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玲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葡糖糖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相关心得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止咳平喘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溴酸葡糖糖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二者比较,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和体征比对照组消失得快(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葡糖糖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有辅佐治疗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兴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用针刺、艾灸法结合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呃逆患者联合进行针刺、艾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的针刺、艾灸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用针刺、艾灸法联合治疗呃逆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CSII)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血糖控制的效果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降低患者发生胰岛素副反应的几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胰岛素使用方式.
作者:张志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心率和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7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0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降低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此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苑凤琴;赵晓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方向,是人类健康的需求.本文通过思考高职教育在发展多元文化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适应现代多元文化护理的需求,培养能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多元文化护理实践者.
作者:赵江瑞;黄传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质疑为基础的学习(IBL)法来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谢海英;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分别成立精神科风险管理组和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组,重新识别、确认及评估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科学、细致地加以分析,研究精神科护理中现存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护理流程重塑及再造,从而建立健全精神科风险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结果:自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原有的4.9%下降到1.2%;精神科护理临床风险事件由原有的8起降至2起;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科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护意识和能力,减少临床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向莲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进行心理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在为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治护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特定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疼痛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常可出现多种不良心理,其中以焦虑、抑郁为多见.实施特殊的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爱珍;杨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肩难产的发生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总结相关临床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例肩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1例患儿因窒息转入新生儿科,三天后回访,患儿恢复良好.结论:肩难产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恰当的处理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婴儿氧舱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加强婴儿氧舱的安全管理,掌握正确的操舱方法,对预防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自1998年投入使用至今,经婴儿氧舱治疗的患儿均安全出舱.结论:婴儿高压氧舱在儿科特殊病例的治疗中有其独特性,只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舱,选择好适应证,就可保证治疗安全.
作者:张宇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科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配合医生选取合适器械,开展异物取出术.自开展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以来,有450例患儿安全取出异物,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后遗症,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该手术的成功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密切配合.
作者:邹晓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药房也在摸索中不断改变工作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临床科室所需药品及时调配与发放下去,使住院患者在救治中享受到用药的高效与及时性,并得到各临床科室及护士的好评及认可.
作者:佟巍巍;宁艳;郭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在高龄孕妇中开展唐氏筛查对于发现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站及本县医疗机构接受唐氏筛查或接受产前羊膜腔穿刺检查的妊娠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作为低龄组,35岁及以上的孕妇作为高龄组,对比两组的唐氏筛查结果.结果:高龄组唐氏筛查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组,(P<0.01);阳性组唐氏儿、胎儿异常以及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于妊娠中期对高龄孕妇开展唐氏筛查,可有效预估唐氏综合征发生的风险系数,对于唐氏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序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铁治疗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铁剂组(简称静脉组)20例和口服铁剂组(简称口服组)2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EPO治疗,剂量为15000IU(每周),静脉注射,若血红蛋白升至110 g/L,则将EPO减量,每次减量为10000IU(每周).观察2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有上升,静脉组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静脉组HCT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且未发现高血压、癫痫发作、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口服补铁剂.
作者:张秀梅;巫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及护理的120例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非语言性沟通,如眼神、身体语言、脸部表情交流等.医院制作调查表,在患儿出院后,由患儿家属填写满意程度.结果:不管在服务态度还是护理技术上,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都在90%以上[1].结论: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采用恰当的非语言性沟通方式有利于医生和患儿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急救护理的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护理之后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中治愈37例,好转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精心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沙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蛋白和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7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8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4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7%.在对照组的7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蛋白和血肌酐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蛋白和血肌酐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蛋白和血肌酐水平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其肾功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氧雾化治疗;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喘憋及肺部细小湿啰音的消失时间,进而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7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细小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88.9%;对照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75.6%.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无1例死亡,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中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采用推拿疗法,辅以气功锻炼治疗胃下垂28例.报告如下.轻度胃下垂16例,中度胃下垂者11例重度胃下垂1例.[方法]1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胃下垂患者28例,2.治疗方法:1.推拿疗法:①部位::腹部、肩胛部、胁肋部、背部、背部督脉;②取穴:鸠尾、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肝俞、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足三里、膈俞、章门、期门、太冲.2辅以气功锻炼.[结论]推拿辅以气功功锻炼对胃下垂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优点.
作者:刘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首先对儿童用药品种少、药品信息不规范、临床用药不合理、儿童用药规格和剂量少等西医儿童用药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西医儿科用药和重视儿科药学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