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刘世炜;陈景武;闫辉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环境危险,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heart disease, 形态结构, 卫生问题, 生育年龄, 生存质量, 身心健康, 精神负担, 患儿, 发育过程, 儿童, 新生儿, 青少年, 障碍, 死亡, 死胎, 人口, 胚胎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即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的异常.其临床后果极为严重,通常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残疾,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10万名CHD患儿出生[1].同时有研究表明,71%CHD患儿可存活到生育年龄以后[2].可见CHD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技术对亚健康人群的评估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进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渴望的.但现在有约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我们从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应用清华同方研制的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为2 137例普通人进行健康查体,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云娥;任世旺;谭燕;雷建平;黄文源;刘志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ARS流行期间对一起学生群体性发热事件的调查处理

    2003年5月21日下午4时,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接到高新区某中学报告,该校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学生13人,请求处理.接报后,市、区站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刘艳军;梁玉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省金华地区4324例死亡病例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普及,医学科学发展,人类死亡流行特征及主要死因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将金华地区4 324例死亡病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徐康康;徐忠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1662份乙肝表面抗原的测定

    肝炎病毒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沙漠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现状的研究尚需充实.为了解沙漠地区这一特殊群体乙肝病毒感染的现状,作者趁援疆期间在搭克拉玛于沙漠地区南缘新疆墨玉县进行了HBsAg携带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忠星;库热西江·托乎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州市碘缺乏病防治及阶段目标评估总结

    1996年开始在温州全市范围内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并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1999年底该市组织各县进行自我评估工作,2000年5月浙江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小组对温州市进行目标评估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永强;张孝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军某医院建筑工地预防非典的做法与体会

    海军某医院拟建设一面积约1000 m2的病房.此工程由海军某建筑工程单位负责施工,工期8 d,施工队24h二班作业.在非典流行期间,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海军卫生防疫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预防非典与卫生防疫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丛黎明;杨建军;姜东升;郝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物中丙烯酰胺对人体毒性研究

    据瑞典报道,在一些常见的煎、烤烹制的食物中检测到较高剂量的丙烯酰胺[1],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尽管丙烯酰胺作为一种化学品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其毒理学特征明确,但其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形成却是一项新的发现.为此,许多国家科研机构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荣;赵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设计,采用Greenwood-Yule法和Haldane-Smith法,对172例PTC先证者及18例患PTC的亲属进行出生顺序分析.比较先证者一、二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并进行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分析PTC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结果Greenwood-Yule法的分析结果显示,PTC出生顺序的实际分布与期望分布相近,各出生顺序的实际数与期望数的比值在1范围波动,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Haldane-Smith法计算得C=|∑6A实际值-∑6A理伦值|/√∑V6A=0.567,P>0.05,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PTC患者的一、二级亲属和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08%、0.42%和0.09%,其中,一、二级亲属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4),二级亲属与人群患病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46),PTC患病率存在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的规律.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PTC在家系中的分布符合零截尾负二项分布(x2=0.13,P>0.05),PTC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结论遗传因素可能是PTC的主要危险因素,PTC可能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

    作者:朱虔兮;边建超;沈强;汤洪伟;张宏伟;吴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家庭病床模式的管理

    医疗体制的改革,促使医疗保健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先进的设备、成熟的技术、微小的创伤以及术后治疗与护理较易掌握等优势,适合开设家庭病床治疗模式.我科自1998~2002年,对900余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家庭病床式治疗与护理,既收到了住院治疗的效果,又减少了病人门诊治疗的奔波和住院的不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金;张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多器官损害的表现.近年来以血液系统表现就诊者似有增多,尤其是起病初期就出现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甚至有出血现象.若同时无SLE其他典型表现,很容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现将1998年1月~2003年8月以来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曾确诊为ITP的SLE 12例患者作如下分析.

    作者:张霞;刘雨银;熊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真菌毒素与人畜健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目前真菌毒素对人畜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医学家、农业和兽医科研人员的重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对真菌毒素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蒲城县1951~2000年传染病病谱变化及发病强度分析

    为了研究蒲城县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强度、病种结构,我们对该县1951~2000年共50年的急性传染病病谱及发病趋势进行动态分析,试图为该县现阶段传染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作者:屈春定;张崇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省结核病二类不同控制模式对社会疾病经济负担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与非项目县二类不同干预措施对社会产生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评价结核病控制措施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测算方法评价结核病人的疾病负担.结果项目县初治例均DALY损失值为0.08,复治为0.25,非项目县初治为0.11,复治为O.48.结核病例均社会疾病经济总负担,项目县为3 131元;非项目县为12 395元,非项目县是项目县的3.96倍.项目县初、复治结核病的DALY损失值和社会例均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均明显低于非项目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1名结核病人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值得重视.

    作者:何铁牛;徐旭卿;李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北京市3家证券交易场所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交易场所成为人群聚集的一类公共场所,大量人群在交易厅内长期滞留,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大众的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证券交易场所的卫生状况,为制定其卫生标准及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汪静;任振营;王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量认证/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检测项目的选择与确立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重任.检验、检测工作是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我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优势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验环境设备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运作机制的完善.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不断增强检验能力,拓展业务领域,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才能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势发展的位置.

    作者:董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省1995~2001年伤害死亡原因及减寿分析

    伤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的低年龄化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严重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1].笔者采用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对浙江省1995~2001年伤害死亡资料分四类地区[2]进行分析,了解浙江省各类地区主要伤害死亡原因及伤害死亡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龚巍巍;俞敏;韩晓军;胡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绍兴市居民糖尿病危险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观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在各地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在进行大规模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DM病危险因子与2型DM发生的关系,从中发现与2型DM发生为密切的危险因子,为进一步开展社区DM的防治、降低患病率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章一丰;王吉玲;陈奇峰;陈恩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北京市大兴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3年3月开始在北京市流行,大兴区4月19日开始有疑似病例报告至5月23日止共报告非典病例35例.为了解大兴区非典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区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旺;吕建华;王艳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连云港市1995~2002年肺结核病登记与转归分析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辖四县三区,总人口465万,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1995年开始在东海县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1997~2001年期间又相继启动赣榆、灌南和灌云三县,使连云港市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几年来,在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开展以新发涂阳病人为重点的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8年来肺结核病人登记与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魏光明;丁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杭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值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作者: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