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降温仪在ICU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李文峰;金实兰;刘挂琴

关键词:颅脑降温仪, 应用, 亚低温治疗, 脑缺血, 缺血后, 外伤性脑损伤, 脑组织, 病理形态学, 心输出量, 实验研究, 神经功能, 低颅内压, 氧耗量, 缺血性, 灌注压, 仪器, 损害, 疾病
摘要:80年代,国外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脑缺血前、缺血过程中或缺血后,早期开始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的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颅内压,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并且不影响灌注压和心输出量.颅脑降温仪是通过亚低温治疗脑缺血性和外伤性脑损伤等各类疾病的仪器.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是儿科基本的治疗方法,但小儿血管细、不配合,致使穿刺难度大,在输注过程中重新穿刺率较高,既增加了患儿痛苦,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现对88例病人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重注率.

    作者:金雪花;姜英今;全英梅;许世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颅脑降温仪在ICU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80年代,国外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脑缺血前、缺血过程中或缺血后,早期开始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的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颅内压,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并且不影响灌注压和心输出量.颅脑降温仪是通过亚低温治疗脑缺血性和外伤性脑损伤等各类疾病的仪器.

    作者:李文峰;金实兰;刘挂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股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及穿刺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儿越来越多,在体表很难摸到其股动脉的搏动.另外静脉穿刺时小儿哭闹,导致腹部的起伏而掩盖股动脉的搏动,很难触清.根据儿科病房临床工作经验采取以下几种定位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高凤菊;宿秀娟;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护理专科生临床实践教学

    高等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发展、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关键.欧美甚至亚洲的韩国、日本、泰国都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近20年,培养了部分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但与国际普遍水平仍存在差距.在诸如课程设置重复、不能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等问题之外,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能力欠缺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较突出的问题[1].

    作者:赵晓甦;孙晓红;金云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败血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附73例分析)

    对7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多与脐炎及皮肤感染有关,为此提出实行床边隔离、维持体温稳定、处理原发病灶、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等护理对策.结果:7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治愈66例,病情好转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

    作者:黄丽侬;王惠莹;黄慕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眼内激光治疗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病人视功能及生活质量,我科对糖尿病合并眼底视网膜增殖前期病变的患者进行美国stouz公司产532半导体固体热效应激光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颖;宋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使用呼吸机患者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因此,非语言沟通在机械通气期间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收到病人发出的信息,尽早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爱桢;刘鹏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无痛胃镜的整体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身心状况做出全面评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我们在窥镜中心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使其安全、满意地完成检查和治疗.

    作者:李薇;徐丽萍;曹霞;马伟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多灶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病灶部位的多发性及时间上的多发性.有效地预防复发,阻止病情进展是目前临床治疗的关键.我科自2000年8月~2003年7月共收治MS患者37例,我们应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洁;李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会阴正中切开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降低正常分娩产妇会阴伤口延期愈合率.方法:将100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会阴正中切开术和侧斜切开术效果对照.结果:正常分娩产妇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助分娩既能减轻产妇的伤口疼痛,又能减少住院天数,还能降低会阴伤口延期愈合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助分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助产方法.

    作者:冯慧慧;黄五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透明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尤其是脑损伤在宫内便可发生,生后继续发展,甚至加重.应尽早治疗,好在24h内治疗长不超过48h.及早治疗可防止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继续加重,防止再灌注损伤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减轻或避免神经后遗症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应用细胞代谢激活剂和改善脑血流的药物以及高压氧等治疗HIE都是为了恢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促使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或避免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1],尤其对重度HIE患儿应进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必要时可延至6个月(包括促进脑代谢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2],可见高压氧治疗是HIE治疗中相当重要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2年2月~2003年12月共对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透明氧舱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志平;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论护士的心理品质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广义来讲就是:医德高尚、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要有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决心和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远大抱负.在具体工作中,要使被护理的对象感到身体舒适、心理满足、情绪愉快.这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气囊尿管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问题及预防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能有效地保持尿失禁患者会阴部干燥,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而深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及病人欢迎.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上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应用气囊导尿管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及有关学科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宿秀娟;高凤菊;孙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病人从住院开始直至出院都离不开心理护理.在这里,主要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掌握烧伤病人的心理规律,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过程快速向健康方面转化.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择期肌腱吻合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护理

    手部屈肌腱损伤是常见的一种损伤,手屈肌腱损伤二期手术治疗的原因主要由医生技术水平不足及损伤情况不允许一期修复均需择期修复,我科在2000年1月~2003年1月间共收治了30例择期肌腱吻合术的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肝硬化与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两病并存可相互影响.肝病易导致糖代谢紊乱,使糖尿病加重;而糖尿病能使肝糖元减少,糖异生加强,蛋白质消耗加速,肝细胞的修复受到影响.现将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徐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一次性输液器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现就此总结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杜红洁;林常美;孙秀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尹巧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在儿童计划免疫中运用护理指导的体会

    目的:在儿童计划免疫中运用护理指导,以确保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护理指导.结果: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接种后的副反应症状很快(2d内)消失,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结论:做好接种前、中、后的护理指导是计划免疫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者:曲珠凤;陈慧林;陈丽;李小帆;张力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例急性重度氰化物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我院地处化工区,担负着各工厂职业病救护工作.各种化工粉尘、气体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但急性氰化物中毒的病例比较少见,近日我院成功地救治了1名急性重度氰化物中毒的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亚娟;吕庆霞;许广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