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GDSUREN BOLORTULGA(宝乐尔);潘淼;袁红霞
[目的]研究辛酸/癸酸甘油酯(Lab)、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 P)以及丙二醇(PG)对黄芩苷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Lab、Trans P和PG在不同浓度下,对黄芩苷离体鼠皮透过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3%Trans P与5%PG的表观渗透系数增加了3.15和3.05倍,有差异(P<0.05),几种促渗剂对黄芩苷透过的增渗作用依次为3%Trans P>5%PG>7%PG>5%Trans P>7%Trans P>3%PG>1%Trans P>10%PG>5%Lab.[结论] 3%Trans P与5%PG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可进一步应用于黄芩苷透皮制剂中.
作者:赵诤;宋西卫;刘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蒙医学与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不同的医疗体系,文通过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系统、观念系统、技术操作系统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与同,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揭示传统医学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律,无论对中医学还是蒙医学,都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作者:ZAGDSUREN BOLORTULGA(宝乐尔);潘淼;袁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的效应.[方法]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鸡胚尿囊膜(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另用小鼠经肌肉接种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 益气养阴方对肿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益气养阴方对自发性转移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以<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治疗中应用补益药的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方剂配伍进行分析,指出在湿热类温病治疗中,补法有通补、守补及涩补之分.对湿伤阳气,而湿浊犹存者,以通补为法;湿热伤正,湿去八九者,则治以守补;湿热伤正,正气耗散者,又以涩补为法.
作者:刘宏艳;年莉;肖照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通过对目前常用配准方法的分析,提出一种实用的手动配准方法,以提高数字针灸人三维重建工作的效率.
作者:高学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糖尿病(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2年全球糖尿病(DM)总人口为170000000,预期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6600 000[1].
作者:刘桠;康健;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血黏度.促进微小血管网形成而增加远端血流量,从而改善缺血症状.
作者:石杏柳;杨建坤;王立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2)哮喘缓解期体质特点与其发作期证候表现类型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受缓解期体质特点的影响,其间也存在一定规律.2)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针对性较强,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3)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末病理论的优势,提高哮喘防治水平.
作者: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砭石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45℃电热砭石刺激健康受试者右手第3、4掌骨间,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和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右手皮肤血流和脐周血流.[结果]在接受电热砭石刺激后,右手血流显著上升(P<0.01).在30min内,升高的血流未见明显衰减,和接受刺激前比(P<0.01).对照组在接受刺激后30 min内,脐周血流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热砭石刺激能著提高刺激局部手背皮肤血流,而对脐周血流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广军;张宇沁;王瑞红;丁玉龙;田宇瑛;黄涛;张维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辨证治疗中舌象变化的趋势.[方法]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心阴不足证、气虚血瘀证)两组,在采用中药汤剂结合西医常规用药辨证治疗1周后,观察舌体、舌象特征变化.[结果]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取效后,构成舌象的可量化因素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患者舌尖部血流灌注率均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舌体色度比均发生改变,气虚血瘀组舌津液水平降低,心阴不足组舌津液水平升高,组间差距缩小(P<0.01).[结论] 舌体、舌象信息,能反映出疾病的不同病理性质、病理阶段,并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必然联系.
作者:姜智浩;陆一竹;诸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以黄栀花口服液为对照,评价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里俱热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试验组证候疗效的愈显率为82.2%,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P<0.05);两药合用对发热、恶寒、鼻塞、流浊涕、咳嗽、咽红肿痛、口渴、烦躁、便秘等症状,以及异常舌脉等均有较高的治疗消失率,其中对发热、咽喉肿痛的治疗消失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退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安全性观测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里俱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具有退热快的优势,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作者:刘艳;刘虹;胡思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化痰佐以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多囊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予自拟多囊方口服1剂/d;对照组予安体舒通20 mg/次,口服,1次/d.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睾酮(T)及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值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LH值比较,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中医补肾化痰佐以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维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酚酸B对ApoE小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周龄ApoE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00 mg/kg并高脂喂养12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丹酚酸B组与洛伐他汀组.丹酚酸B组灌服丹酚酸B160 mg/kg,洛伐他汀组灌以洛伐他汀2.3 mg/kg,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8周后.处死,取主动脉做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显著,多为粥样硬化期病灶,可见由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的脂纹脂斑期病变,也可见由大量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粥样斑块期病灶.丹酚酸B组与洛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多为早期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提示丹酚酸B有减轻ApoE小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顾立彦;王宇春;范英昌;鲍丽颖;张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绝大多数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大力;张晓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针灸刺激穴位后,其效应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规律是:先经过一个潜伏期,然后针灸效应开始上升并逐渐达到高峰,在峰值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回落.针灸效应发生、发展、衰退的时间过程,称为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1].这说明针灸效应的作用时间是有限度的,超过所能维持的时间后,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在临床中必须重视两次针灸的时间间隔,即针灸治疗的频度.
作者:王云;王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女大学生痛经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地区5所高校1 800名女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原发性痛经的总发病率为77.94%.2)初潮年龄越大,痛经发病率越低.3)影响痛经发生的单因素为平素喜冷饮冷食、暴饮暴食,爱生气,怕冷、小腹疼痛,经期喜冷饮冷食,经期适量体育运动,母亲痛经,居室潮湿.4)影响痛经的组合因素为运动、遗传、相关症状、性生活.[结论] 原发性痛经在女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各种不良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均可使痛经发病率增高.
作者:孙艳明;王玲;李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介绍胃癌术后的中医药分期治疗,术后早期以辨证论治、放化疗期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康复期自拟扶正抗癌方,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放化疗疗效降低其毒副反应,防止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惠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颈腰止痛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用颈腰止痛药加针灸、根痛平加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疼痛记分及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腰止痛药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冯其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丹赤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丹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及丹那唑对照组.采用ELISA法,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中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丹赤大、中剂量组明显降低IL-8水平,丹赤大剂量组明显降低TNF-α的水平.[结论]丹赤胶囊通过降调参与子宫内膜的黏附种植-血管生成-侵润发展这3个阶段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活性,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种植和进一步生长.
作者:郭永红;李光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文献均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进行相关性的定量分析,探索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基于熵的关联度法进行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1)与3种疾病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前10个症状中大部分是符合传统认识的.2)同一证候要素在不同疾病会有一些相同症状出现,这些相同的症状主要是舌、脉症状,躯体症状多因疾病的不同而表现有异.3)即使不同疾病会有相同症状出现,它们在不同疾病中与证候要素的密切程度是有所不同.[结论]3种疾病中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证候和或证候要素的诊断标准提供一定依据,并提示应将病、证(或证候要素)结合,建立诊断标准.
作者:吴秀艳;王天芳;陈建新;赵燕;于春光;李志更;西广成;王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