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

解陆诘;吴超;李林根;施丽俊

关键词:偏瘫, 电针, 运功疗法, 作业疗法, 简易上肢功能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和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及早期作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使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合运动疗法.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对产科病人进行会阴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体会

    会阴护理在产科病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操作,它既可以保持患者会阴部位的清洁,预防各种感染,又能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切口、插管以及流血情况,对产妇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产科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造温馨的环境,满足产妇要求、细致周到的服务,实施人性化的操作、宣传科学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春玲;周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CT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8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12例,CT表现为高密度片状影3例,新月状影4例,U形影2例,累及大脑镰后部3例,呈Y形或镰刀状.结论: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有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岑之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反复自然流产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对反复自然流产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反复自然流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反复自然流产病人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针刺、艾灸法联合治疗1例呃逆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用针刺、艾灸法结合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呃逆患者联合进行针刺、艾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的针刺、艾灸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用针刺、艾灸法联合治疗呃逆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IBL教学法对高职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质疑为基础的学习(IBL)法来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谢海英;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寻找更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为西医治疗组;二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三组为西医治疗+健康教育组;四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健康护理教育组.一组(西医治疗)给予氟康唑150mg口服,2%-4%的碳酸氢钠溶液800mL冲洗阴道后,达克宁栓1粒纳入,均1次/d,7d为1疗程;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氟康唑150mg口服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三组、四组分别在中一组、二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教育.治疗一月后随访.结果:四组(中西医结合+健康护理教育治疗)在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上的疗效优于其他3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结合健康护理教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巧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进行胸腔镜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8例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其舒适感和满意程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易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临证应用体会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多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水肿、肾病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疗效较好.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证经验,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在一些疾病中的临证应用体会进行论述.

    作者:谈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例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66例患者均基本痊愈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中,尽量明确急腹症的原因,积极抢救重症病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胃肠减压与补液、输血、抗感染等关键工作,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必要手段.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艳丽;张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250例患者进行手术室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为研究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案,并对比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3天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园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和改进

    现今,微生物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一大批新技术如蛋白芯片、PCR等,极大程度丰富了临床检验的手段,有效缩短了检测所需要的时间,促进了微生物检验的进步与发展.尽管如此,这些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的技术仍不能代替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和免疫学检验等传统经典的检验方式.为了使微生物检验工作和临床需求齐头并进,我们必须加强微生物临床检验的质量监管工作,确保微生物的临床检验工作有序,有效地完成.临床微生物检验包括:标本的采集、标本的标识、标本保存、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检验、检验结果分析及报告、临床医务人员的理解及应用等流程.确保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建立动态、全面、全程、持续的质量监管体系.

    作者:陈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以提高其治愈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968例随机分为A、B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0.67%,B组总有效率为74.5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显著,选择恰当的药物方案是提高该病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谢松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防治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135例患者的感染途径虽然多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其身体状况均得到恢复,体内肝炎病毒均得到有效的抑制.结论:结合传播途径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防治病毒性肝炎.

    作者:刘进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公共卫生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门诊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隐藏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在公共卫生门诊的护理工作中既可能存在综合门诊所有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又可因某些疾病(如肝炎、肺结核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性而存在一些特殊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共卫生门诊各个就诊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施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分娩时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选取2006年1月到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时接受多普勒胎心听诊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则低于对照组,且P均<0.05.结论: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及时处理,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许金平;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施行心理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不良心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进行心理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在为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治护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特定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疼痛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常可出现多种不良心理,其中以焦虑、抑郁为多见.实施特殊的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爱珍;杨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负压引流患者63例,作为治疗组,再选取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常规鼻腔填塞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2h、24h的病情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2h、24h的病情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负压引流的疗效显著.

    作者:江雪;冯丽春;代保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未婚女性无痛人流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人工流产手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手段,随着人们性观念的转变,婚前性行为的增加,未婚女性人流率逐年上升.未婚患者心理负担较大,术前普通存在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况,术后则以抑郁为常见.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麻醉和手术不了解,担心自己的隐私得不到重视和保护,担心人流对自己未来的生育能力及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做好未婚女性无痛人流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3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等数量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和空腹血糖含量,记录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更加准确地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谭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2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125例患者中,有75例荨麻疹患者,50例皮炎患者.我们将75例荨麻疹患者作为荨麻疹组,将50例皮炎患者作为皮炎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我们使用德国MED-Tronik公司生产的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对这三组人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荨麻疹组患者过敏原的检出率为96%,皮炎组患者过敏原的检出率为80.0%,对照组人过敏原的检出率为0.荨麻疹组患者和皮炎组患者过敏原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三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荨麻疹组患者过敏原的前5位分别是螨和昆虫、霉菌、海鲜类食品、组胺类药物、酵母.皮炎组患者过敏原的前5位分别是螨和昆虫、霉菌、海鲜类食品、蟑螂、猫的皮屑.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检出率较高,其常见的过敏原是螨和昆虫.这一结论可为我地区防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徐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