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华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无手术治疗指征并且诊断为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别是介入治疗组、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然后检验5、13、25、49w的肝功能,HBVDNA水平、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AFP、CA199水平及凝血常规,计算child-Pugh评分.结果: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与抗病毒治疗组明显降低(P<0.07).不同治疗方案的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Child-Pugh评分随治疗时间逐渐上升,在治疗25w后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7).结论:介入治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ALT水平,降低HBV DNA水平,提高HBV DNA不可测率及第48周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降低AFP、CA199水平以及Child-Pugh评分.
作者:华燕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结果: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多发性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缘不清,CT 值为18~29 Hu,特别是侧脑室额角,枕角周围先受累且比较重;其次好发于半卵圆中心区的脑白质,严重者大脑各叶白质全部明显累及.3种改变在同一病例常可混合存在.结论:CT是确定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存在与否并明确范围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崔洪;武强;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级预防策略在高血压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按照三级预防管理规范要求予以治疗.同期设置对照组40例,选取自行在家处置的患者.第二年进行病例追踪随访.结果:两组患者随访血压与首诊血压的差值比较,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脑出血、肾功能减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执行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减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替换传统药物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病情无法得到控制的癫痫病患者62例,对其加用抗癫痫新药拉莫三嗪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2名患者中,病情得到完全控制的有14例,显效的18例,有效的14例,无效的14例,恶化的2例;3名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但不影响药物使用.结论:拉莫三嗪替换传统药物治疗癫痫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并总结对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例需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全程、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这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以整体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徐珍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氧雾化治疗;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喘憋及肺部细小湿啰音的消失时间,进而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7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细小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88.9%;对照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75.6%.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无1例死亡,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中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胶囊(规格:0.25g*12s*2板),一次2-4粒,一日3次.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情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吕桂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丰迪)是新型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其作用机理为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其作用点随菌种而变化.本品抗菌谱广,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葡萄糖菌属、肺炎球菌、链球菌等.本品不良反应包括痉挛、意识障碍,尤其是肾功能障碍者更易发生.
作者:章丹;赵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脑出血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采取血压控制和颅内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于2天后按照康复计划训练,对照组患者于10天后进行患肢康复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巴塞尔指数)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24.52±9.14,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25.37±8.76,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74.71±6.95,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1.33±6.38,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乃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反复自然流产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反复自然流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反复自然流产病人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为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1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8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康复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中有5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和平均的康复时间分别为8.63±1.07天和15.07±2.19天,观察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和平均的康复时间分别为5.01±1.26天和8.97±1.35天.观察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和平均的康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04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对照组患者中有39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能缩短患者住院和康复的时间,降低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郝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等)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研究组在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医抗生素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裴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深入分析医学临床实验中控制细菌标本质量检验的措施,为提高检测病因的准确性奠定基础.方法:对我院各科临床送检标本细菌3000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质量检测优良的标本细菌总共有1460例,质量检测合格的标本细菌总共1324例,总质量合格率为92.8%.其中各科临床检验标本细菌位列前三名的是:脓肿创伤标本(96.9%)、血液标本(95.2%)、生殖分泌标本(92.1%).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标本细菌一共有216例,不合格率为7.2%.结论:严格遵循取样、操作、运送规范原则,是保证细菌标本质量检验合格的关键.
作者:李磊;刘玉;韩玮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迅速, 通过血液可以检查出很多种疾病, 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但是不标准的手段采集血液标本,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误导临床诊断,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正确采集血液标本且规范及时送检是检验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基础,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治[1].为了探讨血液标本临床送检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对策,血液标本得到合格的检验,才会得到准确的结果.现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检验科送检的1820份血液标本中的260份不合格标本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蒙建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研究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I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35%的患者在手术前0.5~1h内给予用药,45%的患者大于48h内给予用药.使用抗菌药物次数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78%,其次为青霉素类,占23%.结论: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切口感染;但应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成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普查早期肺癌的方法、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无症状受检者采用一次屏息低剂量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图像,并观察患者的肺部、纵隔以及与早期肺癌关系密切的肺内结节、气管支气管的显示程度.结果:肺内3mm以上的肺结节病变均可显示.肺叶、段支气管显示可满足检查要求,纵隔淋巴结显示满意.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发现胸片不能显示的早期肺内病变,是早期肺癌普查的较佳手段.
作者:金赛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肾脏功能生化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传统拉网式检测和分级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在80例患者中,78例患者的分级检测结果与传统拉网式检测结果相符.结论: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临床效果明显,误诊和漏诊率较低,可为患者节约较多的化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前,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普遍使用的是国外厂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内部操作不透明,无法阻止机密信息泄露、滥用资源等行为.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针对医院数据库系统的防统方系统,该软件采用旁路监听方式实时采集客户端对数据库的操作,不必改变现有网络结构.
作者:计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研究主要探讨痛泻要方的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效果.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发现痛泻要方的功效主要与抗炎、镇痛、止泻等药理活性相关,并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临床上多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加味化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腹痛腹泻等,疗效显著.应进一步利用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技术和药理学研究方法,结合中药复方配伍的用药特点,针对痛泻要方的主要临床应用方式,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并以药效物质为指标,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为中药复方药物创新奠定基础.
作者:靳平;张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门诊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结合门诊性病患者的特点实施人文护理,营造让患者放心的就诊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结果显示,进行人文护理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心理压力明显减轻.结论:人文护理在门诊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燕会;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