖.
作者:姜涛;王德文;张建;高亚兵;崔雪梅;彭瑞云;谷庆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海军某医院拟建设一面积约1000 m2的病房.此工程由海军某建筑工程单位负责施工,工期8 d,施工队24h二班作业.在非典流行期间,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海军卫生防疫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预防非典与卫生防疫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丛黎明;杨建军;姜东升;郝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作者: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在各地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在进行大规模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DM病危险因子与2型DM发生的关系,从中发现与2型DM发生为密切的危险因子,为进一步开展社区DM的防治、降低患病率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章一丰;王吉玲;陈奇峰;陈恩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脑复聪颗粒对脑缺血小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颈总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术造成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小鼠记忆能力以Morris圆形水迷宫的潜伏期作为指标.结果小鼠脑缺血后7 d潜伏期[(82.3±32.0)s]比假手术组[(35.3±37.9)s]延长(P<0.01);脑复聪组[(30.6±31.3)s]恢复正常(P<0.01).脑缺血小鼠大脑皮层SOD和GSH-Px活性(68.59±2.55,10.88±1.01)比假手术组(79.68±5.69,13.09±2.53)降低,脑复聪及当归芍药散治疗组提高到正常水平(77.56±4.88,13.35 ± 3.38;75.77±6.88,13.32±2.69)(P<0.05~0.01).结论脑复聪颗粒对脑缺血所致的智能障碍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和GSH-Px活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张孟仁;郭赛珊;徐惠媛;左萍萍;杨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积极发现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在利津县校内的传染情况,我们于2003年5月至6月对利津县9所学校8 39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PPD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刘立奎;徐学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6年开始在温州全市范围内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并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1999年底该市组织各县进行自我评估工作,2000年5月浙江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小组对温州市进行目标评估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永强;张孝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与非项目县二类不同干预措施对社会产生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评价结核病控制措施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测算方法评价结核病人的疾病负担.结果项目县初治例均DALY损失值为0.08,复治为0.25,非项目县初治为0.11,复治为O.48.结核病例均社会疾病经济总负担,项目县为3 131元;非项目县为12 395元,非项目县是项目县的3.96倍.项目县初、复治结核病的DALY损失值和社会例均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均明显低于非项目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1名结核病人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值得重视.
作者:何铁牛;徐旭卿;李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承德县医院自2003年4月20日~5月28日,为防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每日在病区内用1000 mg/L的84消毒液进行地面及物品表面的消毒.两周后在体检过程中同时发现3名医生患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国政;李久民;王树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霍乱发病的关系.方法将绍兴地区1991~2001年霍乱各年6~11月份月平均发病率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霍乱发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霍乱的发病与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霍乱发病与高气温、低气压有关.
作者:谈荣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设计,采用Greenwood-Yule法和Haldane-Smith法,对172例PTC先证者及18例患PTC的亲属进行出生顺序分析.比较先证者一、二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并进行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分析PTC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结果Greenwood-Yule法的分析结果显示,PTC出生顺序的实际分布与期望分布相近,各出生顺序的实际数与期望数的比值在1范围波动,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Haldane-Smith法计算得C=|∑6A实际值-∑6A理伦值|/√∑V6A=0.567,P>0.05,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PTC患者的一、二级亲属和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08%、0.42%和0.09%,其中,一、二级亲属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4),二级亲属与人群患病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46),PTC患病率存在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的规律.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PTC在家系中的分布符合零截尾负二项分布(x2=0.13,P>0.05),PTC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结论遗传因素可能是PTC的主要危险因素,PTC可能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
作者:朱虔兮;边建超;沈强;汤洪伟;张宏伟;吴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是全球范围内大的公共卫生,而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占老年人死亡第三位,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1/3患高血压病,70岁以上有半数患高血压,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而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压增高而增高,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胡丽华;陈文广;周公民;姜龙;杨宇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多器官损害的表现.近年来以血液系统表现就诊者似有增多,尤其是起病初期就出现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甚至有出血现象.若同时无SLE其他典型表现,很容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现将1998年1月~2003年8月以来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曾确诊为ITP的SLE 12例患者作如下分析.
作者:张霞;刘雨银;熊焰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