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花花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在疼痛护理中使用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50例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疼痛护理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结果:术后疼痛护理是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恢复良好,对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时应用护理干预程序,是减轻患者疼痛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为本院眼科收治的20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为100例实验组患者设计临床护理路径,按路径表完成其各项护理工作.为100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我科护士的自信心、工作满足感及个人成就感均高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翼状胬肉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其住院时间,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其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银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从临床角度观察以DHS(动力髋螺钉)和PFN(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以下简称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因粗隆间骨折而入院治疗的患者中随即抽取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DHS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PFN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对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PFN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DHS,以其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可作为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首选.
作者:罗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抗聚、改善循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为指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评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申斌;于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社区适龄女性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社区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93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期体检的93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多、文化程度低及使用避孕套是适龄女性发生宫颈糜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糜烂的高发病率与多种因素相关,适龄女性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堵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成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合并癌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合并癌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加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在术后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做好各项护理.结果:该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并且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年,该患者无复发现象且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确保成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合并癌变患者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鑫;庞旭峰;李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收治的40例需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作者:韦定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三级保护网的逐步完善,全科医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社区医院教育培训工作也因此而愈加重要.本研究通过总结100余名复旦学生的实习带教体会及10余名上海市规范化培训医生的带教体会,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希望对正在从事带教或即将从事带教工作的社区医院有所帮助.
作者:宋园园;侯小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前,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工作中存在着分析前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是影响检验工作质效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为临床医生检验申请单出具以及对病例的告知不够规范,护理人员在检验样本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不够规范,以及与检验科室之间的交接手续不够规范等.对此,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规范、正确出具检验申请,向患者告知相关配合方面,正确采集、规范输送并做好检验样本的交接工作,做好分析前的各项其他注意点,为准确检验奠定基础.
作者:骆三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CT引导肺活检针穿刺活检术诊断周围性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周围性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CT引导肺活检针穿刺活检术对这4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诊断.结果:经过检查,在这40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得到确诊,确诊率达到90%.在这36例被确诊的患者中,有10例肺鳞癌患者,有8例肺腺癌患者,有5例肺结核患者,有4例肺炎性假瘤患者,有3例肺脓肿患者,有4例肺泡细胞癌患者,有1例肺小细胞癌患者,有1例肺转移癌患者.在进行CT引导肺活检针穿刺活检术的过程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气胸,有2例患者出现了少量咯血,有2例患者出现了肺内出血.结论:用CT引导肺活检针穿刺活检术诊断周围性肺占位性病变确诊率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从肾的角度探讨了亚健康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先天因素(父母精亏血虚)和后天因素(劳逸过度、性生活失调、脾胃虚损、内伤七情),并提出了六种防治亚健康的措施,即优生优育、调节情志、节欲保精、适度锻炼、服用补肾药物、固护脾胃,理清了肾与亚健康之间的深层次内涵,值得现实临床和理论家高度重视.
作者:蔡林;廖伯年;张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理纠纷是在护理活动中,患者与家属对医院护理表示不满时产生的冲突.本文以我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为基础,对护理纠纷形成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提出了思考性应对策略.
作者:刘美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标准的三联疗法根除Hp的效果逐步降低.本研究对我国Hp的耐药现状、产生耐药的原因及如何克服耐药,提高根除率做一介绍.
作者:余虹;蔡加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验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氏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肠热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和全面生化反应,比较两组的检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2例,有效率高达96.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效3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学检验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氏菌杆检验中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贤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合血β-HCG孕酮测定在输卵管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患者61例为试验组,同期早期妊娠的妇女6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病例的血β-HCG、孕酮值、其中试验组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51例,测定治疗前后血β-HCG、孕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①试验组血β-HCG值900±120IU/L、孕酮值22.15±12.21nmol/L,对照组血β-HCG3500--115000IU/L、孕酮值66.73±10.95nmol/L;②在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治疗成功的病例血β-HCG、孕酮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3例失败后导致手术治疗,血β-HCG、孕酮下降不明显或略有上升;③以血β-HCG1000IU/L、血清孕酮值28nmol/L为界,其小于或大于该值药物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8%、60%,97.5%、42.8%(P<0.05).结论:①输卵管妊娠患者血β-HCG、血清孕酮值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妊娠,可作为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辅助手段,以血β-HCG间隔48h升高<50%、血清孕酮50nmol/L作为临界值.②在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选择病例时,以一般情况良好、血β-HCG<3000IU/L、血清孕酮值28nmol/L、B超提示包块直径<3--5cm未见胚胎原始血管搏动作为筛选指标;③在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过程中,监测B超、血β-HCG、孕酮的浓度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良好标志物.
作者:李雪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出院之后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再次入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住院时期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程序,在出院时给予一次性出院指导;观察组不仅在住院时期加强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还为其提供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再入院的情况和院外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入院率更低,且两组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再次入院率,提高其生存、生活质量.
作者:冯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正中小切口劈开肱三头肌肘后侧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2010年8月收治的87例患儿,均采用后正中小切口劈开肱三头肌肘后侧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结果:本组87例患儿,5例失访,83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4.5个月.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Volkmann缺血性孪缩病例;2例发生针道感染经抗炎、局部切开引流、换药治疗后痊愈.根据Flynn[1]标准评定:所有患儿提携角均正常或基本正常,均未发现肘内、外翻畸形;肘关节屈伸功能优67例,良13例,一般(肘关节功能障碍)3例,优良率为96.38%.结论:后正中小切口劈开肱三头肌肘后侧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严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显露清楚,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双伟;殷国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肩难产的发生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总结相关临床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例肩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1例患儿因窒息转入新生儿科,三天后回访,患儿恢复良好.结论:肩难产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恰当的处理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将到我院门诊注射室就诊的7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36例)和对照组(364例),比较两组患者对5项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评分及发生护患纠纷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5项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实现了护患纠纷零发生,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了5例护患纠纷,发生护患纠纷的比例为1.4%.试验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4.623,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可显著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90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0例(对照组),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6例(观察组).将其构成比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1.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多于第二代.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根据抗生素的禁忌症严格控制用药并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以防止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熊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