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平
目的:探讨对成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合并癌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合并癌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加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在术后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做好各项护理.结果:该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并且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年,该患者无复发现象且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确保成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合并癌变患者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鑫;庞旭峰;李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系统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此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应用低温等离子系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6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且在随访的6个月间,无病情复发的现象.结论:应用低温等离子系统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对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肖学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为观察组81例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硝酸异山梨酯片为对照组78例患者进行治疗,经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R、BP变化较显著,观察组高脂血症患者给药后的TC、TG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宋淼;周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长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传染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单药组中的安慰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加拉米夫定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48周,随防约24周.结果:两组患者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药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联合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24周后均未发生1例不良事件.结论: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相比,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在持续应答率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作者:伍建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进行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胃镜检查的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胃镜诊疗的结果.结果:本组123例术前胃镜检查者,检出消化性溃疡11例;11例围术期行胃镜检查者中,9例为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者,本组共计检出上消化道溃疡19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胆汁返流者4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80例.9例围术期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者中,8例经胃镜下实施射频、喷洒止血药等治疗后出血停止,1例在胃镜止血后再次发生出血,经放射介入实施栓塞后出血停止,病情无反复.123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有同时存在消化性溃疡的可能,术前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指导临床用药;对于围术期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者,胃镜是明确诊断和实施治疗的主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96例早产产妇早产的原因以及发生在不同孕周的早产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96例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96例早产产妇的早产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发生在不同孕周的早产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在这96例发生早产的产妇中,有28例产妇是由于胎膜早破而发生早产的,占所有产妇总数的29.2%,有21例产妇是由于出现妊娠并发症而发生早产的,占所有产妇总数的21.9%,有11例产妇是由于胎盘因素而发生早产的,占所有产妇总数的11.5%,有9例产妇是由于子宫因素而发生早产的,占所有产妇总数的9.4%,有8例产妇是由于胎儿臀位而发生早产的,占所有产妇总数的8.3%,有3例产妇是由于羊水过多而发生早产的,占所有产妇总数的3.1%,有16例产妇发生早产的原因不明,占所有产妇总数的16.7%.在怀孕的第28周~第34周之间发生早产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为11.1%,在怀孕34周以后发生早产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为7%,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龄在28周~34周之间的早产儿发生窒息、死亡、体重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分别为33.3%、22.2%、83.3%和27.8%.胎龄在34周以上的早产儿发生窒息、死亡、体重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分别为7.3%、4.9%、52.4%和7.3%.胎龄在34周以上的早产儿发生窒息、死亡、体重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均明显低于胎龄在28周~34周之间的早产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可导致孕妇发生早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是胎膜早破和妊娠并发症.发生在不同孕周的早产对产妇的影响不大,但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其发生窒息、死亡、体重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就越高.
作者:王春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采取舒适模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不适程度以及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及护量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腹部损伤患者56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一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病死率等主要指标.结果: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方法治疗.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治疗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景法;朱志侠;黄燕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行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皮瓣移植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65例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这65例患者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手术后,我们对这65例患者进行了3~6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这65例患者移植皮瓣的外观、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行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瞿雯;沙芙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其手术适应症.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0月间应用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的3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A组,以应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的37例患者为B组,以先行抗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的37例患者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视力恢复率和眼压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及护理的120例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非语言性沟通,如眼神、身体语言、脸部表情交流等.医院制作调查表,在患儿出院后,由患儿家属填写满意程度.结果:不管在服务态度还是护理技术上,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都在90%以上[1].结论: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采用恰当的非语言性沟通方式有利于医生和患儿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即多平面重组(MPR)、增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31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在GE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图像重组进而观察损伤细节,同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比.结果:MPR、MIP及VR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骨折的细节,同时VR重组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骨盆骨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是复杂性骨盆骨折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金相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自我管理教育在护理白血病患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的合理性、对相关疾病及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情况、饮食的合理性、对相关疾病及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白血病患者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不仅能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对减少医患纠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瑞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各种临床反应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记录在册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各种治疗方法及治疗的效果进行为期一年(每半年进行一次记录)的跟踪记录和调查研究.结果:在这5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中,前半年死于全身衰竭的患者有1例、致残的患者有1例、未按照规定服药而发生脑损伤的患者有3例.在后半年中痊愈出院的患者有45例,其余均致残.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严密监护观察,发作时采取有效的药物及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治疗,是降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杨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骨生丸治疗常见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16例骨关节病患者健骨生丸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骨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困难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变化.结果:经治疗,31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明显好转或改善,显效235例(74.4%),有效78(24.7%),无效3例(0.9%),总有效率为99.1%,其中,治疗时间≥12个月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健骨生丸治疗常见骨关节病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王璐林;王和鸣;陶天尊;肖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手法复位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平卧牵引、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和椎体后凸的角度.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和椎体后凸的角度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和椎体后凸的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的下降幅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后凸角度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进行平卧牵引、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压缩椎体高度的复原.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青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急救护理的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护理之后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中治愈37例,好转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精心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沙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患者的抗生素使用问题和中药处方用药情况.方法:在2012年全年儿科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0张处方,分析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与关键点.结果:通过对儿科2000张药方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儿科的主要用药为中药颗粒和常见抗生素及抗感冒药.其中,中药处方中的中草药用量都不是很大,一般在3g到30g之间,甘草是使用频率高的一味中药.儿科治疗开具的中药药方以解表药和健脾助消化药多.结论:儿科中药处方的分析有助于规范门诊中药处方,对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将到我院门诊注射室就诊的7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36例)和对照组(364例),比较两组患者对5项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评分及发生护患纠纷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5项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实现了护患纠纷零发生,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了5例护患纠纷,发生护患纠纷的比例为1.4%.试验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4.623,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可显著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的药学服务对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取药方法,试验组提供相关药学咨询、用药指导及其他药学服务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例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采取不同的药物服务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振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