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吴建贤
目的 将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应用于昏迷患者或咳痰无力患者,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速肺部感染治愈进程.方法 对28 例有咳嗽反射,但因意识障碍或咳痰无效而导致痰液积聚,无法排除,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观察深部吸痰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28 例患者,有效26 例,无效2 例,有效率93%.结论 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对排除深部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部感染的痊愈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程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部分脑外科患者手术后病变邻近脑组织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可能发病机制、防止其发生的手术技巧以及对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2001 至2011 年脑部手术治疗后出现的7 例脑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CT 、MRI 或DSA 的检查.7 例病例均显微镜下切除病灶,3 例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病灶,2例行术前造影,然后手术切除病灶.出院时疗效优良共2例(28.5%),病残3 例(42.80%),死亡2 例(28.5%).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内病理解剖可见病理性血管,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足突明显减少或破坏.结论 当血液灌注压力突然加大时,病变周围的病理性血管就可能发生破裂或液体外渗而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并发症.正确地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对预防及减轻NPPB,降低病死率是有益的.
作者:李元斌;陈淳;邓发斌;周宇;郭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混合痔进行PPH 术后5 年的病情变化情况.方法 对2005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进行PPH 术的80 例混合痔患者开展术后5 年随访,分析术后5 年患者的痔疮治愈情况.结果 大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令人满意,少部分患者出现痔核脱出、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不良情况.结论 混合痔实施PPH 术较为安全,术后近远期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孙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YL-1 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针配合尿激酶对经定位CT 片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穿刺清除治疗,术后配合尿激酶反复抽吸引流,逐渐液化血肿以达到清除血肿目的,并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愈好转率83.7%,病死率3.7%.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病死率、致残率较低,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适合广泛推广.
作者:谭守文;丛光燕;陈然;严兴亚;李凤;吕鸿燕;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p53、p21、MDM2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p21、MDM2 基因和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 法)检测29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9 例子宫腺肌症组织标本的p53、p21、MDM2 表达情况,对p53、p21、MDM2 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53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分泌期表达高于增生期(P <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增生期与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子宫内膜组p53 蛋白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 <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53 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2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21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DM2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低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 <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 <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p53 与p21 呈正相关(r =0.611,P <0.01),p53 与MDM2 呈负相关(r =-0.541,P <0.01),p21 与MDM2 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表达无相关性(r =0.404,P >0.05).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p21、MDM2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相同之处.
作者:桑琳;赵卫东;杜世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住院的116 例患有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所实施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结果 116 例患者中,实施单纯性肿瘤切除术者84 例(72.41%),扩大切除术者26 例(22.41%),剖胸探查并切除者6 例(5.17%).结论 将临床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为诊断原发性纵隔肿瘤的重要方法.实施手术治疗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后早期实施手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李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78 例经标准激素治疗无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基线Ser、24 h 尿蛋白和按不同剂量加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的疗效.人为地分为常规剂量组(雷公藤多甙20 mg,每日3次) 和高剂量组(雷公藤多甙30 mg,每日3 次) 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78 例患者入组.高剂量组完全缓解15 例(44.12%),部分缓解14例(41.17%),无效5例(14.71%),有效率为85.3%.常规剂量组完全缓解9 例(26.47%),部分缓解12例(35.29%),无效13例(38.24%),有效率为61.76%.(85.3% vs 61.76%,χ2=4.83,P <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增加雷公藤多甙的剂量可以明显地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德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 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前准备、手术要点和术后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全组63例患者,手术治疗59例(93.65%),术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6 例,肺动脉高压危象3 例,低心排5 例,肺部感染2 例,切口感染2 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的手术指征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钱红波;杨小龙;丁伯应;任刚;龚荣福;熊克品;聂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分析31 例产科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期待提高该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产妇生育史、手术指征、手术和麻醉方法、估计失血量和术中输血补液,以及产妇低血压和血红蛋白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两种麻醉方法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19 例(61.29%),全身麻醉(GA)12 例(38.71%);未出现1 例麻醉死亡病例.结论 CSEA 用于这类手术是可取的,但术前已呈休克者宜选用气管内全静脉复合麻醉;并认为这类手术的麻醉管理和术中监测,与麻醉方法的选择是同等重要的.
作者:吴战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国产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72例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 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小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3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变化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HDL-C 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②联合用药可降低肝功能损害,减少肌肉疼痛的发生率,但不良反应中皮肤潮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较单一用药调节血脂更为全面,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较高.
作者:田探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 年1 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机械通气时间>48 h 的132 例患者,其中经临床确诊为VAP 的32 例,非VAP 为100 例,分别对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血糖、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激素、制酸剂、APHY+PEEP 通气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等13 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显著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制酸剂、APHY+PEEP 通气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8 项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制酸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这5项指标是VAP 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VAP 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实践中各因素相互关联影响,应重视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降低VAP 发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周瑞清;吕俊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的200 名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分别进行手术和手法复位治疗.根据随访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和差4 个等级,统计各个等级的患者数以及治疗的优良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 手术组和手法组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79.6%和7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 型骨折治疗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与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由于本次样本数量过少,这一结论是否准确,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样本数量予以确认.结论 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于两种方法在治疗C 型踝关节骨折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振青;朱东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肺开放式通气治疗与常规通气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在治疗的SAP 合并ARDS 患者,按照通气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 例采用肺开放式通气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①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通气治疗,PaO2,PaCO2 和SaO2在治疗8、16、24、48 h 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 ②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PaO2、S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16、24 h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48 h 后PaO2,PaCO2,pH,S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肺开放通气治疗方式相对于非开放式通气治疗在短时间内更为有效.③在小潮气量、低PEEP 水平维持下,逐步提高PEEP,VT 和FiO2水平,观察组16例患者中12例首次肺开放通气即改善明显,3 例患者2 次开放通气有效,1 例患者失败,操作过程中患者HR,MAP 均较为稳定;另外,无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肺开放通气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道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关原因.方法 对2005 年11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150 例腹膜透析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选择同期血液透析患者150 例作为对照,比较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将150 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非心力衰竭组及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以评价有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力衰竭组、感染组与非心力衰竭组、非感染组在血液检测、心脏功能及血压检测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心力衰竭组和感染组,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要密切关注有心力衰竭及各种感染的病患,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汪裕伟;高潮清;杨利才;杨沿浪;张道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cute variceal bleeding,AVB)是肝硬化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有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之特点,严重者可因无法制止的大出血而迅速出现休克,直接导致死亡[1-3].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上有了不少进步, 但是6周病死率仍高达20%[2].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指导评价AVB 病情和治疗的选择一直是困难的.临床上需迅速有效地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恰当的评估,并根据病情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王敏;许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DR 患者也越来越多.现阶段,激光治疗是全世界公认的能阻止DR 发展、减少视力受损、防止失明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文就激光治疗DR 的机制、临床现状、预后以及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胜信;黎金梅;麦丹;文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初步探讨雷帕霉素抑制A549 细胞增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20 nmol/L 雷帕霉素作用A549 细胞24、48、72 h后,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 法检测Survivin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Survivin 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和雷帕霉素作用A549 细胞24、48、72 h 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1±0.09)%、(12.13±0.68)%、(20.82±1.02)%、(51.68±2.9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7±0.07)%、(10.01±0.34)%、(16.68±0.52)%、(38.23±1.04)%,Survivin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9)、(0.54±0.13)、(0.33±0.08)、(0.19±0.12)和(0.62±0.06)、(0.46±0.08)、(0.29±0.08)、(0.15±0.11).雷帕霉素能够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549 细胞的增殖及诱导A549 细胞的凋亡(P <0.05),并能够下调Survivin 的表达(P <0.05).结论 雷帕霉素能够抑制A549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效应与下调Survivin 的表达有关.
作者:解艳丽;黄小梅;吴一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产科相关因素以及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支持组织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分娩的健康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73 例与剖宫产组49 例,使用女性尿失禁临床症状调查问卷在产妇分娩后的6~8 周进行调查.结果 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前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15%,两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10%,两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剖宫产组产妇的右侧活力值、功值以及两侧功值的平均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剖宫产组产妇的两侧活力值差值低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阴道分娩组产妇中,压力性尿失禁者左侧活力值与峰值均小于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侧速度值差值低于压力性尿失禁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阴道分娩组产妇在分娩后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产妇的发生率相似;产科的相关因素能够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徐永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之一, 是多种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长, 全世界哮喘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哮喘的本质在于气道慢性炎症,而引起慢性炎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哮喘危险因素的存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及宿主因素.遗传易感性、个体特应性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环境因素:感染、过敏原、职业性因素、吸烟、食物和药物、剧烈活动或过度通气、气候和温度变化、生活习惯和居住条件、情绪波动、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等不同程度地与哮喘的发病有相关性.
作者:熊梅;倪陈;潘家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 例GIST 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 资料,对肿瘤大小、密度、强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病灶分布于食管1 例,胃7 例,十二指肠1 例,空肠2 例,回肠3 例,肠系膜根部1 例.MSCT 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及不规则肿块,具有跨腔内外生长或腔外生长为主的特征.良性4 例,肿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交界性3 例,恶性8 例,其中有7 例直径大于8 cm,肿块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内部出血、坏死、囊变,局部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 的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 检查对GIST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昌山;胡元成;郑桥如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