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对婴儿氧舱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张宇红

关键词:婴儿氧舱,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婴儿氧舱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加强婴儿氧舱的安全管理,掌握正确的操舱方法,对预防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自1998年投入使用至今,经婴儿氧舱治疗的患儿均安全出舱.结论:婴儿高压氧舱在儿科特殊病例的治疗中有其独特性,只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舱,选择好适应证,就可保证治疗安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26例.两组均常规饮食控制及应用降糖药物治疗,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双下肢动脉管径、血流量及A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孙婷婷;雷雯;高林;胡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抢救一例静脉注射甘露醇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抢救静脉注射甘露醇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有效措施.方法: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合并3级高血压(极高危组)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使用甘露醇后发生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我们对其进行了紧急抢救,并分析了本次抢救的有效性.结果:经积极抢救,该患者成功脱离危险,终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输注甘露醇时易诱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若在发生此类并发症后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抢救可出现生命危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坚持认真仔细、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善于总结的工作作风,不但要掌握好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适应症及禁忌症,还要重视每一位患者的新发疾病、原有疾病及用药的先后顺序,并应对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以免发生医疗事故.

    作者:高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尿激酶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收治的40例需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作者:韦定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分娩时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选取2006年1月到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时接受多普勒胎心听诊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则低于对照组,且P均<0.05.结论: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及时处理,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许金平;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社区适龄女性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本社区适龄女性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社区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93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期体检的93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多、文化程度低及使用避孕套是适龄女性发生宫颈糜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糜烂的高发病率与多种因素相关,适龄女性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堵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临床,可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建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建立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的意义

    目的:探讨建立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体系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选择现场调查法、文献调研法以及专家咨询法确定静脉护理技术指标,定下静脉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结果:遴选专家积极性系数为92.3%,平均权威系数为0.81.建立的涵盖5类20个项目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指标,其平均难度为5.13.结论: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史冬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校护理专业随机选择4个班次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应用病例教学法对A组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为B组学生进行护理教学,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A组学员平均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同B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且学生满意度也较高,应予推广.

    作者:周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插胃管洗胃抢救服药自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服药自杀的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方法:评估患者服用何种成分的毒药,结合评估内容决定是否洗胃和选择哪种洗胃方法.结果:经过及时高效的抢救,30例服药自杀的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29例痊愈出院.方法:迅速、彻底准确地清除服药自杀患者胃内的毒物,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静脉给药,清除体内毒物,是提高服药自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霞;张武菊;饶家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致急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救治体会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丰迪)是新型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其作用机理为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其作用点随菌种而变化.本品抗菌谱广,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葡萄糖菌属、肺炎球菌、链球菌等.本品不良反应包括痉挛、意识障碍,尤其是肾功能障碍者更易发生.

    作者:章丹;赵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寻找更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为西医治疗组;二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三组为西医治疗+健康教育组;四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健康护理教育组.一组(西医治疗)给予氟康唑150mg口服,2%-4%的碳酸氢钠溶液800mL冲洗阴道后,达克宁栓1粒纳入,均1次/d,7d为1疗程;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氟康唑150mg口服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三组、四组分别在中一组、二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教育.治疗一月后随访.结果:四组(中西医结合+健康护理教育治疗)在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上的疗效优于其他3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结合健康护理教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巧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比较长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比较长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传染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单药组中的安慰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加拉米夫定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48周,随防约24周.结果:两组患者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药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联合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24周后均未发生1例不良事件.结论: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相比,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在持续应答率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作者:伍建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克氏针加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克氏针加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克氏针加双钢丝张力带手术治疗的38例髌骨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跟踪访问12个月后,16例手术5周后膝关节伸屈功能基本恢复,13例手术8周后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手术3个月后即恢复正常工作,9例手术11周后膝关节屈曲仍差320至430.结论:将克氏针与双钢丝张力带同时应用可以增强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鸿;吴昭润;吴永芳;赵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0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适合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0例艾滋病患者,对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及合并症,针对性采取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症护理、自我防护隔离消毒、健康宣教以及对家属和家庭护理指导等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结果:8例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其性伴侣愿意接受HIV抗体筛查,HIV5例阳性.结论:认为科学、优质的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病痛,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络活喜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络活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单位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络活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8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4.14%,两组不良反应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络活喜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本文重点论述了普外科病人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及护理效果,旨在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借鉴.

    作者:叶爽;孙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1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在观察组的11例患者中,接受护理后为显效者有7例,接受护理后为有效者有3例,接受护理后为无效者有1例,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91%.在对照组的11例患者中,接受护理后为显效者有5例,接受护理后为有效者有2例,接受护理后为无效者有4例,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3.63%.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在接受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没有人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2人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心理障碍、口腔溃疡和褥疮等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肾脏功能生化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传统拉网式检测和分级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在80例患者中,78例患者的分级检测结果与传统拉网式检测结果相符.结论: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临床效果明显,误诊和漏诊率较低,可为患者节约较多的化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矽肺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矽肺病是我国十分常见而严重的一种职业病.近年来,我国矽肺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治疗矽肺病的有效方案,此病患者及其家属承受的负担极重.虽然X线和CT检查被广泛用于诊断矽肺病,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此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得不到及时的确诊,进而延误了治疗时机.目前,及早诊断及治疗矽肺病是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朱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强县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近年来,医院感染事件频繁发生,医院感染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恶性医疗事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医务工作者造成沉重的打击.加强防范医院感染的控制力度关系到医院和患者的双重利益,更是医院责任所在.医院作为细菌滋生的主要场所,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做好消毒供应管理工作是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源头所在.回顾以往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可谓触目惊心:1998年,深圳市妇儿医院暴发严重医院感染事件,292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66列,切口感染率高达56.85%,导致感染的主要菌群为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经查实,发生感染的原因为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类似案例不止一例.我院组织培训学习<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切合我院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消毒管理供应措施,在源头上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梅;胡海霞;全萍;陈禄芝;丁帮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