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因此,非语言沟通在机械通气期间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收到病人发出的信息,尽早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爱桢;刘鹏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临近,脑梗死作为老年常见病之一,患病率日益增多.我科2003年1月开始应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6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同的临床反应,现将我们的护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会;张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特殊治疗时指导;对其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1例患者中,26例痊愈,3例好转,1例因为严重的中毒性精神病(躁狂症)转至精神病院继续治疗,1例死亡.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常规护理是基础,重病人护理是重点,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特殊治疗时指导是关键.
作者:和宝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于入院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人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发生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刘杏仙;梁彩莲;陈丽秀;吴文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微量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它具有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体积小,便于移动的特点.在临床上微量泵多用于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输血、输液、高浓度补钾,以及持续输入镇痛、镇静药物.2000年8月~2003年8月,我科使用日本、美国、德国生产的多种微量注射泵,对ICU危重病人进行特殊药物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朴雪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的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肾移植手术配合的护理情况.结果:本组肾移植一例病人术后渗血,二次手术修补后因下床活动再次吻合口崩裂而摘除供肾,另3例因排斥反应摘除供肾外,其余恢复良好.结论:肾移植手术牵涉面广、地点变动大、环节多,因此要求较固定的护士参加移植手术,并能熟练掌握手术各环节步骤,精心做好各特殊物品的准备工作,并做好充份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耐受手术以及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加强术中管理,做好手术部位的摆置,建立两条确保通畅静脉通路.把握好术中用药及输血输液,提高取肾及肾移植手术的质量,认真做好上述每一环节可大大提高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国天;柯立;吴君萍;庞倩;周慧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于2001年3月9日10时在本站接受甲肝疫苗注射.5min后患者面部皮肤发痒、潮红、眼睑水肿、蚁行感,继而颈、胸部皮肤潮红,并出现大片丘疹,前往医院就诊.接诊后(注射疫苗后约20min后)患者自述胸闷、头晕、心慌、恶心、腹痛.随见患者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呼吸短促、脉搏细数、测血压不清.即刻取平卧位,给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接5%葡萄糖液250ml内加入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同时给大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1h后皮疹消退,各种症状消失.又观察3h后无异常.
作者:商桂芬;李桂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能有效地保持尿失禁患者会阴部干燥,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而深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及病人欢迎.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上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应用气囊导尿管已经成为广大护理同仁及有关学科十分重视的课题.
作者:宿秀娟;高凤菊;孙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病人从住院开始直至出院都离不开心理护理.在这里,主要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掌握烧伤病人的心理规律,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过程快速向健康方面转化.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依法执业和管理,如何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正确地履行责任和义务,调整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成了医务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又是更好维护患者权利提高护理工作科学性,规范性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丽群;孟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留置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昏迷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4例为人院36h内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液,对照组64例采取传统的方法,入院5d后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对两组患者的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作了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死亡率分别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早期留置胃管,配合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改善营养、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作者:秦丽娜;黄少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手术部位感染(简称SSI)是术后并发症之一,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部分,它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和费用,严重者对生命构成威胁.术后SSI虽不能杜绝,但重视做好防护工作,则可极大程度地防止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引起SSI的原因较多,本文只对其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毅冰;林静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对自身保健需求也提高,所以,了解肝硬化病人饮食内容对护士来说尤为重要.
作者:孙世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儿越来越多,在体表很难摸到其股动脉的搏动.另外静脉穿刺时小儿哭闹,导致腹部的起伏而掩盖股动脉的搏动,很难触清.根据儿科病房临床工作经验采取以下几种定位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高凤菊;宿秀娟;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更好地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住院质量,我院于98年1月开始实施整体护理工作.在此做以回顾,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设想,供同行商讨.
作者:张金萍;勇丽;刘庆萍;杨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次性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大大减少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护理工作者常用的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的带菌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其消毒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作者:耿凤芝;李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即将自身血液经过紫外线照射并同步充氧后再回输体内的一种疗法(简称血疗).从近几年治疗的大量病例可以看出,血疗在临床上是许多疾病的有效疗法之一,治疗效果的好坏,不仅与医生的诊断和选择适应症有关,而且与护理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由于护理工作的某一环节疏忽而影响治疗效果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乃至危及生命.
作者:杨立新;于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身心状况做出全面评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我们在窥镜中心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使其安全、满意地完成检查和治疗.
作者:李薇;徐丽萍;曹霞;马伟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排出的废物种类和数量迅速增长,其中的15%~20%是具有危害性和传染性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既能传播疾病,又能污染环境.因此,作为医院我们完全有责任做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减少医院性感染,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胡秀凤;王伟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尹巧雅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