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不同时期心理问题的护理体会

周巧云;郑淑珍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问题, 恶性肿瘤病人, 综合治疗, 明显效果, 护理人员, 功能紊乱, 躯体痛, 恶病质, 转移, 心态, 系统, 人生, 机体
摘要:恶性肿瘤病人由于长期慢性消耗引起的恶病质,以及肿瘤广泛转移引起的机体的各系统功能紊乱,加之综合治疗,既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又无明显效果,病人的心理问题极为复杂.要使病人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不含遗憾或少一点遗憾地走完人生,做为护理人员在心理、感情、精神上给予同情、支持和疏导非常重要.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探讨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基层医院,每年有卫校、护校实习生到临床见习和实习.笔者就如何培养护生,做好护理临床教学工作,对本院目前临床教学现状作如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部分改进措施.

    作者:许雅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为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与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152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进行术前训练、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并对病人进行规范的术后护理,指导病人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手术成功149例(约占91.4%),术后病人患髋功能良好.

    作者:刘岩;王桂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应如何开发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伴随我国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护理服务市场的扩大,护理服务价值观的提出,护理服务成本核算的起步,也为新形势下如何开发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出了新课题.因此,开发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对促进护理学发展、整体护理深入开展、适应与满足护理服务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苏兰若;李莉;谢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相关问题的健康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心脏起搏器逐渐被病人所接受,但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有74%的病人对与之相关的知识缺乏,表现极为担心,也尤为关心.因此,普及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刘群;王桂茹;常娅杰;段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液巧排气方法的运用体会

    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更换输液瓶不及时),会造成液面低于墨菲氏滴管,对少量空气可通过挤压或轻弹的方法将空气排到墨菲氏滴管内;对于大量的空气,传统的方法往往采取分离输液针头与输液皮管接头,用下排气的方法排出空气.输液巧排气就是指墨菲氏滴管以下的空气快速地向墨菲氏滴管方向排气的方法.经临床实验,液面距输液皮管末端约40~50cm以上的空气都可以采取此方法排气(此方法同样适用于输血的排气).

    作者:杨惠花;眭文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护理配合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odureforprolapseand hemorrhoids,PPH)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快速、准确的完成,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积极主动的配合.我院于2002年2月~2004年2月采用PPH方法治愈痔疮患者103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朱美花;娄春霞;姜晓慧;常嘉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泛影葡胺用于CT增强检查导致过敏性休克抢救的护理

    CT是一门新型技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4年2月共检查病人8000例,其中1555例做了增强检查,占检查病人的31.3%,增强效果好,均达到诊断要求.我们的常规剂量:成人为泛影葡胺80ml(30.6g,碘/100ml),小儿为1ml/kg.注射方法:静脉一次快速推注,速度一般于2min以内推完,否则影响增强效果.我们在1555例中共发现过敏者226例,其中轻度200例,占过敏人数的88.5%,中度20例占8.8%,重度6例占2.7%,过敏者静脉碘试验均为(-).

    作者:安风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晚期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特别是经过多疗程化疗的患者,致使周围静脉严重损伤,营养差,静脉弹性差,周围循环不良,给再穿刺增加了难度.深静脉置管,创伤大,病人及家属不易接受.且有些肿瘤晚期患者,全身多处转移,形成胸水、腹水,四肢重度水肿,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对深静脉穿刺造成不利.因此,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了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梅;孙芙蓉;丁利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32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对我院320例行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儿的护理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家属满意.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患儿特别是家属对疾病和手术方案的认识对手术和护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方玉珊;辛映华;成义花;杨晓青;权小香;罗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分析

    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往往因观察治疗不及时而延误抢救机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本院近三年收治脑外伤306例,其中出现迟发性血肿28例.

    作者:居兴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及今后走向

    整体护理作为较先进的护理理念,自1994年在我国建立试点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任洪兰;高凤菊;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男性精神科急诊住院病人200例分析及护理

    精神科急诊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其异常言语行为、情绪反应严重危害着他人及自身的安全,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为提高精神科急诊病人护理质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将医院近3年来,急诊住院的男性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兴成;崔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如何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病人不能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咳嗽,当你要求病人深吸气并咳嗽时,常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耐心教他们掌握咳嗽方法,不断提高咳嗽技巧,在病人身心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程丽;程平;杨淑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我院脑外科自2001年~2003年共救治了154例颅脑损伤的病人,通过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观察,现将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1 急救措施病人入院后护士首先应判断伤情,根据病情及受伤部位,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通知相关人员,在医生来到之前,采取一些相应的急救措施,保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护士应迅速对病人进行护理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确定意识状态,了解言语表达能力,四肢活动状况以及病人对症状的耐受程度等.

    作者:姜玉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病人假性动脉瘤的穿刺体会

    假性动脉瘤是在血液透析中穿刺动脉所造成的局限性动脉节段持久性扩大,典型的症状是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即搏动与心跳一致.

    作者:侯秋菊;吴裕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疼痛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疼痛是指某种损伤刺激周围感受器产生信号,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传导途径在皮质感受器的反应,是某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密切的关系,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和评定疗效的指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李胜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评估气囊导尿男性尿道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我科于1996年下半年使用气囊导尿,与普通导尿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于丽妍;葛运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辩证施护

    对178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采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等,使辩证施护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洁华;陈碧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重度胸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今年收治1名重度胸外伤昏迷的患者,经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专科治疗护理87d后,患者神志转清,能自主呼吸,可下床行走并痊愈出院.

    作者:曲冬梅;崔成爱;王艳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磷霉素钠静滴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报告

    磷霉素钠以抗菌谱广,价格低廉,广泛用于临床,因其致敏率较低,一般不做药物过敏试验.本例患儿既往无过敏史,首次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确属少见.

    作者:费英丽;王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