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德
目的:对我院临床使用多种西药合用治疗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分析,规范西药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方法:在我院电脑资料库中取出门诊资料1924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用药情况.结果:经分析统计发现,142份药方存在配伍不合理情况,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结论:临床多种因素都可能对药物造成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症状,在严格遵循药物理论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科学的用药可有效降低临床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花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重点论述了普外科病人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及护理效果,旨在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借鉴.
作者:叶爽;孙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等)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研究组在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医抗生素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裴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10.5±2.5)d,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较好.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加强术后护理管理,实施心理护理并加强并发症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夏笑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在疼痛护理中使用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50例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疼痛护理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结果:术后疼痛护理是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恢复良好,对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时应用护理干预程序,是减轻患者疼痛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建立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选择现场调查法、文献调研法以及专家咨询法确定静脉护理技术指标,定下静脉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结果:遴选专家积极性系数为92.3%,平均权威系数为0.81.建立的涵盖5类20个项目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指标,其平均难度为5.13.结论: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史冬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癌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切除、肝脏移植、肝动脉栓塞、酒精注射、射频治疗、冷冻治疗、化学治疗等.肝癌外科手术治疗后仍有相当高的肝內复发率.对于术后复发且不适合再次手术的患者,为了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我们采取肝癌射频消融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庄志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会阴护理在产科病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操作,它既可以保持患者会阴部位的清洁,预防各种感染,又能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切口、插管以及流血情况,对产妇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产科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造温馨的环境,满足产妇要求、细致周到的服务,实施人性化的操作、宣传科学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春玲;周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中的作用.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和技术培训,并给予相关硬件建设,观察其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效果.结果:实施标准预防措施以来,医护人员的烫伤和医疗锐器损伤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损伤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氧雾化治疗;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喘憋及肺部细小湿啰音的消失时间,进而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7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细小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88.9%;对照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75.6%.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无1例死亡,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中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改良B-Lynch缝合术与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缝合组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栓塞组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缝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栓塞组相当,但总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迅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科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配合医生选取合适器械,开展异物取出术.自开展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以来,有450例患儿安全取出异物,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后遗症,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该手术的成功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密切配合.
作者:邹晓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社区适龄女性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社区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93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期体检的93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多、文化程度低及使用避孕套是适龄女性发生宫颈糜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糜烂的高发病率与多种因素相关,适龄女性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堵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童龋病无痛操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牙科门诊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4例(50颗患牙)儿童龋病患儿,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25颗.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牙无痛操作治疗.对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及治疗成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较多的配合人数和较高的成功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病无痛操作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配合度和治疗成功率,简单无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王江红;胡永成;杨小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旨在提高此病患儿的临床治效.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新生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并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5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均痊愈出院,经随访,在其1岁~1.5岁时均已形成正常的排便习惯,恢复正常的肛门功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新生儿肛门先天性闭锁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田英;韩小丽;潘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手法复位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平卧牵引、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和椎体后凸的角度.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和椎体后凸的角度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和椎体后凸的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的下降幅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后凸角度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进行平卧牵引、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压缩椎体高度的复原.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青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人们对妇产科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循证护理正好可以为满足产妇要求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倪配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联合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核磁共振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的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均为多发性脑梗死,出现大面积或腔隙性梗死.结论:MRI联合DSA可以提供更加完整的TOBS诊断信息,可作为其诊断方法.
作者:陈瑞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宫颈刮片的细胞学检查在妇科疾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做妇科病普查并宫颈刮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的600例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妇科B超检查,治疗组则采取宫颈刮片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治疗组阳性检出率86.00%,对照组B超检查的有69.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细胞学检查可疑阴性者病理学诊断结果方面,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检查中,全面使用宫颈刮片的细胞学检查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高的优点,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王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毕Ⅰ(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入住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0例,均采用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以Visick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50例胃溃疡患者,术后恢复到Ⅰ级者22例,恢复到Ⅱ级者23例,恢复到Ⅲ级者5例,无Ⅳ级患者.随访发现,仅出现吻合口溃疡1例,复发者1例.结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手术能解决溃疡及穿孔的问题,且复发率、死亡率低,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较为适用.
作者:闫勇;张海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