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双伟;殷国超
目的:进一步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上述患儿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结果:对照组49例患者,11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6%;治疗组49例患者,25例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氧气驱动吸入雾化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混合液的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有效控制哮喘反复发作,促进病情转归,易于操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邹尚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1级影像专业2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观察组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及实验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解剖学教学,有利于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德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等)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研究组在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医抗生素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裴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人工流产手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手段,随着人们性观念的转变,婚前性行为的增加,未婚女性人流率逐年上升.未婚患者心理负担较大,术前普通存在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况,术后则以抑郁为常见.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麻醉和手术不了解,担心自己的隐私得不到重视和保护,担心人流对自己未来的生育能力及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做好未婚女性无痛人流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基层医院检验科中的普及率较高,其具有精密程度高、检验精准以及交叉污染低等方面的优势,为提高检验准确率发挥了积极作用.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主要有试剂针吸试剂环节报警、样本针在吸样本以及加到反应杯环节报警、试剂针不能检测到外壁清洗水液面、漏液以及采样针甩液等.本文主要针对这一设备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李国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内科住院高危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一直是护理工作实践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高危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具有多发性、综合性、突发性的特征,病情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意外,猝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本文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着重分析了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的因素,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方法.
作者:杨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不仅能够使患者腰间盘功能得到有效康复,同时提高了护满意度,对护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同时按住个体性差异给予平喘与祛痰或强心等系统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观察组心功能分级出现明显改善,其中,Ⅰ级心功能患者显著性提高,两组Ⅱ、Ⅲ、Ⅳ级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出院之后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再次入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住院时期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程序,在出院时给予一次性出院指导;观察组不仅在住院时期加强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还为其提供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再入院的情况和院外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入院率更低,且两组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再次入院率,提高其生存、生活质量.
作者:冯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瑞芬太尼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平衡麻醉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是人工合成的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药.瑞芬太尼的研制成功在临床麻醉应用中是一项重要突破.目前,很多国家已将该药作为正式的临床用药.我国对此药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瑞芬太尼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和分析.
作者:王鸿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人们对妇产科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循证护理正好可以为满足产妇要求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倪配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扶正抗瘤方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3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1例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和化疗,并在此基础上给其使用本院自拟的扶正抗瘤方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1例患者的KPS(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平均分、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这31例患者的KPS平均分为71.5±13.5分.治疗后,这31例患者的KPS平均分为79.5±12.0分.这31例患者治疗后的KPS平均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这31例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同时,这31例患者没有人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放疗和化疗的基础上,给其使用扶正抗瘤方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免疫力,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此药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民宇;徐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为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入院进行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196名患者制订合适的护理方案,严密观察其病情发展情况,并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结果:本组73.5%的患者被治愈.结论:对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脑部功能恢复,从而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羟氯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淑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甲亢治疗,选取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进行治疗,观察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积极补钾.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时,必须合理选取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碘,同时还要及时补钾,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尽可能地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红燕;郭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分别成立精神科风险管理组和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组,重新识别、确认及评估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科学、细致地加以分析,研究精神科护理中现存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护理流程重塑及再造,从而建立健全精神科风险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结果:自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原有的4.9%下降到1.2%;精神科护理临床风险事件由原有的8起降至2起;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科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护意识和能力,减少临床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向莲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胃肠减压的216例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16例胃肠减压患者,其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03例,失败13例,成功率为95.3%.脱落11例,自行拔管13例.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时,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插管技术操作,密切观察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的状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痊愈.
作者:袁小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管理麻醉药品,杜绝滥用情况的发生.
作者:孙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门诊药房布局和工作流程的有效措施.方法:从优化门诊药房的内部环境、药师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完善、落实工作制度,开展科学化、规范化药学服务等方面着手,探讨相应的管理体系建设.结果:门诊药房药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0%,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优化门诊药房的布局和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痰培养标本的质量及其对痰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进各工作环节.结果:痰培养阳性率、可靠性均得到提高.结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提高痰标本合格率与痰培养阳性率息息相关,可为临床选用抗菌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吕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