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轻人术前心理反应及护理

周广红;张艳秋

关键词:年轻人, 心理反应, 病人, 成年人, 心理应激源, 手术, 临床调查, 人心理, 老年人, 后遗症, 并发症, 资料, 照顾, 身体, 控制, 查询
摘要:手术对于病人来讲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对病人心理会造成很大影响,病人在术前得不到适当的控制,则不仅会令病人痛苦不堪,而且会妨碍手术和病人身体的恢复,甚至造成身心并发症和后遗症.经过临床调查及查询资料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术前,人们对未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关心、照顾会多于成年人.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磁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下腹部磁疗、中药保留灌肠、以及中药保留灌肠伍用磁疗三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1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治疗28d,观察指标.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中药保留灌肠伍用磁疗效果好.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下腹部磁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高、经济、简便及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林玉媛;王小霞;杜丽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30例经口气管插管,设为A组,30例经鼻气管插管,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0.27s,B组为108.1s,P<0.01;A组平均留管时间2.35d,B组为14.76d,P<0.01;A组并发症为16.7%,B组为36.67%,P<0.01.结论: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ICU患者抢救中是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毛秀莲;冼乐武;王晓琼;杨燕群;李爱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82例创伤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为了提高创伤性脑膜炎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对收治的82例患者在治疗上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及时处理原发伤,反复腰穿以控制感染.在护理上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头痛、高热及脑脊液耳、鼻漏的护理,保持创口清洁,注重健康宣教.结果:77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有效处理原发伤及对症护理可促进创伤性脑膜炎的康复.

    作者:周晶;曹红十;迟秀梅;田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白血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化疗期的护理体会

    我院曾多次收治白血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下面介绍1例典型病例,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男,39岁,因面色苍白40d,头晕、乏力15d,加重3d于2003年4月入院.查血常规:WBC56.8×109/L,RBC2.54×1012/L,Plt97×109/L;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和幼淋巴细胞占94%;空腹血糖16.89mmol/L,餐后2h血糖21.81mmol/L.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型糖尿病.分别以[VDCP]、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大剂量MTX、Vm-26+氟达拉宾、中剂量Ara-C+氟达拉宾化疗5个疗程,控制血糖,支持、对症治疗,多次请内分泌科会诊,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中,第1、2、3疗程有短暂发热症状,第1、3疗程出现口腔溃疡,第3疗程有面部毛囊感染.现病人为化疗间歇期.

    作者:赵晖;石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液回收机在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自体血液回收机的问世与临床使用,自体血经过滤、清洗、浓缩后将成份血输给病人,达到了治疗目的,提高了血液利用率,有效地发挥了血液的成份效应,从而使输血更为合理,既解决了血液短缺问题,又避免了输异体血传染肝炎、艾滋病的危险.现将我科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期间将血液回输机用于103例宫外孕手术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孝华;常延军;黄晓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发热门诊抗SARS的隔离技术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的,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今年春天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流行及漫延.SARS防治形势比较严峻,有病例报告的省份医护人员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各地流动人员较多,加大了防病治病的难度,发热门诊是防治SARS的重要环节,其监测作用十分重要.为进一步加强SARS的防治工作,我院于今年4月22日正式成立发热门诊.截止8月11日近4个月时间里,共收治患者2 506人,疑似留院观察的病人10例.给予相应处理及分流,完成了本地区防SARS的筛检工作.医务人员无1例感染发生,现将我们的护理隔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肖萍;韩艳;徐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护士在给药中的多种角色

    药物无论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护士是给药的执行者,在开展整体护理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的今天,对护士的给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给药的过程中,护士应在不同的阶段,确定不同的目标,执行不同的任务,扮演执行者、指导者、监督者、观察者等多种角色.因此,护士必须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和药理学知识,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作者:杨丽娴;王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心理分析及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有些妇女易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多疑不能自我控制.我科对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及治疗.

    作者:冯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盆腔炎的物理治疗及护理

    盆腔炎属上行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等造成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慢性盆腔炎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痛苦[1].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用超短波及调制电脑中频配合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并加强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是肾衰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必要的手术,本文总结了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科收治的284例肾衰病人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经验.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基础护理、常规检查,到术后病情观察,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术侧肢体的观察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现和处理及出院指导等,从而为患者进一步透析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蔡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癌多弹头射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多弹头射频术是目前不用手术就能杀灭肿瘤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探讨射频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36例肺癌射频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强调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出血观察的护理及术后出院康复指导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凤霞;郑春荣;石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1例报告

    胰岛素泵治疗使胰岛素输注方式较为符合生理状况,胰岛素吸收更加有预测性,可减少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险,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灵活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手段.列举1例病历说明.

    作者:李戍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应用呼吸机156天病人的护理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常见的辅助手段,通过对1例应用呼吸机156d病人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虹霞;龚明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疾病的特征及其护理

    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病人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为主要症状.由于该病毒具有传染性强,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对护理工作要求严格.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要面对的是特殊的患者,而且护理工作也是在严密防护的条件下进行.作为护士,面对这种新型传染病,不但要有勇气,更应有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要通过护理上对病情的观察,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时机.本文就SARS疾病在病情观察方面的着重点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张英丽;刘仲梅;王晓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提高护理综合素质、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整体形象的合理选择.

    作者:于淑艳;张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掌握呼吸机可调参数的运用及人机对抗的协调

    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很难采用药物治疗纠正其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症状.通过使用呼吸机,可帮助患者改善通气状态,以达到维持通气,改善换气,减少和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氧消耗等目的.掌握呼吸机通气参数的调节及相互关系,是正确运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协调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关键.

    作者:叶杰;王桂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预见性护理在化疗病人中的作用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所取得的显著疗效已得到人们的共识.但由于毒性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使正常组织受到损伤,可以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使病人承受身心两方面的痛苦.因此在化疗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重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2年间共收治化疗病人177例.通过对该组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制订护理计划,及时加强预防和护理,力争防范于未然.结果表明:提高护士的预见能力,能使病人以佳的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作者:侯小妹;李玩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27例患者中,21例获持续完全缓解达2年,5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结论:对化疗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化疗中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是化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春荣;石磊;赵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飞行员健康疗养期间静脉穿刺造成损伤的探讨

    目前我院血常规检查,已由先前的扎手指血过渡到现在的抽取静脉血,由于穿刺部位常在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等血管处,故部分疗养员经常感到穿刺部位疼痛.其临床表现为:有的疗养员拔针后局部血管疼痛;有的穿刺部位局部肌肉疼痛,皮肤颜色改变;有的血管周围红肿.作者观察735例疗养员,其中不同程度损伤的有80例,占观察人数的9.2%.根据一年来的观察发现,疗养员静脉穿刺后所出现的以上各种疼痛和皮肤颜色的改变,大多与静脉穿刺时的拔针方法有关.现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王莉;刘玉华;赛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整体护理的体会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的年龄划分标准是60岁以上为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血管壁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相应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肌梗死(下称心梗).老年人急性心梗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此,作好老年心梗病人的整体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

    作者:郭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