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吴春光
目的:探讨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在全院推行文化护理、舒适护理、全程健康教育.结果:护士继续学习和科研论文较改革前明显增加(P<0.01);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由实施前的95.7%提高到99.2%;手术并发症、各种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推行的护理管理措施,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病人治疗护理的顺应性.
作者:郭梅;孟祥凤;李英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尹巧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降低正常分娩产妇会阴伤口延期愈合率.方法:将100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和侧斜切开术效果对照.结果:正常分娩产妇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助分娩既能减轻产妇的伤口疼痛,又能减少住院天数,还能降低会阴伤口延期愈合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助分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助产方法.
作者:冯慧慧;黄五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脓胸是胸外科常见的难治症之一.主要继发于结核病或化脓性疾病及并发于肺切除术后,易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疾病.病人多病程长、病情重、体质差、心肺功能低、外科手术创伤大等.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病人的健康状况,制定周密的手术期护理计划,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治疗和护理技术,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霞;董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于2001年3月9日10时在本站接受甲肝疫苗注射.5min后患者面部皮肤发痒、潮红、眼睑水肿、蚁行感,继而颈、胸部皮肤潮红,并出现大片丘疹,前往医院就诊.接诊后(注射疫苗后约20min后)患者自述胸闷、头晕、心慌、恶心、腹痛.随见患者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呼吸短促、脉搏细数、测血压不清.即刻取平卧位,给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接5%葡萄糖液250ml内加入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同时给大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1h后皮疹消退,各种症状消失.又观察3h后无异常.
作者:商桂芬;李桂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糖尿病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病人视功能及生活质量,我科对糖尿病合并眼底视网膜增殖前期病变的患者进行美国stouz公司产532半导体固体热效应激光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颖;宋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在儿童计划免疫中运用护理指导,以确保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护理指导.结果: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接种后的副反应症状很快(2d内)消失,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结论:做好接种前、中、后的护理指导是计划免疫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者:曲珠凤;陈慧林;陈丽;李小帆;张力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基本的治疗方法,但小儿血管细、不配合,致使穿刺难度大,在输注过程中重新穿刺率较高,既增加了患儿痛苦,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现对88例病人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重注率.
作者:金雪花;姜英今;全英梅;许世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护生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而临床带教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是出色完成实习任务的关键.笔者在近两年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诸多因素影响了护生的实习质量,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丽;魏绪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次性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大大减少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护理工作者常用的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的带菌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其消毒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作者:耿凤芝;李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手术部位感染(简称SSI)是术后并发症之一,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部分,它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和费用,严重者对生命构成威胁.术后SSI虽不能杜绝,但重视做好防护工作,则可极大程度地防止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引起SSI的原因较多,本文只对其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毅冰;林静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0年5月~2001年4月,我们用654-2、庆大霉素联合敷脐治疗急性腹泻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鲜花;王荣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科自2001~2003年共收治胸外伤患者36例,现将几年的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徐立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我院自2003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尤其是脑损伤在宫内便可发生,生后继续发展,甚至加重.应尽早治疗,好在24h内治疗长不超过48h.及早治疗可防止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继续加重,防止再灌注损伤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减轻或避免神经后遗症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应用细胞代谢激活剂和改善脑血流的药物以及高压氧等治疗HIE都是为了恢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促使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或避免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1],尤其对重度HIE患儿应进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必要时可延至6个月(包括促进脑代谢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2],可见高压氧治疗是HIE治疗中相当重要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2年2月~2003年12月共对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透明氧舱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志平;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血管病为老年人常见死因之一,其致残率也很高.脑血管病急性期经抢救治疗后,虽病情缓解,但常遗留半身不遂、失语、口眼歪斜、神疲、意识差等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许多不便,许多患者家庭因人力、精力、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康复期不能完全在医院度过,而康复期护理对减轻患者的伤残程度非常重要,因此在康复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孙蕊;王玉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广义来讲就是:医德高尚、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要有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决心和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远大抱负.在具体工作中,要使被护理的对象感到身体舒适、心理满足、情绪愉快.这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2月490例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情况、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老年性脑血管病并院内感染124例,发生率25.50%.结论:老年性脑血管病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药物副作用,住院天数较长等.护理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预见性护理.
作者:雷粤华;沙立民;揭群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烧伤后疤痕挛缩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组26例皮肤扩张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重视皮瓣血运观察.结果:患者对治愈疾病信心倍增,能够很好配合治疗;未出现并发症,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重视术后皮瓣血运观察能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玉珊;罗慧;权小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临近,脑梗死作为老年常见病之一,患病率日益增多.我科2003年1月开始应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6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同的临床反应,现将我们的护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会;张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